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英才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对英才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14 来源: 作者:沈茂德 许芹

英才之培养于一个国家的实力、经济发展,毋庸置疑是至关重要的。纵观世界,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普及方面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但他们始终在不遗余力地网罗全球英才学生,培养高端人才,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

我国对英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但在实践中,高中阶段的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一统的课程设置,一统的学制设置和一统的高考选拔,不同潜能和不同天赋的学生,基本上只能循着这样的轨迹成长。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我们对于英才的培养确实应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应尽快从理念的讨论走向实际的行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力研究员曾撰文写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而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环节”。[1]

一、天一中学的英才教育探索

1980年起,江苏省天一中学一直在研究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模式。30年来,江苏省天一中学在超常学生的选拔与鉴别、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英才教育的课程建设也作了不懈努力。

个体培养探索阶段(1980年到1992年)。从初一或高一开始确定早慧少年作为教育研究对象,实行“导师制”辅导培养。这一期间毕业的有:杨震宇发明世界首块微机病毒免疫卡,获“国际科学与和平特别贡献奖”;杜江峰,现已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群体培养实验阶段(1992年到2001年)。实行集中办班培养。毕业生朱敏娴、刘毅分别成为中科大和东南大学少年班入学新生第一名。毕业生刘倞在高校期间就进行科学研究,现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整体改革实验阶段(2001年至2010年)。学校成立了少年部,在课程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江苏省天一中学拔尖创新教育研究项目成为江苏省政府“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

试点学校实验阶段(2011年开始)。2011年,江苏省天一中学成为“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学校成立课题组,进行整体课程设计、系统建设,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天一中学英才教育的实践形成了课题推进、国内外学术合作以及课程系统设计三大特征。

研究型特征:“五年一课题”的渐进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遵循“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课题引领,研究推动”为工作指导思想。近30年来,通过《超常儿童的测试与选拔》、《超常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学超常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学超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以及《资优教育“丰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等课题项目,逐步对拔尖创新学生的选拔与鉴别、课程建设、师资团队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合作型特征:共享经验,国内外合作型实践模式。江苏省天一中学积极参与中国超常教育中学协作组的各项活动,与国内众多名校进行了深刻、长期的项目研究合作。积极参与三个高层次的研究平台(“世界天才儿童大会”、“亚太地区超常会议”、“中国人才学会超常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交流中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英才教育的先进理念与课程思想。

课程系统设计特征:以学生志趣为导向,创新素养型课程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选择”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坚持基础与专长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课程内容更有弹性,更具选择性,尽可能让孩子们在选择中发展兴趣、发展潜力。学校管理追求“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个性自强”的管理模式,创造行为相对宽松和思想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通过充实、加速、能力分组等多种渠道保证不同学生能力提升和差别化发展。对于表现突出的拔尖学生,为其配备学科导师,制定个别辅导计划,如提前进高校培训,选修美国AP课程等。

二、英才教育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载体,要实现英才发展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看国家课程实施的水平,还要看学校为英才学生提供了多少优质的校本选修课程。多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和中小学一直在探索英才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也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关键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尚未形成真正体现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英才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都在大声疾呼素质教育,我们都在竭力推进课程改革,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们正在实践的素质教育仍未凸显对“核心素质”(理想、责任、性格、习惯及审美等)的课程重视与课程实施。我们的课程体系还远未实现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的转型,在“知识体系”的课程学习中,我们的学生就必然显现有“学历”、缺“学力”的问题,有勤奋的努力,但缺少“问题发现”的能力,有“基础扎实”的今天,但缺少“科技创新”的明天等等通病。当我们深刻反省“高中教育最大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一严肃话题时,笔者这样回答,直接看到的是学生负担过重,但深层的原因绝对是太多、太严重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一刀切、齐步走、标准化”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课程设计缺少对不同学生兴趣的关注、对个性发展的“量身定制”,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选择性。

原因何在呢?

在体制层面,长期以来,国家首先要做的是普及教育和教育公平,而这种普惠性的政策导向和长期的体制性推进,其课程体系必然是标准化的。我们现在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学校课程的比例很小,现在的校本课程很难对学生的个性和志趣产生基础性与深远性的影响。上级部门对学校各种各类的评估基本上是企业管理中“ISO”式的标准化评估,而升学机制更是“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这样一些课程管理就必然抑制了学校课程的健康发展。而当我们环顾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名校大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和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如伊顿公学的教育哲学是把培养学生内心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作为教育的首先任务,特别注重性格铸造、团队精神培养和领导特质训练,与之相应的是优质学术课程和严格管理。哈佛大学在一个世纪前就把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引进美国,在40年代针对美国本科生教育过于专业化的现象,完成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推动了美国数所大学的课程改革。

在机制层面,我们缺少专业性的科研机构,我们更缺少长期从事英才教育课程研究的专家。2011年12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二届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论坛,论坛演讲中最频繁提到的是天才学生(GiftedStudent)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更令人钦佩的是曾担任“超常人才教育培养白宫工作组”顾问,现任美国国家人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约瑟夫•兰祖利(JosephS.Renzulli)教授,他从事英才培养研究近40年,他不仅提出了著名的“天才三环理论”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他和他的团队还建成了庞大的课程学习系统——有超过四万件活动资源的兰祖利学习系统。

在学校层面,普遍缺乏教师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程的有效机制,师范院校学科中心的培养体系使我们的教师在组织跨学科、研究型、项目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上缺乏知识准备与指导经验。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校长伊万•格雷泽在接受《上海教育》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道:“跨学科的课程能给学生综合性的思考。我校高中一年级,要学习一个叫做‘整合的生物、英语、技术’的综合课程(IBET),在课程中,学生要学习基础的实验设计,并被要求解决当地的一个环境问题。我校高年级有一个高级实验课程叫地理系统,就是把生物科学和物理科学整合在一起,并且还要加上一些微积分的课程,这样使学生能够建造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且很好地使用一些工具支持学生的思考。”[2]

如果我们要追求自主学习、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那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建设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三、我校英才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长期的英才教育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并不缺乏拔尖人才的种子(潜在人才),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确实没有系统性地建设有利于种子萌芽的肥沃“土壤”和小苗茁壮成长的良好“气候”。而这种“土壤”和“气候”,最实质就是学校课程体系。所以,课程目标究竟是“知识导向”还是“能力导向”就成为英才课程设计首先要清晰的基本问题。

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霍益萍教授团队指导下设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中对课程目标有以下定位:

立足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针对当前高中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个性化、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加有利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支持和机会,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文化中脱颖而出”为基本思想,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让学生的潜质得到充分且全面的发展,在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凸显以下四项品质的发展:

卓越思维:“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信息,而是学生思维的品质”。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项目研究等,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系统性思考、预见性思考”等创新思维。以项目研究引领、整合学科教学,改变教学方式;以“做中学”架构习得知识与具体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文化中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宏观视野:“视野是一个人成就之因;视野的边界决定了一个人毕生的格局”。改变学生局限于教科书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形成广博的认知领域;引导学生关注多元文化,增强国际理解,丰富自己的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整合知识与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理解。

积极人格:“积极人格是一个人成长的脊梁;人格魅力是一个人永恒的财富”。通过课程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每个孩子具有经营幸福人生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每个人都始终拥有美好的愿景,始终保持卓越的沟通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济世情怀:“重点中学的孩子要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爱国心和献身精神;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人类的关爱、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同情以及强烈的道德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正直、诚信以及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经营人性的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喜悦;开发多元课程,多元活动,让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舞台;精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让每个孩子在学力上不断成长;倡导广泛阅读与丰富经历,让每个孩子有人文的翅膀;培养运用英语与资讯处理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国际化的未来。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又注重四个基本原则:

“全面提升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提供资源支持和机会,让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层面同时关注,加强个别化教育和个性化辅导,提供个性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校园品质提升与社会资源利用相结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工程,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社会合力。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创造一种尊重个性、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学生自我发展与教师提升相结合”。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呵护他们微渺的念头开始,惊喜于他们小小的创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优势,善于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灵性,善于发掘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

“创新人格提升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只是增加几门课程,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是要体现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和一种人格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我校英才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通过英才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建设,期望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素质。

(一)基础课程

这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并达到国家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实施方式和内容渗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得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这类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德育课程、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以及学校艺术、健身、劳动课程。

(二)拓展课程

这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但是参加课程的项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可以自由选择。这类课程更强调关注自己的个性成长,通过各种平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多元智能,并在各类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特长。

这类课程包括:校本选修课程、名人课堂课程、文化浸润课程、社团活动课程。

(三)研究课程

选拔具有创造潜质的高中学生,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培养,进行兴趣和任务驱动下的体验式和探究式研究,激发和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使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且学有余力的优秀高中学生的优势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掘、培养和发挥。

这类课程包括:课题研究课程、创新实验室自主研究课程、创新思维训练课程。

(四)其他课程

如社会课程、校园课程等,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力。

五、对英才教育课程建设和英才教育的深度思考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有创造的土壤,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中学应该成为孩子们做梦的地方。

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对科学探究长久的动力是兴趣,甚至是痴迷。学习应该有孩子们选择的空间,高中应该让课程更有弹性,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向,让孩子们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中学会负责、在选择中发展自己的潜力。

英才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培植那种能够诞生爱迪生以及他的发明实验室的环境和土壤,营造能够产生文学家的氛围和滋养文化发展的空气。只要环境和土壤具备了,只要有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理想就必将成为事实。

培养英才,必须要有宽松的环境。校长的使命就是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一种尊重个性、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从传统的“有效管理”走向学生“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个性自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播种创新的种子。优秀教师的意义在于,善于感知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优势,善于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灵性,善于提供个性发展的服务。

(二)崇尚科学、热爱真理和执著追求的品质是英才的核心要素,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恒久动力。

一个成熟的想法、常常源自瞬间闪现的念头,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总不乏有一双或几双强有力的手推动他前进。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呵护他们微渺的念头开始,惊喜于他们小小的创意,并不断地为他们的思想注入新鲜源动力。

英才的培养绝非只是开设几门课程,并非只是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是要体现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人格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在学校文化的孕育中生成。品质化的校园应该充满探究的氛围,处在校园生活中的学生,不但能对知识进行不懈地钻研,更有观察、思考、探究的各种平台,有允许大胆地质疑、勇敢地否定、深入地探究的学校文化。

(三)英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英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更需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社会合力。

(四)英才的培养要允许实验。在实验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在实践中形成抜尖人才、各类个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我国普通高中对于英才的培养,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尚未形成英才培养的政策支撑;

普遍缺乏个性化教育干预手段和有选择性的丰富课程;

缺乏自主、宽松和灵活的管理环境;

教学方式单一且过于注重应试训练;

教师在组织跨学科、研究型课程学习上缺乏知识准备和指导经验;

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针对以上突出问题,我们建议:

(一)迫切需要法规性的政策支撑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极为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提供法律保障。美国1978年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韩国1999年通过《英才教育振兴法》;我国台湾1984年《特殊教育法》颁行(列有“资优教育”专章)……一些国家还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如美国国会建立资优及特殊才能的联邦办公室;韩国成立“英才教育研究中心”等等。

希望我国能够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在教育部至各省市的基础教育处,设专人管理和指导,规范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迫切需要系统化的英才培养课程研究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最缺乏的是针对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质培养的丰富课程,现有课程大都为普及性课程,课程体系缺乏选择性。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较为完善而又有选择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倘若我们渴望英才涌现,必须有丰富的选择性课程,由此,建议成立国家或省级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研究与资源中心”。

(三)迫切需要科学、规范的试点性实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探索性工作,需要有科学、规范的实验。建议在若干有条件的省市,组织国家层面的“试点学校”,积累和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课程。

同时,在国家层面上,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作组”,发挥“试点省、试点学校”的“协作”功能,互通信息,互通资源,优化这种探索性实验。

这一种探索性实验,也需要课程专家的引领,建议在国家层面上成立由“高校专家、科学家”组成的研究指导团队,规范性指导科学实验。

参考文献

[1]张力.促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J].人民教育,2012,(01):7-9.

[2]徐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刊专访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理科高中校长伊万•格雷泽(EvanGlazer)[J].《上海教育》,201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