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中学少儿班是怎样培育超常儿童的?

发布时间:2021-07-14 来源: 作者:王云建

刘万千,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男,13岁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18岁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他的论文获得全美计算机大会杰出论文奖,并且被列为高校计算机学生的参考论文,18岁开始在美国的普公司工作,一年之后进入美国SCl公司工作,同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学位,26岁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徐广永,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男,18岁毕业于北大物理系,26岁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现在芝加哥大学作博士后研究

崔强,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男,18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22岁获美国埃默里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任化学助理教授

李昊,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男,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毕业于该校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毕业后,辗转几家公司作软件开发工作,曾任中国光彩事业农业信息网络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总监,现在先发公司任首席挂术官。

……

北京市第八中学少儿班是培养“神童”的地方,许多超常的神童都在这里接受过教育。

究竟是神童“神”呢,还是教育有“道”?超常教育中,老师到底是怎么教学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进了北京市第八中学。

一、谁更能“适合”超常教育

据了解,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是以“超常儿童的鉴别和教育”为实验课题来进行的,此课题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局的批准。当时,它既解决了大学少年班生源短缺的问题,又可以为中小学的超常儿童和少年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所以,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关注。

教育方向既然定了,那么如何鉴别出真正的超常儿童成为整个课题实验研究的成败关键。按照对“超常”儿童的理解,任何一个智力水平偏上、心理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良好的儿童都应该可以接受超常教育,但谁更具有超常教育的“享受权”呢?这就需要“特殊”的鉴别。

可以说,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标准的鉴别方式,任何一种现行的鉴别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经过20年来的实践,北京八中的超常儿童甄别方式放眼于儿童大脑天赋水平、后天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潜力水平这三个层次,鉴别分为初试、复试、试读三个步骤上。这是一个相对完备的鉴别试验过程,因此成为国内超常教育的借鉴。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前两个步骤共进行十八项智力、学业水平、个性的测试,采用苏州大学王文英教授研制的神经类型测试儿童的超文化影响。近几年,在这些行之有效的鉴别方式基础之上,他们又增加了王德教授创造的“脑像图”测验指标,并进一步采用郁明谏教授创立的AGES系统分析软件来分析脑像图的实际功效,结果表明,这些方式是有应用价值的。后一个步骤,即试读阶段,让儿童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全封闭)实际考察其听课能力、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和品质。仅从记者了解到的试读情况来看,八中少儿班注重考察的不止是特长,更有其综合能力“自”展现。

对于“超常”儿童,用八中少儿班物理老师、超常教育工作者赵大恒老师的话说,他们只不过是用本校的鉴别方式,甄选出适合八中这个特殊教育环境下学习和发展的一类孩子。也就是说,最终没有被选上的孩子,只是不一定会适合八中这样的超常教育而已,他们与被选上的孩子相比并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分和聪愚之分。

二、神童培养离不开教学科学化

少儿班学生一般求知欲旺盛、理解力强、思维敏捷,同时存在年龄小、水平不齐、直接经验少等特点,因此,无论是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还是大运动量的学习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培养“神童”必须走教学科学化的道路

八中少儿班首先科学地设置了课程,并严格控制课时,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其旺盛的求知欲;在讲课中,他们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采用课内分组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招进来的是读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入少儿班后,四年时间学完小学五六年级及初、高中八年的课程,然后即参加高考。少儿班不仅开全基础教育课程,而且将其与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整合,由老师自己重组教学内容,即教材自选、进度自定、教法自研。

以少儿班语文为例,语文教材就被做了大胆的处理:在初中语文教改的基础上,对高中的教材重新进行了编排,以体裁为依据,打破册与册的界限,把高中六册书的180篇文章分成了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杂文和诗歌戏剧五大单元(古文也大致按体裁编入各单元)然后根据这个顺序,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授课。

再如化学,一周两节课,虽然从速度上好像比普通班级慢,但是由于课前预习、课内引导以及课后学生很强的自一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这种教育模式还是很适合少儿班学生的,也因此超过了常态教育下的学生。对此,八中少儿班教化学的戚老师介绍说:“老师们会采用单元教学法,把化学教材初中部分分成四个单元(概念理论、因素、溶液和酸碱盐),把高中部分分成六个单元(计算、结构理论、非金属、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金属和有机物)。

这样的安排在实际教学中显出了它的优势:在化学课时比大纲少用130课时、每天平均作业量只有17~26分钟(周作业量2~3小时)的条件下,八中少儿班学生的高考平均分(79.75分),明显高于北京市所有学校的平均成绩。

对此,戚老师更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他认为每一个学科者隋它自己本身的语言,比如化学中的元素及其周期规律,这些常识必须掌握。对超常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解读各科“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这是学习的强“因子”。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在讲一些跨度较大的课程内容之前,已经让他们有所准备。在老师的极力引导下,有了学习兴趣之后,他们的求知欲望、自学能力、聪明才智即立刻凸显,学习态度也将非常积极。

“这与老师的教学计划、耐心指导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是分不开的。”戚老师用他的切身体会告诉记者,神童其实不“神”,而是教育有“道”,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才是促进他们成功的秘诀。

三、神童培养离不开“自然体育”

坐在记者旁边的这位稚气未脱的少年——张力(化名),是一位刚刚从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今年他只有18岁。这次回到母校,是借毕业之际来看望老师的。与他一起来的,另外还有四个同学,他们也刚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毕业。

“四年来,少儿班的学习和生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看着特像高中生的张力,他的回答却大出记者的意料之外,他认为“学习是次要的,四年来更多的是交往和课外活动”,他对少儿班教育的简短评价是“很好”。

为什么学习是“次要的”呢?从超常教育工作者赵大恒老师那里记者了解到,在八中的超常教育理念中,他们一直很重视体育课的教育价值,他们在体育课中融人了新的教育内容,已经把单纯提高学生体力的体育课,当作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体是,第一阶段(一年级)主要尝试各种运动的乐趣,发展各项活动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二、三年级)学习基本动作和技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注意运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第三阶段(四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增强自我锻炼的能力、组织能力,给学生更多一点自选项目。

赵大恒老师告诉记者说:“超常班都有自然体育课,他们体育锻炼的时间比一般班级多一倍,像爬山、游泳、划船、远足等对超常班孩子是常事。”“我们提倡学生在自然中去锻炼。”

给张力印象深刻的还是两堂自然体育课。

一堂课是老师要求学生不带一分钱,组织学生徒步从苹果园(在北京市的石景山区)到八中(在北京市西城区)走完约17公里的路程。另一堂课是人校第三年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用两天时间骑自行车走完从北京到山海关约320多公里的路程。走路17公里,每天骑车160公里,这两件事对大人来说也似乎有点恐惧,但这两堂课对年仅1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磨练,从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理念到地理知识、地域风情、自然环保等,这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教育。负责八中超常班孩子饮食卫生的一位女老师告诉记者,这些课其实只是一部分,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情况下,不知道凝结了老师多少汗水和心血。

四、神童培养贵在“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唯分数是问,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知识教学而轻心理关注,因而导致了很多教育问题,如学生心理问题颇多,道德感集体性地缺失,生活交际能力差等等。这些问题也深深影响着超常儿童的持续发展,神童魏永康、王思涵等人中途离开学校虽然各有原因,但他们共同的缺失,不也是如此吗?

因此,德育和正常心理等,在八中超常儿童教育实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德育工作的质量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与其智力发展直接有关的优良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保持。这是关系到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求知欲、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自信心等,在他们人生道路上是持久发挥着作用的因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京八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别配备了两名班主任,全面负责实验班的工作;根据实验班学生特点,老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档案,针对学生个性突出的特点,因势利导,进行了大量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工作,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思想。通过树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利用集体活动等途径来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v结合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开展“中学生德育评定”工作,发挥这一“评价系统”在教育中的导向和自我教育作用;此外,八中还积极实施入学前、人学中、人学后的家访,利用家长委员会积极互动,研究教育对策,为学生创造良好统一的家校教育环境。

在赵大恒老师的指引介绍下,在八中“谭兆教学楼”里记者看到了好多房间,包括心理医疗室、发泄室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设置的。为研究实验班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研究他们优于同龄常态儿童的地方,学校从入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测查,到智商分布情况,以及各类量表、测验题成绩等都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和进一步培养学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尽管社会各界对超常教育存在着种种疑惑和质疑,但是北京八中这项对超常儿童进行超常教育的二十年来的实验,的确为大学输送了一批合格的少年大学生,他们正在科研一线、行业尖端从事或者即将从事着各种社会工作。只有他们心里清楚超常教育的真正价值。

现在,如果要让张力来谈一谈自己对超常教育的理解,他只是把它当作了一次机会,一个能提供给他更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和教育环境。四年的学习生活给了他很强的自学能力,而这些能力正适合大学的学习环境,更利于自己兴趣专业的发展。眼下,张力又考取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九月份,他就要进人中科院信息安全实验室攻读信息安全硕士学位了。对这个专业,他显得很有信心,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