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中小学英才教育课程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来源:基础教育 作者:王晶莹

为了保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许多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采取各种方式控制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但其中最难控制的是人才流动[1]。为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变革了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吸收和引进人才特别是各类高科技人才。为不断提高本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英才教育,中小学作为高科技人才培养的起点,在整个过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了多元化、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策略,展开了长久持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 。本文主要探讨发达国家中小学阶段英才教育的三大课程设置模式、共10种类型的基本特点,希望为我国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智力倾向型培养模式

(一)智力模型结构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智力的内容、智力的操作、智力的产物。这一模型被广泛地应用在学生评价或者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中,以观察和衡量学生的智力。运用这种模型,研究者可以筛选出幼儿园里具备某种或某些潜质的儿童,也可以成功地鉴别出中小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此外,学生对自己智力描述的剖面图,还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种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在教师教育中涉及的智力模型主要体现在师资训练部分,训练材料包括组织教学的小型教案和对挑选出来的学生进行特殊指导的自由发挥模式。

(二)无限才能模式

无限才能模式也是基于吉尔福特对智力性质的研究而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课程专家泰勒(taylor)和他的同事们受到吉尔福特的影响,强调发展学生的多元才能,提高学生潜在能量的可开发性。无限才能可以帮助教师辨别、鼓励学生各方面创造力的发展。无限才能模式主要突出了四点内容:第一,关于特殊技能或天赋的描述,除了学术能力,还包括富有成效的想法、沟通交流能力、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和计划能力;第二,教学材料模版;第三,教师在职训练项目第四,学生思考能力发展的评估。该模式在发达国家被广泛使用。与其他模式相比,无限才能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区分和甄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儿童。

(三)多元智力模式

多元智力模式建立在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对多维智力概念研究的基础上。1983年,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的七个领域,1995年又添加了第八个智力领域。这八个智力领域分别是:言语/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艺术、身体/动觉、人际、自省、自然主义。多元智力模式已经被使用在英才学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用来确定课程计划和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并以此来评估教学策略。基于多元智力的课程资料对教育家有着广泛的吸引力,因为它适用于任何学习者、学科领域或学习层次。但是,该模式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师资培训,这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该模式保留着智力的主要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已经成为帮助所有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

二、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搜寻模式

人才搜寻模式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坦利(stanley)于1971年创立的、以个别差异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模式。经过20余年的追踪研究,实践证明这种课程模式在加速数学、科学、人文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这是因为该模式的针对性很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面临的问题给予最合适的指导,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步骤发展,有利于具有不同特点的儿童充分发展。这项研究已在美国获得普遍赞誉,并在欧亚一些国家得到推广。人才搜寻模式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个体的终身发展服务,主要原则包括:使用可靠的有一定难度的测试工具来考察学生的言语和数学推理能力,并以此来甄别学生的水平;实施诊断性测试,允许在特殊班级中设置难度适宜的挑战,采用规范性的教学方法;在核心的学术领域中设置加速和快节奏教学进程的班级,同时促进大量其他形式的加速,比如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的加速;关注学校教育中所有课程的灵活性。

(二)全校充实模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任朱利(renzulli)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了“丰富教学三类模式之后又建立了“旋转门识别模式”,80年代中期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创新行为的“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此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通过智力和成就测验把得分前15%~20%的学生选拔出来,建立候选人才库;第二,通过创造潜力及个性特征进行评定,并由教师、家长推荐,或学生提名候选人;第三,对候选人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进行评定,压缩、调整候选人的常规课程,避免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参加丰富教学三类模式的相关学习活动。这一模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将鉴别和教育相结合,对儿童的鉴别不单靠测验或学习成绩确定,而是通过学习、活动、研究等一系列过程进行实际的动态的考察和鉴别。这样,具备不同方面创造潜质的英才儿童就不至于被遗漏或扼杀。第二,通过“教室-活动-研究室”的教育,使各类儿童的创新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促进和培养。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索,学生们的各种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过于片面强调出生论”的负面作用,学校成为能够发展学生创新行为的教育机构。[3]

三、活动倾向型培养模式

(一)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对人才的开发是为了满足k-12学生的不同认知、情感和社会需求。随着潜力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学生将会发展成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开发、实施、反思和评估的自主学习者。该模式的具体实施共分为五个维度:目标定位、个人发展、充实活动、研讨会、深入研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提倡自主学习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原理建立在美国特殊教育学家贝兹(beites)等人的理论之上。贝特斯等人认为,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关键在于人的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统一、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潜质的儿童求知欲强,智力潜力大,学习兴趣萌发较早,在认知、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尽早指导他们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帮助他们成长为终身的独立学习者和自我实现者。这一课程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第一,重视学生个体的个别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特点、水平,设计个别化学习方案;第二,从儿童的整体发展出发,既培养儿童的高水平认知能力,也重视儿童的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终身发展等,并根据学习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需要,不断促进其发展;第三,该模式的实施效果良好,参加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期间是自主的学习者,离开学校以后,在继续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中也能够成为终身的独立自主学习者。

(二)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帕尼斯(pannis)建立的,其基本原理是: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力,人的创造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培养得到提高,某些儿童比一般儿童具有更高的创造潜能;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解决过程,能够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有效地传授给不同年龄的学生。帕尼斯认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技能具有高度的可迁移性。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现实中找到真实的或隐蔽的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时应该考虑得广泛一些,重新解释问题,找出更容易处理、解决的子问题)。其次,引导学生查找和澄清有助于此问题解决的所有事实,从可能解决问题的不同方面列出必要的信息资料。第三,采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替代性解决方法。第四,引导学生选择解决方法,从诸多替代性方法中选出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让学生验证答案,选出的解决方法如被接纳,问题将迎刃而解,如果不被接纳再回到第三步。

(三)普渡三阶段充实模式

三阶段模式的原型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普渡(purdue)和他的同事在1973年为大学生而做的课程设计,到1979年演变为三阶段模式。该模式是一个有序的充实模式,使学习从简单的思考体验转变为复杂的独立活动,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第二阶段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在发展独立研究技能中应用研究能力。普渡三阶段充实模式是一个综合的结构,共有11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指南。它们分别是辅导服务、研讨会、预修课程、荣誉班、数学科学课程加速、外语、艺术、文化经历、职业教育、职业方案、额外的学校教育。很多研究表明,普渡三阶段充实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四)卡普兰框架模式

卡普兰框架模式是学校为了帮助课程开发者顺利地完成英才教育的教学任务而提出的。该模式围绕具体的学科主题把教学过程、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要素组织起来。课程内容被定义为“生态、个人与环境显示出的力量,个人、团体和社会(跨学科的利益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新思维、研究技能和基本技能的使用。虽然这种模式对特定人群的培养是否有效还没有定论,基于这种模式下的课程开发成果的质量还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出现了该模式的应用方法。现在,美国领导力培养协会在课程开发者的帮助下展开实践,成千上万名教师已经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的课程。目前,这一模式已经作为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课程计划,但是它没有包含具体的范围和顺序;此外,它本身也不是为加速学术进程提供帮助而提出的。

(五)梅克矩阵模式

梅克矩阵模式主要强调问题解决的各个关键环节,在多重智力的视角下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进程。该模式最新研究的问题类型主要有五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学生。类型一和类型二的问题要求具备趋同思想;类型三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是有多种解答方法,而且答案也是在一定范围内都能成立的;类型四的问题是明确的,学习者选择一种解决方法并建立这种解决方法的评估标准;类型五的问题结构混乱,学习者必须详细解释这个问题,研发解决方法并建立制订解决方法的标准。当前,这个项目已经被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应用在制订课程计划和评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

四、小结

学校课程模式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英才教育的核心,各国基础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课程的具体设置。纵观发达国家英才教育的课程设置经验,我们可以得出四条英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标准,以优化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

第一,英才教育的课程模式必须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体系方法,为培养特定的人才而设计和开发合理的课程。

第二,英才教育的课程模式需要具备实用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够较容易地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之中。

第三,英才教育的课程模式必须灵活多变,这样才能适用于人才所在的各个年级阶段。英才教育课程模式的核心要素要对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培养起作用,必须与多个学习地点和学习环境有关,并建立在相应的教材和班级教学基础上。

第四,英才教育的课程模式必须能区分学生对课程和教学指导的特殊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晶莹.我国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以人大附中的实证调查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7):12-17.

[3]heller,a.k.,monks,j.f.,sternberg,j.r.,&subotnik,f.r.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m].elsevier science&technolog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