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1-07-23 来源: 作者:郝克明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 。这里提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经济 、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既丰富了我国教育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内涵,又适应了时代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迫切要求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中,人类在知识和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明,科学进步、技术变革和创新是财富创造、竞争优势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动力和主要源泉。而在加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促动力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和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演化为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而且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在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上。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指出 :“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2] 美国不仅进一步加强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而且还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在各国网罗优秀人才,尤其注重争夺拔尖创新人才。据美国科学基金会( NSF) 的调查美国50%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3] 德国 、法国 、英国、日本、俄罗斯 、韩国、新加坡 、印度等,也都纷纷出台了加强培养和引进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战略规划。总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谁就将在21世纪雄踞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扩张规模和对资源巨大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状况,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对此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我们能否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如果我们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领域及重要学科,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世界先进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技术的若干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的带头人和适应世界激烈竞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增强民族的创造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对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历史性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七亿多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见表1) 。2000年我国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共157.3万仅占总数的5.5。以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为例,2000年每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为41人日本为50人韩国21人而我国为5人仅为美国、日本的1/10 ~ 1/8,韩国的1/4(见表2) 。这方面人才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质量上也存在不少新的问题。这是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关键因素。

1.png

2.png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这一新的飞跃,必将进一步促进21世纪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革命性的转变。

二、大学是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大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的年青人才,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据1946~1981年的统计在世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及理论成果有70%是在大学中产生的,特别是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中产生的。[4]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拥有一批世界级的拔尖人才是构建培养创新性人才体系和建立知识创新基地的先决条件。目前我国大学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共有院士450人占全国院士总人数的33%;“973”项目中高校的首席科学家有45人,占总人数的40%。[5]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学陆续启动和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良好环境。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的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缺少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在当前世界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和发达国家日益加强对中国高科技输出限制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任务就更为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大学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近几年来,许多大学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但在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过于单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学制不够灵活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改革,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类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各部门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诸多方面,从大学教育改革来说,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问题

我国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传统上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一方面,高水平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没有原始性创新,我们就只能永远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培养人才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生源、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更应具有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注意克服和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不仅包括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和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也包括理论应用于改造自然的技术发明和社会重大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应用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应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传统的完全以学术定向和研究取向的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以高等学校本科来说,从培养人才类型来看,应用学科(如工科、农科、临床医学、法科、财经 、工商管理) 为主的高等学校主要是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些学科的学生占本科学生总数的绝大部分。如工科的大学本科生就占在校大学本科生的4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和以培养学术研究性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有所区别。目前这类学校除医科大学外,由于种种原因,与研究性大学在办学模式上有趋同的倾向。这是我们应当特别警惕的。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应对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提出的要求,尊重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种类型高级人才的要求。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培养模式也不应完全相同。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性人才,还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重要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中央有关业务部门 、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范围涉及机械、电力、冶金、农科、法律、金融 、新闻、财会和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深入剖析研究了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社会高层次专业技术岗位(如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银行家、高级法官、主任医生等) 的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在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应用性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六种途径,同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6] 国家教育领导部门高度重视这项研究成果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陆续设置了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等 。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年我国对这类专业硕士的需求,已达到对整个研究生教育需求的70%。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在高新技术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以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紧缺。我国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生教育在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上应适应这方面的需求。世界有许多国家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这些国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也很值得我们重视。例如关于博士学位的类型,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就有哲学(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或高级博士)之分。博士生教育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的新格局转变将成为一种新的需求。

(二)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创设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美国原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最令哈佛大学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个总统和3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创设和优化育人环境,我认为,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大学应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更要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加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学生未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反映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映了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以及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2.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人才培养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博士不博”是常常听到的最尖锐的批评。面对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不少学校开始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但是,如果拓宽基础只是注重学生在知识量上的增加,单纯地增加课程学时,不注重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最后培养出来的也是不会很好运用知识和缺乏创造性的人。重要的是,     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不少学校在帮助学生打好文化科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种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提倡。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堂上、书本上、网络上的学习固然重要;在实践中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更为重要的学习,这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和生产(社会实践) 的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重要部门的合作。例如,高新技术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这方面产业的投入也比较大,高新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都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部门。金融、保险、司法、国际贸易等我国重大领域的管理创新的主体也在有关国家重要管理部门。因此,高等学校有关这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应和高科技产业的科研开发以及有关国家重要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方式,如实行双导师制、论文选题和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以及我国各个重要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创新结合起来等;也可根据需要,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合作。

4.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发展个性重视不够。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往往是用单一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和约束不同的个体。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的多样化,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重视针对个体的差异化、多样化进行教育。在培养制度安排上,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某些智力超常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在课程选修和培养途径等方面,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学科前沿的创新性课题和期望有创造性成果但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学位论文选题。要在学校形成重才、爱才、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形成倡导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与严谨、扎实的学风,这不仅是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人才的健康成长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必须在思想观念和制度上,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进一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充分调动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面向全国和世界吸引各个学科领域的一流人才,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要加大大学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运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充分发挥大学在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次学校教育所能完成的。许多领域的科技带头人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过程,不只是“学士-硕士-博士”一种培养途径也可以是“学士-硕士-实践-继续教育”甚至是“学士-实践-继续教育”的途径亦即不断的学习与工作实践相互交替的结果。大学(包括研究生教育)后的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成为高层次拔尖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这也是终身教育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非常重视为各类专业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项目和机会。去年我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向22000名学生提供各类短期非学位课程,以满足个人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服务的范围从地方社区扩散到世界许多国家。近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个部门和企业的科技人员与管理干部,迫切要求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但这种教育大多是零散的,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针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资源更为缺乏。许多优秀人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除了攻读研究生学位外,没有其他的途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继续教育,才能不断地涌现出来。大学具有人才、教学、科研及学习设施等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当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学校教育来说,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加强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从高中开始,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战略措施,及早进行谋划。我们还要在积极发展学校后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全社会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创造才能和潜力的良好环境。我们相信,只要依靠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参 考 文 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2] 雷文华, 沈儒.从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看科技发展的威力——1998 年世界科技发展简述[A] .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科技兴市参考[Z] .(115),1999-05-28.

[3]  美国再掀引进人才浪潮[N].经济参考报,2002-12-09.

[4] 阎树森,王洪元.中国应该有世界一流大学[A] .教育部.科教兴国动员令[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1.

[5] 李志民.从科技奖励看科技创新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3-03-26 .

[6] 郝克明,蔡克勇等.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6.

        注释:

① 这六条可能途径分别是:(1)本科→实践、自学→高层次专门人才(简称自学途径) ;(2)本科→实践→硕士→实践→高层次专门人才(简称硕士途径);(3)本科→实践→硕士、博士→实践→高层次专门人才(简称博士途径);(4)本科→实践→规范化继续教育→实践→高层次专门人才(简称规范化继续教育途径);(5)学士1→实践→学士2→实践→高层次专门人才(简称第二学士途径);(6)本科→硕士→博士→实践→高层次专门人才( 简称传统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