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困惑及理念

发布时间:2021-07-18 来源: 作者:贺淑曼

超常人才教育(即超常教育,港台称资优教育),在国外称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首脑,认识到“天才”对高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后,便在欧美等地相继开展了这种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很多国家已立法保护。面对世界各国争夺人才的大战,超常人才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制高点,特别是在中国进人WTO后,超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中国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的坐标位置。为此,超常人才教育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国家的人事制度和观念能否为这些人才的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并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和趋势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了,一个探讨早出理科优秀人才的实验班,从此揭开了中国群体超常教育的历史(个体超常教育自古就有),它填补了中国特殊教育中的空白。

1.超常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经历了10年文化浩劫后,中国百废待兴、人才奇缺,社会呼唤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少年班和“零零班”(即通才教育,无系的数码代号)的时代背景,继而有些大学、中学也自发地办起了“教改实验班"“基础强化班”“少儿实验班”,体、音、美、理工的单科超常教育实验班等,使中国超常教育有了纵横发展。所以它是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

20多年的实践证明,超常教育是可行的,从它顽强的生命力可以看出,就中科大少年班来说,其成才率是很高的,目前已涌现出一批有杰出成就者,: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勒、“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卢征天、“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周逸峰、“纳米博士"秦禄昌等大批杰出英才。其他大学的少年班和实验班的实例,不再列举。

当中国超常教育有了一定纵横发展的17年后,在中国人才研究会的支持下1995年4月13日经民政部正式注册批准成立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这是一个发展的里程碑,它宣告了中国超常教育进入了一个广深的超常人才教育的新阶段。

2.超常人才教育的紧迫性和挑战性

1998年6月,江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知识经济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这才是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之林的资本。

2002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谈松华常务副会长在全国中学超常教育协作组第十届年会上说,当前超常教育要确立其体系和地位,要有紧迫感,中国教育既面临普及教育,同时也面临着新世纪、新科技的挑战,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国家水平的优秀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为什么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在妨碍了我们对杰出人才的培养?在迎接挑战的问题上,特殊人才的教育更要摆在重要位置。

这些令人兴奋的话题,也是超常人才教育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连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都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难道中国人就该遥望和放弃吗?我国诺贝尔学研究的重要学者之赵红州教授反复研究后总结出4个原因:(1)科学知识积累不够;(2)科学研究时间不足;(3)缺乏科学家群落(4)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遴选机制[1]

笔者认为,(1)中国封建文化中的“大一统"思想,排斥“异议”,搞"一言堂”等,严重抑制了人们的创新。建国以来多次的政治运动,如对摩尔根遗传学、马寅初的人口论等的批判,都抑制了学术的“百家争鸣”。如今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对“异类”的包容性,像美国数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纳什那样的天才,发现他并给他创造工作条件在我国会有多大的可能性呢?[2](2)当前国内的科学土壤与科学环境尚未具备,如:社会的、体制的、物质的、精神的等。人们的心态很浮燥,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和时间都太少了,当前我们的条件和努力都不够。[2](3)传统的教育体制、招生办法、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都管得太死。特别是对一些奇才、怪才、异才、鬼才等发展,是很难接纳和给予支持的。

总之,面对国家发展和世界竞争的严峻局势,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常人才,它不是几个实验班和少年班所能胜任的,它需要社会的氛围以及各方的人力和财力的热情支持,同时还需要识才的伯乐和人尽其才的政策。

3.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常人才教育要与时俱进地迈向多元化发展。即它将走出“阳春白雪”的困境,它不再是“神童”的专利,“少年班”也不是超常人才教育的全部而是很小一部分。这就是说,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对象、办学模式等方面均要拓展。如,它的培养目标,除了英才、卓越人才、杰出人才外,还应有:天才、奇才、怪才、鬼才等。除了培养科学家之外,还应培养能拿世界大奖文学、艺术、体育等超常人才;除了学科教育外,还要有开发潜能教育、创新与成功教育等。除了面对超常学生外,还要面对智力中等以上的学生及有特长的学生;除了少年班之外,还要办各种教改实验班等。

二、超常人才教育发展中的诸多困惑

为了与时俱进,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客观地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概念和定义的困扰

过去总是把超常教育定位于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有人称它为重天资的“神童”教育)。什么是智力超常儿童呢?有人说,“高智商(一般为智商130以上)的儿童被看成超常儿童[3]。根据刘玉华、孔燕、朱源对“中科大91级少年大学生智力结构再分析”中,中科大少年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IQ)120~127[4]。而且,智商的测定及非智力因素的测定都还有很多质疑,如对爱因斯坦或爱迪生式的潜慧生,则束手无策。所以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学校以此为标准去选拔学生。它使超常教育长期处于困扰之中,这种启蒙式的定义不仅给超常教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阳春白雪”的面纱,使人敬而远之。而且也已落后于世界天才儿童教育的发展理念。

2.教师与教材的困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见《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教师除了本身的素质之外,还必须对超常生的身心发展及超常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深度、难度和系统性等有所了解(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否则人们很可能受高考指挥捧的影响而走入应试教育的超级升学班的误区。

3.超常人才教育的评估困惑

有人常对超常人才教育提出脱离实际的苛刻要求。岂不知超常人才教育是一项大、中、小幼的系统工程,哪个环节有失误,都会给人才成长造成损失。所以,每个教育阶段都应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评估条件。并要很好衔接,但至今尚无统筹考虑。其二,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人大器早成,有人大器晚成。还要看社会的用人理念等。

4.教育体制的困惑

谈松华教授在“全国中学超常教育协作组第十届年会”上还说“很多特殊人物我们如果按一般的要求去要求他的话,很难使得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挥,我们需要有特殊的制度为特殊的人才服务”。这就是最大的困惑。国外培养复合式人才的最好模式是通才教育。但目前在中国能广开此路的大学并不多。即还没有特殊的学校和特殊“政策”帮助一些特殊生发展。如:曾有一少年大学生,入学后被数学老师称为“数学天才”,他酷爱数学,要求转数学系因制度未准而兴趣大落,结果几门不及格而留级两次,暑假便离家出走了,至今无音信;“神童”宁铂的确很聪慧,造成他发展不利的因素,一是媒体的宣传(“捧杀”)。二是选错了专业。如果他当初学围棋或中医,都会比现在有成就。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5.超常人才的持续发展困惑

在校学生都是潜人才,潜人才在走入社会后转变为显人才的条件,是“天时、地利、人和”。即有机遇、人缘及自身素质,也有社会的人事观念和体制等。这就是人才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少有才华的人被扼杀在用人观念和制度上,如:只重学历、职称不看能力、排斥异己、忌贤妒能等[5]。笔者认为,如果说培养体育奥赛冠军难,那么,培养诺贝尔奖和其他科技大奖更难。假如我们能拿出培养运动员和举办亚运会、奥运会的热情、人力、财力等去造就卓越人才,或许能缩短我们与世界大奖的距离。[1]

三、超常人才教育的基本理念

江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说“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作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为此,超常人才教育需认真分折自身的问题,冲破阻碍发展的一切障碍,改革并完善教育理念和作法等。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感悟,愿与同行切磋:

1.超常人才教育概念的拓展

1)拓宽教育对象,以面对更大的“人才”宝藏。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多都能成为优秀人才。如: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调查过40余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小时候有2/3以上的人是智力中等偏上……。有关资料表明,布什父子的智商均为90多分,诺贝尔奖得者丁肇中的中学成绩平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数学不及格。然而他们都是天才。类似实例举不胜举。因此,超常人才教育确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尚未开发。它的教育对象应该是:不论躯体健全与否,只要智力在中等偏上的早慧生与潜慧生,均可接受这种特殊教育。正如前世界天才儿童协会主席、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吴武典教授指出,资优教育不仅是为少数超常人设计的,同时也是为所有学生的潜能开发设计的[6]

2)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拓宽等。少年班是超常人才教育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全部。超常人才教育除了培养全面发展的英才、杰出人才外,还要培养有特殊才能和有道德感的奇才、怪才、鬼才等特殊人才。教育模式也将在纵横方向上形成多元化的形式;教育时间也从长年办学到短期培训;教育年龄将从幼儿到成人。总之,以适应各种人才发展的需求。所以,具有良好的办学氛围、优秀的教师队伍及教材、设备的学校,均可开展这一教育。

2.实施目标式探索学习

网络教育使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目标式探索学习,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追求卓越的心理需求。学生在较高的、明晰的人生目标下,能自觉地聚焦和管理自己的才华,激励学生去寻找完成目标的方法,调动其全身心去搜寻一切与目标有关的信息和知识,使一个人的一切心智都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潜能自然而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因此得到充分的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网络时代的目标式探索学习,将造就更多的神童、英才和天才。[7]

3.实施复合素质教育

这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全人教育(或一专多能),也是以德为本、拓宽思维的教育。它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即文理交融、主副有别的教育。

人文素质包括:先进文化知识、教育及素养、理想及品德、经验及感悟等,它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及的创新精神起主导作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的物质享受越来越丰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必然的社会现象,它会使原本有天赋而没有精神追求的的人堕落。所以人文素质教育要引起各个学科的重视,还必须渗透在每个学科和社会实践中。

科学素质教育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综合的科学素质教育。它不能把科学当作证明或证实某些概念、原理的过程,而是当作揭示自然事物规律、提高理解力的发现过程。从而指导学生如何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预言未知现象。如果超常教育在课程编写和讲授中不能体现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8]

4.实施个性优化教育[7,9]

优化个性,这对任何模式的教育及任何类型的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个性注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良好个性有利于超常学生的持续发展。国外有些研究认为:“天才多为疯子”。其实异常不等于“疯子”,事实上,有些人的怪癖与教育有关。很多杰出人才都是很有理智的,如:政治家和科学家等。特别是面对网络教育的魅力和冷面无情,对处于青春期的超常生的个性优化教育急待关注。个性是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全貌。个性优化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适应能力和有效交往能力。这对任何模式的教育及任何类型的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性格将注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特别是超常生和特长生,常由于孤傲等癖性而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失去发展的机遇而遭至怀才不遇的折磨。所以,良好的性格有利于超常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发潜能教育。即超常教育“不仅是为少数超常人设计的,同时也是为所有学生的潜能开发设计的”。在正常教育中急待开发的潜能在智力方面有:语言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内省智慧等;在非智力因素中有:目标、信念、意志、情感等。

强调3个同步”发展,即:身体与心理同步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社会化与学业成绩同步发展。对于网上一代的超常生来说,虚拟的网络生活使他们越来越感到与人真实交往的困惑与需求,因此,3个同步”的辅导更为重要。[9]

参考文献

[1]曾德凤.中国谁来夺诺贝尔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2]冯培,贺淑曼.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3]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查子秀.儿童超常发展之探秘[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5] 贺淑曼,蔺桂瑞,等.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6] 黄文.走近超常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03-3-2(2).

[7]关于中国超常人才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台湾‘99 国际资优会议专题报告,1999.

[8] HE Shuman. Crative Thinking and Personality of Ggftd Young College Students. 第八届世界思维会议论文集,1998.

[9] 贺淑曼,李焰,冯培,等.个性优化与人才发展[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10]HE Shuman. On Talented  and Gifted Education.第12届世界超常(天才)儿童学术会议论文集,美国西雅图,1997. 19.

[11] 贺淑曼.网络时代超常教育的新理念.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4): 68-69.

[12] HE Shuman. Talented and Grratic,Two Different Concepts.见:第12 届世界超常(天才)儿童学术会议论文集,美国西雅图,1997.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