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英才教育制度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01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刘继和 赵海涛

一、韩国英才教育的背景、契机和缘由

(一)历史背景

韩国英才教育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1969年,韩国文教部在其主办的科学教育协议会中首次建议设置科学高中;1973年,“全国民科学大会”上再次建议设置科学高中;1978年,文教部出台“科技领域高层人才培养长期教育计划”,表示预定1981年设置科学高中,后因预算困难而流产。1982年教育部推出“英才教育综合方案推进计划”,1983年正式在公共学校设置科学高中。

(二)契机

韩国英才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有两次重要契机:一是1974年高中“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实施;

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

1.“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偏颇与英才教育的导入

继1969年初中“平均化”后,1974年,韩国在高中也实施了“平均化”教育政策。但事实上,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个性、情趣、认知等各不相同。“平均化”教育政策难以为拥有特殊才能、卓越能力与特殊个性儿童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说,倡导英才教育的重要因素就是为了弥补“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偏颇。而且,韩国英才教育并不是以被“平均化”了的一般学校为中心展开的,而是以科学高中、外语高中、艺术高中和体育高中这样的特殊目的高中为中心展开的。

2.亚洲金融危机与《英才教育振兴法》的制定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高中的设立标志着韩国英才教育的开始,此后科学高中数量不断增长,实施形态与领域也日趋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才教育完全被韩国社会所接受认可。像“平均化”政策实施一样,在强调教育平等主义、考试竞争激烈的韩国,英才教育的导入曾遭到国民的强烈批判,其理由是:只向少数人群提供特殊教育是不平等的,这会助长社会阶层的再生,煽动家长的教育热,加剧考试竞争。此后至21世纪初的20年间,尽管韩国政府极力倡导英才教育法规制定的必要性,但一直没能实现。这显示了韩国社会对英才教育的批判力度。

不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才教育又被激活,有关英才教育法规基础迅速完善。1995年,教育改革委员会总统报告书指出了强化英才教育的方针;1996年,在全国开始实施早期升级、早期毕业制度和小学5岁早期入学制;1997年,《教育基本法》明示了英才教育要义务化。这一动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末国际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在强烈批判英才教育弊端的同时,韩国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乃国家发展之基石这一观念日趋达成共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韩国社会对英才教育达成共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未曾有过的金融危机让相信国家会像以往一样继续发展的韩国国民强烈地认识到:国家发展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激烈竞争,而为对应信息化、个性化、全球化的21世纪“知识基础社会”,确保国家竞争力,发现与培育以科技领域为首的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无疑是极为必要的。英才是最重要的“国家资产”,这一认识在金融危机后的韩国社会被广泛普及。事实上,金融危机后,韩国英才教育的实施领域是以与国家发展直接相关的科技领域为中心的。现在,围绕英才教育的论争焦点已经从是否应该实施英才教育转向如何让英才教育的优点最大化、缺点最小化。2000年《英才教育振兴法》的制定终结了此前的长期争论。

(三)缘由

韩国推进英才教育的缘由有两个方面:[2]

一是国家与社会的层面。韩国作为小国,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需要与大国竞争,而人力资源则是与大国抗衡的国家唯一资源。显然,发掘与培育人才是国家发展与社会繁荣所不可欠缺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加速了韩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此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成为推进英才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是个人与教育的层面。“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实施导致优秀儿童常常被边缘化,为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顺应其能力与性格的教育机会,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才能是韩国政府积极倡导与推进英才教育的出发点。或者说,韩国导入英才教育的直接契机是为了弥补“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偏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韩国,主张英才教育必要性的另一个缘由是来自个人与教育的层面。

二、韩国英才教育的基本理念

韩国英才教育基本理念在《英才教育振兴法》以及《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中有明确界定与说明,包括英才教育的实施目的、实施对象和实施领域等。[3]

(一)英才教育的实施目的

《英才教育振兴法》第1条对英才教育的目的做了明确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根据《教育基本法》第12条及第19条的规定,为了早期发掘优秀人才,启发其与生俱来的潜力,通过实施跟其能力与素质相适应的教育,以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寄希望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从该条文可知,英才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图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这一个人与教育的侧面;二是“寄希望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国家与社会的层面。这与美国英才教育的目的强调“实现自己和贡献于社会”有所不同,韩国英才教育的目的在“自我实现”和“贡献于社会”的基础上,增加了“贡献于国家”,这是韩国英才教育的一个特点。《英才教育振兴法》首次明确英才教育的目的在于“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反映出金融危机后的英才教育开始强调国家与社会的这一动向。

(二)英才教育的实施对象

《英才教育振兴法》第2条规定:所谓英才是指“才能优秀者,是为启发与生俱来的潜力而有必要实施特殊教育者”。所谓英才教育是指“以英才为对象,以符合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实施的教育”。正如英才定义中指出的“与生俱来的潜力”,韩国对“英才”的定义强调才能的先天性,这是韩国英才教育理念的突出特点。韩国以法令的形式明示才能的先天性,其理

由有三点:第一,不在国民之间激发英才教育热。许多家长自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只要接受英才教育计划也能成为英才。这很容易激发英才教育热,所以韩国强调英才的先天性。第二,明示英才的先天性,还表现出尽可能从英才教育中排除家庭经济实力等后天因素这样一种意志。如上所述,韩国批判英才教育的根据之一就是可能助长社会阶层的再生。现在韩国政府积极支援在社会

阶层与经济阶层处于弱势的儿童参与英才教育,并将之纳入政策之中,这也是对批判英才教育的一种有力回应。第三,韩国英才教育中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节和优生学志向,这也是毫不犹豫强调英才先天性的原因之一。正如首尔科学高中初任校长所强调的:英才是个人的、也是民族共同的资产。所以,在韩国,英才教育和民族主义的结合得到韩国社会的广泛认同。当然,英才教育与民族主义和优生学相结合会引发许多危险:过度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有可能把自我民族中心主义或自我文化中心主义根植于所谓的英才;强烈的民族主义的前提在于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这会限制朝鲜族等以外的非韩国国民的孩子在韩国接受英才教育的机会等。

(三)英才教育的实施领域

《英才教育振兴法》第5条规定,英才包括6个领域:一般智能、特殊学问的适应性、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上英才、身体上英才和其他特殊性英才。《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第12条还规定,英才教育的对象是在“特定学科或特定领域”,以及“艺术和身体领域”中被认定具有一定水平以上的优秀人才或具有潜在能力的人才。由此推定,韩国英才教育实施领域是科学、语言等认知相关领域以及艺术和体育领域。

韩国英才教育表现出来的特征有:第一,体育领域英才教育的必要性在当今的韩国同样被广泛认同。事实表明,韩国存在体育领域英才教育机构—体育高中,而且都是公立学校。第二,韩国英才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科技领域等特定领域的专家,并非是社会领导层面上的指导者与管理者,这与美国英才教育涵盖“领导能力”有所不同。事实上,韩国英才教育是在数学、科学、语言、艺术和体育等领域展开的,各领域都设立了特殊学校。

三、英才教育的制度模型

基于《英才教育振兴法》的韩国英才教育制度的结构特征体现在其制度模型呈现“金字塔结构”,如图所示。[4]

微信截图_20210801200531.png

韩国教育开发院报告书显示,一般学校设置的英才班级的教育对象(英才儿童)仅占学校教育对象的3%~5%;英才教育院英才教育的重点对象是特定领域表现突出的英才儿童;英才学校的英才教育对象(高中阶段英才生)仅占高中生的0.01%,实施的是高水平、专业化特殊教育,其未来去向是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接受专业领域提供的特殊化课程与教育,其宗旨是把他们培养成特殊领域少数出类拔萃的精英式专家。

《英才教育振兴法》出台以前,韩国政府仅对高中阶段的特别高中(主要是科学高中)进行干预。该法出台后,从小学到高中所有教育阶段的所有教育形态的英才教育机构统统在国家的统治之下,国家试图提高英才教育的系统性与效率化。国家管控下的英才教育体制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英才教育计划的质量和教员的专业性,深化英才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整合不同阶段学校的英才教育,使之系统化。然而,在“金字塔”式英才教育制度模型中,在英才学校中接受英才教育的儿童并不多。这表明,韩国政府并非想为更多的儿童提供英才教育机会,而是想通过扩大英才教育的范围与视野,以便从更大的母体中选拔出“寄希望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优秀英才层面上的儿童。

四、英才教育的实施模式

《英才教育振兴法》对每个英才教育机构的职责都做了明确规定。“为实施英才教育,国家可以将高中课程以下的各级学校中的一部分学校指定或转换为英才学校,或重新设立与经营英才学校”(第2条);“为实施英才教育,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以在高中课程以下的各级学校中将学科领域的整体或一部分设置与经营为英才班级”(第6条);“市道教育厅、大学、国立与公立研究所、政府出资机构以及科技、艺术、体育等相关公益法人可以设置与经营英才教育院”(第8条)。

概括地说,韩国英才教育的实施模式有三种:特殊目的学校的英才教育(英才学校)、一般学校

的英才教育(英才班级)和大学、研究所及教育厅等的英才教育(英才教育院)。[5]

(一)特殊目的学校的英才教育——英才学校

根据《英才教育振兴法》,英才学校只能在高中实施。所谓特殊目的高中是指“以特殊领域的专业教育为目的的高中”(《初中等教育法施行令》第90条),由市道教育厅决定入学者的选拔、预算、教员配置、教育课程运营、学校评价等全盘教育活动。它共有9个系列,是培养包括工业类、农业类等实业学校在内的特殊领域专业人才的学校。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特殊目的高中都是英才教育机构。一般地,科学、外语、艺术、体育这4个系列的学校被认定为英才教育机构。其中,科学高中和体育高中都是公立高中,外语高中和艺术高中多数是私立高中。

例如,釜山科学高中是2002年全国唯一一个作为“科学英才高中”被指定的有名的教育机构。与其他科学高中不同,釜山科学高中不采用学年制,不受韩国教育人才资源省管辖,在教育课程、教员录用、学生招募、先进仪器设备的完善等方面,它接受科技省的支援。其最大优点是可以确保学生升入大学,拥有优秀的教师指导团队,教育设施完善、课程计划灵活,学生能专心学习研究自己关心的理科或数学。

(二)一般学校的英才教育——英才班级

一般学校的英才教育分为两种类型:英才班和跳级或越级入学制度。自1996年起,在一般学

校中开始实施早期升学与早期毕业制度和小学5岁早期入学制度。尽管社会对此有批判声音,但政府坚信有必要早期发现英才并使其接受相应的教育。当初有人担心早期入学儿童中会有不少不适应的儿童,但韩国产业信息院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入学的儿童因年龄差异导致知识与发展进度的差异并不显著,不适应儿童很少,学校生活大体上是成功的。现在,接受英才教育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人数约4万人,占总体人数的0.5%。此外,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等各种竞技考试也算是一般学校英才教育的一种。

(三)大学、研究所及教育厅等的英才教育——英才教育院

英才教育院对应的是大学、研究所及教育厅等的英才教育,是大学、研究所、教育厅等利用周末和假期等实施的非正规课程的英才教育机构。它分为两类:接受科技部下属的韩国科学财团的支持与监督而在大学设置的“大学附属科学英才教育院”和地方政府(市道)的教育厅设置与运营的“市道教育厅英才教育院”。

关于英才教育院的界定,《英才教育振兴法》第2条第6款做了如下规定:所谓英才教育院是指“为实施英才教育,依据《高等教育法》第2条的规定而设置的,以及基于该法律的学校(大学等)而设置运营的附属机构”。从英才教育院的设置主体可见,国家、地方政府、大学、公益法人等都是拥有公共性的机构,因而英才教育院的英才教育也同样具有鲜明的公共性。

《英才教育振兴法》还规定,为审议英才教育重要事项、英才教育机构的指定与设置认可,以及取缔等事宜,设置中央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以及市道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并表明,英才教育是“国家的任务”(《英才教育振兴法》第3条),从英才教育综合计划的制定到英才教育教员的任用与研修、英才判别方法的开发、英才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善等都属于国家事业范围。总之,在英才教育振兴法的框架下,三种英才教育机构受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干预,这样,最终国家才是真正统治整个英才教育制度的机构。

五、启示

我国英才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解读与分析韩国英才教育的理念与制度,我们可从中获得如下启示。

(一)国家支持与参与是实施英才教育的原动力

韩国英才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有两个:矫正教育的平均化弊端,贯彻教育的差异性,促进优秀儿童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创新英才教育理念与制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发现与培育特定领域的精英式人才,以应对世界的全球化、信息化。这两项宗旨事实上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为达成此目的,韩国政府极力说服国民克服对英才教育的认识偏见及批评,适时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水到渠成地出台《英才教育振兴法》以及《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构建了完善系统的英才教育体制,为实施英才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根基与制度保障。

(二)摆正英才教育的应有位置是实施英才教育的前提

韩国英才教育起源于韩国初高中“平均化”教育政策的偏失,这表明,英才教育(主张个性差异)与平等教育(主张素质达标)是相互牵制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如何摆正英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英才教育与平等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实施英才教育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英才教育的实施就得不到广大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就会失去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应该汲取韩国的经验,在尊重个性、珍视英才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理念下,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国际大背景下,给英才教育以应有的教育地位和社会位置,更新教育理念与体制,促进基础教育顺应和遵循儿童的天性、潜能与特长,为超常儿童“更高、更快、更强”的成长与发展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与环境,为国家培育各领域的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三)创建英才教育的体制与机制是实施英才教育的保障

韩国英才教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英才教育振兴法》以及《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的制定与出台,得益于英才学校、英才班级、英才教育院三位一体的英才教育实施模式的合理构建,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和科技行政部门在资金投入、课程计划制订、教员配置与培训、教育设施完善、英才儿童招募与选拔等全方位的鼎力支持与援助,得益于国家、地方政府、大学等公益法人以及大多数国民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参与。无疑,没有韩国社会上上下下的大力支持,没有系统合理的英才教育体制与机制,英才教育的实施是难以得到保障的。

微信截图_2021080120054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