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选择 ——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3 来源: 作者:王灿明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正快步迈向创新社会。实现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以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关键是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而“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1]。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本文拟通过对约翰•格登(J.Gurdon)、芭芭拉•麦克林托克(B.McClintock)、钱永健、莫言等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案例分析,探寻和发现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引导儿童大胆质疑,激发他们的创造意向

创造意向是儿童创造心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变幻无穷的创造过程的“启动器”,是创造心理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美国国家专利局负责人在总结申请发明专利的人的经验后曾指出:每个男人、女人和小孩都是潜在的发明家,他们中的90%都曾想要发明某种东西,只是大部分人的热情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而儿童时期正是人的一生中创造意向最活跃的阶段,但恰恰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学生可能会念念不忘自己提出的某个问题,甚至会为此思考和探索多年。201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格登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格登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一个小镇,从小喜爱生物,曾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做梦都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但他的校园生活却异常艰难,最感兴趣的生物成绩在同年级的250个学生中倒数第一,其他自然科学课程也学得一塌糊涂。在一份成绩报告单中,他的生物老师断言“:我相信格登有当科学家的想法,但以他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他连起码的生物学原理都没有搞明白,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由于经常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时常遭到老师的讥笑和讽刺。一次课间休息,他伸出自己的手指,问博物馆馆长加德姆“:老师,为什么长在手上的手指会动,而被砍掉的手指却不能动?”老师说“:由于长在手上的手指有神经细胞,可以接受大脑指令,而砍掉的手指头却不能。”格登皱了皱眉头,又提出了一个近乎较劲的问题“:可是,受精卵不仅能动,而且能够自由生长,被砍掉的手指头为什么自己不能生长呢?”加德姆被问得瞠目结舌,恼羞成怒地吼道“:你这个笨蛋,这是自然界的生长规律。”

老师的训斥严重伤害了格登的自尊心。中学毕业后,他主动放弃自己的志趣,选择了牛津大学基督学院。可他后来发现,自己对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毫无兴趣,梦寐以求的还是生物学,于是又转学到动物系。那时,有些同学已发表了有分量的论文,他却始终在默默无闻地研究“被砍掉的手指头为什么不能再生”的问题。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以后,格登终于让一对成熟的体细胞成功转换为多功能肝细胞。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细胞的特化机能可以逆转。这篇论文轰动了学术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成熟的细胞发育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而按照格登的说法,在特定条件下,砍掉的手指头完全可以像受精卵那样自由生长。格登在“体细胞重编技术”领域作出了革命性贡献,直接引导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对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名生物成绩最差的学生,日后逆袭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并获得诺贝尔奖。格登的成才道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一个从小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为什么成绩却最差?一个喜欢提各种稀奇古怪问题的学生,为什么会让老师厌烦?一个不懂得“自然界生长规律”的学生,为什么能够彻底颠覆人类对细胞分化的认识?或许格登的“惊天一问”只是他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中的一个,却是最有价值的一个。身为博物馆馆长的加德姆未能意识到它的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格登也未必能够意识到它的价值,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并最终因此而揭开了发育生物学的秘密。如果说儿童的创造力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那么他们的创造意向就是刚刚点燃的火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引路人,首先就要成为他们创造意向的“守护神”。

二、呵护儿童的自由幻想,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对立于再造性思维的一个概念。再造性思维是按常规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但在日常情境发生变化时,再造性思维就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难以形成创新成果。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可以扩大人们的认识范围,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过程,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人们常说的直觉、灵感、联想、幻想都属于创造性思维。其中,幻想是指与某种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通过幻想,人们可以更好地体验人生,体验生活。由于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将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著名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文艺报》上撰文,讲述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G.Márquez)与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W.Faulkner)对他的启发和诱惑,认为“文学幻想展现了人类对幸福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幻想可以使得文学更加逼近现实”[2]。童年的莫言沉默寡言,喜欢想入非非,正是这样的思维风格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一道独特风景。

莫言的学习成绩很好,但父母多病,家境贫寒,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瘦小孱弱的他干不了重活,只能帮助家里放牧。当他牵着牛羊路过学校,看到曾经的同学在操场上嬉戏打闹时,心中充满悲伤和痛苦。到了荒草滩以后,牛羊悠闲地吃着草,他就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上轻轻飘动的白云,感到非常孤单。为了消除心中的郁闷,他有时会站到老牛的旁边,看看忧郁的牛眼以及牛眼中的自己;有时也会模仿小鸟的叫声,吸引那些飞来飞去的小鸟;他甚至还找到了一棵大树,对着它诉说自己的心声。他的家乡有许多关于狐狸变美女的传说,就渴望能有只狐狸变成女孩陪伴自己,但日复一日,只有蓝天白云、荒滩野草以及天上飞过的小鸟,这样的好事一次也没有出现。多年之后,莫言成了著名作家,这些曾经幻想了无数次的情境便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幻想是指与某种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活动。在荒草滩上放牧的莫言,望着天上飘动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幻象,他甚至幻想能有只狐狸变成女孩与他做伴,这成了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幻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却常常由于脱离现实而不被人们重视,甚至把“幻想”作为贬义词而将其打入另册。这是一种误解。幻想在儿童的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前苏联就为学生专门开设过“幻想课”,其目的是引导儿童进行各种形式的幻想,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才能。所以,对于孩子的稀奇古怪的幻想,我们要能理解并懂得欣赏,从而为他们提供一个追求创造、发展自我的自由空间。

三、强化儿童的科学探究,训练他们的创造性行为

创造性行为是指具有把创造意向、创造性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转化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活动。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原主席迈克尔•帕内斯(M.Parness)指出“:创造性行为就是产生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行为。这种成果对小群体、一个组织、整个社会乃至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价值性。”[3]创造性作为创造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本意为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东西。因此,不少学者坚持认为只有某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新的、前所未有时才能称为创造性作为,如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然而,帕内斯教授认为,创造性成果的独特性、价值性既可以是对一个学术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而言,也可以是对一个小群体乃至一个人而言,这就扩大了创造性行为的外延。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应该区别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性行为,儿童的创造成果仅对于他自己而言具有新颖性,未必具有社会意义。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研究所的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马丁·沙尔菲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因发现并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童年时代的钱永健身体并不好,反复发作的哮喘病迫使他待在室内,趴在窗前默默地望着哥哥嬉戏。父母怕他过于孤单,就专门为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工具。两个哥哥在户外活动时,他就在地下室里摆弄自己的瓶瓶罐罐。不过,他很快就厌倦了这套安全的化学实验仪器,偷偷玩起了那些危险的化学实验。一次,他和两个哥哥用火药自制了一个手榴弹,把乒乓球台都炸坏了,地下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烟雾,熏得人都透不过气来。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对化学的热爱,16岁的钱永健因为“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而获得了西屋科学天才奖。这是全美最负盛名的科学竞赛,获奖者常常被视为“小诺贝尔奖得主”。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大师的创造力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如果早期有机会以高效合理的方式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究,他们将积累起不可估量的“创造力资本”。[4]尽管少年钱永健所做的化学实验存在一些风险,但他对化学实验的痴迷并没有停止,并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得到西屋科学天才奖的钱永健,同时获得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从而迈进了科学的殿堂。所以,我们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早期训练,以此拓宽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创造性行为,提升他们的科学创造力。

四、鼓励儿童另辟蹊径,养成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发现过一个奇怪现象:有些人明明具有很高的创造才能,但其表现却没有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为什么具有某种才能是一回事,启用这些才能是另一回事,而需要有效使用这种才能则又是一回事呢?通过多年的研究,他将创造性划分为“狭义创造性”与“广义创造性”。前者是最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能力;后者是指创造性人格,是代表创造性人物的那些特征的组织方式问题。[5]他认为“,狭义创造性”并不能保证产生创造结果,真正保证产生创造结果的是创造性人格。吉尔福特的理论启示我们,加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固然需要儿童创造力的开发,但更需要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我们习惯了从众,害怕与众不同,因为走别人走过的路,说别人说过的话,不会出错。而有的孩子偏偏不吃这一套,他们喜欢独辟蹊径。星期天,妈妈带3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一起看电影、逛商场。走出商场时,3岁的女儿提出要走另一条路回家。妈妈不同意,她便躺到地上耍赖,不管是妈妈劝还是哥哥拉,她就是不起来,引来不少行人的围观。无奈之下,妈妈只能依了她。小家伙一骨碌爬起来,撒开小腿就跑。妈妈紧跟着,一眨眼功夫,就听见女儿说“:妈妈,到了。”妈妈定睛一看,已到家门口了,那真是一条回家的好路啊!10岁的女儿要读中学了,学校离家有好长一段路,需要乘电车。第一天,妈妈怕她下错车,就偷偷地跟着,没想到半路上被发现了。她很生气地说“:请别跟踪我,妈妈,别让同学以为我还是个娃娃。”随即下车,她换乘另一辆车去了学校。妈妈终于发现了女儿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性格,觉得应该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女儿。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是女儿决定的,她便不再干预,还给予了许多支持,使她那争强好胜和另辟蹊径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个女孩叫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后来她提出的“可移动遗传基因学说”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这都归功于她那迷人的不肯从众的创造性人格。

面对麦克林托克喜欢另辟蹊径的个性,她的母亲有过气愤、有过担心,也有过思想斗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这对她的个人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过于强调学业成就,强调学术训练,总显得知识技能有余而全人素养不足,功利性过强而人文性缺失,这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诚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而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6]创造性人格渗透于创造的全程,对儿童创造起着生产性的动力作用。培养儿童创造性人格,必须着眼于鼓励他们的乐观自信、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的挑战精神,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格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2).

[2]莫言.幻想与现实[N].文艺报,2015-06-03(1).

[3]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1997:2-3.

[4]霍华德•加德纳.大师的创造力:成就人生的7种智能[M].沈致隆,崔蓉晖,陈为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

[5]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M].施良方,沈剑平,唐小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

[6]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53.

注释: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与实验”(项目编号:BHA12005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