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市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翱翔计划”

发布时间:2021-07-16 来源: 作者:罗洁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一直重视人才培养工作,2006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培养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现代科技创新人才年龄的统计,显示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大多数杰出“创新人才”在20岁出头时已经崭露头角,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在其成功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办学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个性的有效关注,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潜能未得到有效开发。鉴于此,北京市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于2008年启动了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计划”,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翱翔计划”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翱翔计划”以首都丰富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等资源为依托,致力于建立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培养机制,为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获得科研过程的体验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图1.png

(一)“翱翔计划”领导机制的设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教委”)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创新学院”)具体实施“翱翔计划”。创新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陈佳洱院士担任名誉院长、王绶琯院士担任首席顾问,市教委主管基础教育副主任任院长。诸多著名科学家积极参与“翱翔计划”的总体规划、专项业务指导与学员培养活动。

创新学院同时实施由市教委行政牵头,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区县教委与学校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并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下设办公室,负责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日常组织与管理。

(二)“翱翔计划”的学员培养机制

“翱翔计划”探索建立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即生源学校、基地学校、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共同承担“翱翔计划”学员培养任务的“三校”管理机制;生源学校基础性课程、基地学校过渡性课程、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熏陶体验课程等构成的“三类”课程机制;生源学校指导教师、基地学校指导教师、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员的“三师”培养机制;以及由发现阶段的推选性评价、培养阶段的过程性评价、结业阶段的发展性评价构成的“三段”评价机制。

1.学员培养

全市200多所高中均为“翱翔计划”的“生源学校”。为保证学员在走进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时有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全市确立了29所“基地学校”,指导学员修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积极性高涨,100余家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成为“翱翔计划”学员的科研实践基地,形成“生源学校”“基地学校”“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共同培养学员的“三校”管理机制。

学员所在生源学校承担基础性课程,基地学校承担过渡性课程,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承担熏陶体验课程,形成“三类”课程机制,实现对翱翔学员的培养。不脱离原有熟悉的学习环境,学员在生源学校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学习,生源学校为学员们配备指导教师全程跟进培养工作。为帮助学员实现从高中学习到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的有效过渡,基地学校基于学生的兴趣为每个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开设包括基础素养课程、衔接过渡课程、考察实践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在内的过渡性课程,涵盖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培养领域,课程数量达数百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提供科研探究所需要的设备和设施,指定指导教师,开设熏陶体验课程,并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过程、形成探究作品。学员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在科学家科研精神的熏陶下不断成长。“生源学校指导教师、基地学校指导教师、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指导教师”共同培养,形成“三师”培养机制。

“三校”管理机制、“三类”课程机制和“三师”培养机制进一步拓展了高中生的学习成长空间,有助于真正实现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2.学员评价

“翱翔计划”建立了发现阶段的推选性评价、培养阶段的过程性评价和结业阶段的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三段”评价机制。在发现阶段,全市普通高中校推选热爱科学、特长突出、学有余力、品学兼优、具有创新意识和培养潜质的高一年级学生,根据创新学院制定的《学员推选参考指标》,采用学生申请(网上申报)、学校推荐、区县审查、资格初验、网上评审、专家面试等方式,推选产生翱翔学员。在培养阶段,《“翱翔计划”学员手册》全过程记录着学员自评、同伴互评、导师评价、基地评价等环节,重点关注学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结业阶段,通过网上评价和借助“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开展的现场评审,实现对学员的发展性评价。

这种多元的、全过程的评价机制避免了常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问题,不仅关注到学员的探究作品,更注重评价本身的教育意义,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建立自信、完善自我。

二、“翱翔计划”实施的初步成效

作为一项以高中课程改革为背景的探索,经历五年实践,“翱翔计划”的效果初步得到显现。

(一)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翱翔计划”试图通过机制创新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每一名高中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实现理想的可能。自“翱翔计划”开展以来,翱翔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形成了探究作品共550项,涉及环境保护、交通问题、能源利用、农作物生长等科学、技术、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促进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翱翔计划”组建并形成了一支由生源学校和基地学校学科教师、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等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团队,通过课程开发和学员培养,构建起有效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科前沿,开阔眼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学生

迄今为止,“翱翔计划”培养了六批共1000余名学员,他们以自身成长的生动事实,对他们的同学产生了带动和辐射作用。与此同时,“翱翔计划”的推进不仅发现和培养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凝聚起一群不断进取的教师,而且启发了诸多勇于探索的学校乃至区县,优化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营造了全市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在关注翱翔学员成长的同时,各校也在积极探索基于本校实际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三、北京市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启示

(一)人才培养要立足长远,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建立在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应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现有的评价标准,切忌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任何强调短期成效的行为都是掠夺性的经营,而非可持续的培育性经营。

(二)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营造真正的创新氛围

丁肇中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成功最大的秘诀在于兴趣”,王绶琯院士曾表示“科学兴趣比科学素养更加重要”。培养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发问的机会,培养学生笃定的实践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和新关系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些能力,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好思,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

(三)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主导高中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升学教育、应试教育成为我国高中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教育的功利化、单一化、短视化倾向严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扩大优质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探索和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推进高中教育改革,使高中学校顺应国家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方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