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可以教的”: 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政策”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28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作者:周粲茵

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造能力。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生创造力培养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开展了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国台湾地区的创造力教育自上世纪60年代萌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与实践运行机制。1笔者于2014年春季赴台交流至今,对该地区创造力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一、立法与计划:创造力教育的政策保障

中国台湾地区非常重视创造力教育,秉持每人皆具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等理念,希望通过创造力教育,激发民众的创造力潜能,将台湾地区打造成一个由个人、学校、社会、产业与文化五大主体构成的创造力乐土。2台湾通过立法与官方计划的形式,为创造力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1973年,台湾全面推行国民小学资赋优异儿童教育实验计划后,创造力教育进入初期实验阶段。31983年,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召开台北市创造思考教学研讨会。这是台湾地区教育史上倡导创造思考教学法的里程碑,4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由此进入实验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造力教育受到更多的重视。1999年,台湾颁布《教育基本法》,第二条就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爱国教育、乡土关怀、资讯知能、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革新创造的能力是需要加强的教育目标之一。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机制逐渐成熟。2000年,台湾颁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总纲中提出与培养创造力相关的课程目标:培养国民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同年,台湾提出为期五年的加强创新及再学习能力计划,鼓励与创造力相关的研究,并推动创新教育合作计划,希望在2010年前,在各级学校落实创新思考教学;推行创造力与创意设计教育师资培训计划,以工程领域为首批实施对象,推行教材编写、创意设计保护和竞赛主题规划三个方面的项目研究。2002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小册子(以下称创造力教育小册子”),并实施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2002-2008)”,该计划包括创意学生、创意教师、创意校园、创意生活、创意学养、创意智库六方面内容。2004年,台湾举办创造力教育博览会,280个参展单位分享了各自在创造力教育方面的成就。

2005年,台湾实施地方创造力教育推动计划,推动创造力教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使创造力教育成为各中小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2006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创造力教育往下扎根辅助要点》,鼓励各县市重视并推动创造力教育。在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2002-2008)”2008年结束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于2010年开始实施想象力与科技研究/实作能力培育整合计划,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该计划一直延续至今2011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开始推行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计划,为期四年,使创造力教育得以发展传承。

二、多领域合力:台湾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

笔者在台期间,多次访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深感台湾创造力教育在行政支援、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育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 积极的组织支援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是促进创造力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各项创造力教育计划和政策均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发起。各县市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积极接纳和保存创意文件和作品,并将本机构发展成社会民众皆能参与的创造力教育基地。部分地市成立创造力学习中心等形式,推进创造力教育。例如:高雄市、台北县、花莲县、桃源县成立了创造力学习中心(创造力教育平台),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收集、研发与运用创造力教育资源;研发及推广创造力教育课程及教材;组织创造力教育相关研习与宣传活动;提供创造力教育咨询与辅导;进行创造力教育的督导与评估等。

微信截图_20210728180135.png

2. 开发创造力课程

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等教育理念指导下,台湾各教育机构注重创造环境的营造,依托学校本位课程,进行创造力教育。小学阶段创造力课程主要涉及语文、数学、自然、生活、艺术与人文、社会等学习领域,由各校教师根据学校情况与学生需求设计,多以跨学习领域的专题课程为主,具体包括专题式课程、独立研究课程、创造思考课程、情意课程等。学校通过科学展、创造发明讲座、成果发表会等形式,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5]

中学阶段的创造力课程,特别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年,台湾发布《高级中学科学班开设招生及经费补助作业要点》,审批通过六所高中与高校合作成立科学班2011年,又新加入三所高中与高校合作。学生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学习完高中阶段的课程,高三每周用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在高校学习数理课程,并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

3. 培育创造力教育师资

台湾培养创造力教育教师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其一,在师范院校开设创意学位班和课程。如台湾师范大学在组织未来教师学习创造力教育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台湾师范大学成立了跨院系的创意教师师资培育学院,开发创意学位课程,组织未来教师创意研习营等多种多样的创意教师培训活动。[6]成立创造力发展硕士班,开设创造思考技法、创造与生活、创造思考教学专题、艺术家的创造力赏析和人文科技创作事例分析等课程。

其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在职教师培训。如自1999年起,推动创造力与创意设计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培养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高雄市于2012年组织潜能开发教师夏令营,邀请想象力和创造力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在创造力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方面提供指导;2014年,面向全市所有学校开设教师想象力教育知识管理研习活动。

其三,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组织培训和研习活动。如2012年中山大学组织未来想象与人才培育工作坊,吸纳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人员、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交流对话,提升教师在想象及创造未来方面的能力;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举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多元与创意研习营,帮助教师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意的教学环境,并开发多元、创意教学的教案;台湾教育研究院每年组织教师教学创新媒体竞赛。

三、借鉴与启示:建立系统完整的创造力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7]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的人才。[8]创造力是界定创新人才的重要指标。台湾创造力教育对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制定具有完整性和延续性的教育政策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设计完整的政策体系,并使其具有延续性。台湾创造力教育具有完整的政策体系,从作为创造力教育政策的总纲领创造力教育小册子发布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推动创造力教育往学校扎根。每一项教育政策或教育计划都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政策的延续性来看,2002创造力教育小册子发布后,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2002)、地方创造力教育推动计划2005)、《创造力教育往下扎根辅助要点》2006)、想象力与科技研究/实作能力培育计划2010)、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计划2011)等计划环环相扣,推动台湾创造力教育实践深入发展。

2. 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师生的个体体验

台湾创造力教育以关怀生命为前提,强调个体能够从创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并注重构建具有创新氛围的学习环境与教学环境。在这里,个体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台湾十分重视教师的创新体验,强调教师要乐于创造教学,乐于和学生分享创造教学的收获与体验;同时强调,有关部门要为教师提供从事创造教学的机会,提供丰富的发表、应用、跨校交流和进修研习的机会。

3. 充分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台湾民间团体、企业、高校、文化场馆在推动创造力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各地市博物馆、美术馆和科技馆为创造力教育提供了培训基地。台湾21家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了创造力教育推动策略联盟。社区、教师工作坊、高校教授也为学校创造力发展提供了智力持。

参考文献:

[1][2][4]创造力教育"白皮书[EB/OL].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20920154709/92.03.2012-9-18.

[3]陈昭仪,吴武典,陈智臣.我国创造力教育发展史[J].教育资料集刊,2005,(30.

[5] 孙国勋,张春蕙,陈秀红.创造力教育整体课程设计与实施——以桃源县仁善国小为例[J].北县教育,2010,(70.

[6] 李慧.台湾高校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14.

[7] 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陈皓明,姚期智.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8] 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