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21-07-23 来源: 作者:吕文清

自2009年提出“钱学森之问”以来,各级各界和很多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创新人才培养列为核心课题。前不久,习近平副主席在关于人才培养规律的批示中强调“注重实践锻炼,搭建成长阶梯,既能当伯乐,又善养千里马。”中小学校也高呼培养创新人才,一涌而起举办科技创新班、思维训练班、全脑培训班、创造力培养班等。

如何破解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困局?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理念和原则?设计怎样的政策和制度给予支持?本文主要从国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念、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心理念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基础,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把握以下核心理念。

1.多样性。主要是在多元开放真实情境下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反映了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课外探究途径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外探究的种类、结构、层次、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和科学探究及课内学习的规定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为科学探究拓展了内涵、空间和渠道。

2.综合性。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把个体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发挥整体育人优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探究的内容项目是综合的,探究学习的目标是综合的,探究的方式方法是综合的,呈现的方式和成果形式是综合的。这与科学探究和课内学习单向性形成对照,也为科学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3.实践性。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放性。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目标、内容、过程、形式、评价与结果等均具有开放性,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为科学探究注入了活力。

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6.生成性。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好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探究目标和探究问题将不断生成,科学探究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创新。

7.体验性。强调对某种具体事物情境的体验,体验不是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过程中,它必然伴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果。课外探究更多地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开展活动,其重要价值不仅在于通过活动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更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进而强化兴趣,形成认识,转化为行动的原动力。

8.普适性。面向全体学生,广泛适用于各门学科和学习领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活动范围十分宽广,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最具普及性和推广性。

二、整体设计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要有多维目标达成的整体框架设计,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实践探究学习,培育积极、生动、开放的学习文化制度,包括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等多种要素。

1.提升综合素质。中小学生课外探究性学习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课外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课外探究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研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中小学生课外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对原有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当前,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中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教育亟待改革与创新,应对这些需求的中小学生课外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2、变革培养模式。课外探究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对构筑立体化教育,创建多元化课堂,实施个性化学习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转型有三层含义:一是课外探究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更注重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中小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掘他们个人的潜能。二是课外探究的过程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更重视中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并为他们个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三是课外探究是一种主体教育,它更注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外探究学习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愿参加,自由选择活动,而且自始至终都有这种选择的自由,侧重兴趣、特长开发式活动,大大减少了传统教学中的机械灌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应他们的主动发展。从具体的探究过程来看,学生可以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定选题,找资料,设计方案,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实验和制作。活动过程遇到的问题要自己去分析、判断,活动的结果要自己进行检查和总结,因此更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非智力品质。

3.增强学习活力。课外探究具有开放的问题领域、社会背景和知识系统,更有利于少年儿童获得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新的生活常识和新的生活理念。课外探究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增设新的领域、课题和项目,或在原有的领域、课题和项目中加进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当代科学的新动态、新发现和新记录。因此,在学习化社会中,课外探究更能体现知识更新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将各种“即时信息”转化为学习内容,使中小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最新创造的知识与技能,弥补课内学习的缺憾和不足,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教育文化环境。

4.校内外融通。从功能上看,课外探究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课堂、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学习课堂、综合性学习课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组织指导看,地理环境不同、季节气候不同,探究活动的内容、方式、途径也有区别。如在我国东北可以组织冰雪探究,让学生尽情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观;在南方可组织学生进行丛林探究,了解植被分布的特点,为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寻找一个开放的大课堂。从考核评价看,可以突出五方面的价值追求: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是否提高;二是是否学到了相应的科学态度、方法、思维;三是是否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及自我调适;四是是否学到了进一步学习、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是学生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课外探究性学习最具融通性,可以与各个学科、领域及其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课外探究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课外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课外探究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课外探究是实践育人的基础,对培养完整的人有独特功效,可以与班会、德育、主题活动整合融通。

5.整体育人。中小学生课外探究性学习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和通过持续的努力而改变和塑造人,学校通过课程尤其是通过教师长时间、高频度的给予来影响学生。学校应当培养那些在人文思想与教育目的中长期被颂扬的、提高个人敏感性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思维——理解、认识各种关系、判断、综合的反思等的特征。

同时,学校不应当与社会相脱离成为“文化孤岛”,课外探究要通过多元开放真实情境的实践性教育活动,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课外探究和学习是有独特价值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如养育栽培,让少年儿童通过饲养小鸟、兔、金鱼等小动物,栽培花草、蔬菜、树木、农作物等活动,了解养殖和种植的知识与技巧,体验到探究的兴趣、劳动的快乐以及人与动植物的共生共荣;通过制作玩具、建筑物模型、航空和航海模型,让少年儿童体验科学的奥秘,直接对学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三、政策支持

任何教育改革和政策措施的实施,厘清理论观念是前提,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关键,引导教师行动是根本。这些都需要政策支撑,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情况,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1.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一是开办高层人才培养实验区、实验校和实验班,建立相应政策和培养课程、方法、考核机制。二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课内知识学习比重过大,缺少课内外有机衔接和融通的学习项目内容,学校组织开展创新活动不足,及家长选择课外活动困难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中小学每天下午课内学习结束后,可把时间、人员、场地交给校外教育专门机构接管,用于开展实践和创新项目的活动。基本政策机制要点包括:政府政策引导,学校创造条件和机会配合,学生自愿参加,校外机构提供辅导和专业支持,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2.建设社会实践大课堂。针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资源短缺,创新能力培养渠道不畅的问题,建设社会实践大课堂,承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校本课程实施功能。操作要点包括:一是在总结推广以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验的基础上,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把区域社会文化场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厂矿企业、农林牧渔基地等作为中小学生实践体验的“课堂”,解决社会实践资源短缺、结构不良、创新活动缺乏原料和载体问题。二是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与应用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系列,加强评估引导,解决资源统筹难的问题。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准入制度,研究制定社会实践基地标准,拉动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参与和利用。

3.调整完善课程结构。针对中小学生生活力、思考力和能动性缺失的问题,建设清晰的课程体系和结构。现在中小学课程有基本的领域和科类,但没有相互衔接和生发的结构,必须找到起点、基础和轴心。生活技能、对生活的关注理解、对社会的认识和情感是实践和创新的动力、原料和基础。首先是借鉴日本、新加坡经验,在操作上以生活技能为核心课程,其次是条件性知识技能,最后是本体性知识,形成扩散辐射式同心圆课程构造。与此同时,针对社会实践与创新活动没有时间,活动内容空泛,部分课程重叠交叉的问题,需要把相关课程、课时、内容、管理团队进行整合与实施。操作要点包括:一是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导作用,把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学科探究学习、校外活动、春秋游等课程进行整合与融通,开发系列课程资源,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逐渐课程化。二是以学校为单元,把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作为校本特色课程,其中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内容或模块穿插其中,实行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实现课程、内容、项目高度整合。三是根据区域资源、季节和学校特色,把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项目按照领域、项目(课题)、模块,开列大课表,定出计划和课时,选取和开发相关学习资源,并形成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结构模块,与社会资源单位合作实施。四是指导学生以家庭或兴趣小组开展更具个性化的实践与创新活动。

4.实施渐进式考核评价。在国家系列中高考命题、考试的大框架下,实行中小学生“学分银行”制度,每个学段都列出学生需要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类、场所、内容和实施要求,制定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课题、模块指南,并赋予相应学分,纳入学业实施计划,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升学就业参考,解决学校组织不力和落实不到位问题。

5.建立实际操作指导体系。目前急需加强实践和创新的基础研究,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专业支持系统,具体研究、指导特定背景、环境下的本土性问题。一是建议中央研究机构牵头成立国家层面的研究指导机构,在部分大学建立实践和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政策和基础研究,组织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专业辅导队伍,研制相关标准及资源场所培育鉴定等。二是激励学校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管理与实施机构建设,探索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深入、有效、科学开展的模式、机制和结构,形成学科教学、实践教育和创新培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操作体系。三是组织力量研制“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和“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手册”。

6.提供系列创新活动辅导资源。针对校内外教育和课程不协调、社会实践资源利用多停留在浅表层次、活动辅导课程资源匮乏和不专业不适用的问题,一是以学校为单位,与实践基地共同开发校本创新辅导课程,凸显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二是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发系列创新辅导资源包;三是在国家层面推出若干系列适合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典模块;四是与学校教育教学密切配合的社会化的专业学习活动场所,要按照主题式、模块化、项目制特点和方向,开发点深、面宽、有弹性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给有特殊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高精尖”的专业化研修空间,给一般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挖掘潜能的拓展性活动场所,给校内课堂中体验不深、实践不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多维创新教育“完型”。这是不可或缺的学校教育无法实现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又起“合成”作用的实践与创新空间。

7.创建推广多元管理运行模式。针对校内外教育和课程不协调、资源培育利用不够、实践和创新活动不深入、整体效益低下的问题,一是探索互动管理模式,如海淀区研究实施了大中小学联动模式、项目课题带动模式、企业社团参与模式、学校社区互动模式、学区整体推进模式、综合应用常态模式等。二是探索一体化运行模式,如在与社会实践资源单位合作上,力求共同打造一个特色项目,建设一个资源平台,合作一个研究课题,扶持一个专业社团,开发一套实践课程。这样学校特色、区域教育特色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有了支撑和保障。

8.建立指导资格证书制度。针对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队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人员规模不适应的问题,一是与劳动人事部门配合,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指导资格证书认证标准和体系,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二是系统开展国家级辅导人员培训。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深入实施,设计课程建设、资源开发、操作指导、评价鉴定等诸多专业性领域中,教师和辅导队伍是目前的最大瓶颈,需要分层分批开展系列专业培训。同时,出台配套政策,要求各个承担中小学生实践和创新活动任务的资源场馆配备专业人员,并按照系统建立专业指导机构,分系统和专业领域进行培训。

9.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设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专项经费,对提供资源的单位给予成本补贴,对实践和创新培养项目课题给予资助。

10.搭建大中小阶梯和链条。一是培养团队和培养过程上有链接,如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从体制、团队和理念上对接;二是一部分大学高层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可下放到一些有条件和

进行实验的中学实施,从内容上对接;三是对于学生的特长、某方面的素质在大学招生政策上有接口。大学自主招生可增加相关能力考查模块,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可设“XX能力专题”,打通整个培养链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康丽颖.现代校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评论,2001(1).

[3]吕文清.如何看待当前课程改革中的有关争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10).

[4]古德莱德.学校的职能.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

[5]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陈金川.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方案[EB/OL].http://www.xyjys.com/.

[8]灿明.儿童创造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40-141.

[9]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10][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9).

[1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

[12][美]詹姆斯·博特金,[摩洛哥]马迪·埃尔曼杰拉,[罗马尼亚]米尔恰·马利察.学无止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3]姜丽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20.

[14]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2-13.

[1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169.

[16]吕文清.建设社会大课堂:融通校内外教育完善学生素质结构[N].光明日报2009-8-5.

注释: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基地标准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GEA090020)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