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方式转变

发布时间:2021-07-23 来源: 作者:耿超 褚宏启

前,创新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世界各国都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创造力,而提升国家创造力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创造力的国家只能花钱消费别人的创造,只能处于世界经济链的最底端,依靠提供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能源和以巨大的环境污染为代价来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就我国而言,我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却是以粗放的产业结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实现的。当“世界工厂”的称呼享誉全球时,我们也尝到了缺乏核心技术、文化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带来的高付出-低收益的苦果。在当今世界,创造力就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充满活力还是举步维艰,关键在于国民创造力的丰富与否。从当年的“李约瑟难题”(虽然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到现在备受关注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如何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当代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基于此,笔者在分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及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的角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一、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和阻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要实行素质教育,更是在几十年间推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依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式。在我国,人们对于应试教育的热衷和执著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原因。

自我国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开始,以科举为目标、为科举而读书的观念就深入人心。在推行八股取士的时代,应试思想就开始桎梏莘莘学子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育取向。虽然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已经有百余年的时间,但历时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的阴影依然存在于现行的教育体系之中。

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大量存在着以分数论成败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观念。我国虽已取消小升初考试制度,采取依照学生户口所在地实行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但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很多优质中学依然存在着通过竞赛、试卷考试等形式招收资优学生的现象。而初中更是以重点高中升学率来标榜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此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笔者在福建省某市的调研中发现,取消小升初政策后,小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升学压力,从而将更多的师资和精力转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随着学生升入初中,开始直面3年后的中考时,原来的种种培养活动基本宣告停止,学校的一切行动都以取得最佳中考成绩为第一目标。就像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一样,中考也成为初中教育的指挥棒。

应试教育将培养会记忆、会做题、知道标准答案的“考生”视为教育成功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受这种急功近利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非常单一,学生负担过重。在调研中有教师提到,“中考有9个科目,假如每个科目每天留20分钟的作业,9科加在一起也要180分钟。更何况很多科目的作业远不是20分钟就能做完的”。为了考出好成绩,学生不得不疲于应付各种作业、课外练习、考试和种类繁多的补习班、提高班。很多小学生为了能够依靠特长或出色的综合成绩上一所重点中学,不但每个周末要上2~4个提高班,连正常教学日的晚上都被家长安排了各种艺术班、课外班,导致很多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白天上课无精打采甚至出现拖欠作业的情况,连学校常规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在过度学习之下,学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和探究,逐渐丧失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采用题海战术,更有资深教师总结出获得高分的秘诀——“文科是千锤百炼,理科是死去活来”。他们认为,通过反复的练习、机械的记忆一定能够提高成绩。在调研中有高中教师提到,“最怕那些初中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考进来的学生。中考是考好了,但学生的潜能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思维僵化”。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了众多高分低能的“优秀考生”。

马斯洛曾经批判传统的学习方式,他认为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是外在学习。“学生学到的,顶多不过像是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几把钥匙或几个铜钱而已。学生所学的一切,对他个人的心智成长毫无意义。”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或“赚取学位”就是这种外在教育也就是传统应试教育的目标和弊端。

社会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能考试、考好试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即使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也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特殊能力,是人才的标志。对于这一观点我们该如何反驳呢?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你有一个独生女儿,女儿长到20岁要找男朋友,要和他成家,要和他生活一辈子,那么找什么样的小伙子呢?女儿让你出主意,你会说什么?你肯定对女儿讲,“你找的小伙子身体一定要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起码要正常,要有能力,这样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这个人要有生活情趣”。你绝对不会跟女儿讲就找会考试的。[2]可见,应试教育不但消磨了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甚至培养出的“考霸”都不是一般家庭乐于接纳的家人。

多年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英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英才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是指那些与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同龄人相比,能够表现出高成就或有着更高成就的潜能儿童,他们在智能、创新能力、艺术能力、领导能力或特定的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能力。[3]1988年美国出台《贾维茨英才儿童教育法案》,将英才教育的重要性与国家安全战略直接联系起来,更提出“英才学生是国家资源,这种资源对于国家的前途至关重要,对于国家的安全与福祉至关重要”[4]。加强英才儿童的培养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战略储备的重要一环。多年来,我国曾以举办重点学校实验班、超常教育实验班、特长班等方式对于极少数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英才儿童实施加强教育(因为我国学生总量基数大,但获得举办此类班级资格的学校极少,所以能够进入类似班级进行特别培养的学生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总量比例极低),但由于英才培养的出口和检验标准依然无法逃脱应试教育的范畴,很难确定这些儿童的特殊才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挖掘。“加紧开发高级专门人才,鼓励输入高级专门人才、限制输出高级专门人才”[5]是当代国际公认的国家人才大战的三大战略框架。所以,如何挖掘和深度培养英才儿童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启示

我们往往认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都是天赋极高的神童,认为先天的智力因素在他们后来的成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相较于智力因素,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在创新人才的成长中起着更加重要和持久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其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高智商,而是具有中等或中上等智商。那么,他们何以攻破各种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难题,他们的创造力是何以形成和爆发的呢?

目前,世界各国教育界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普遍受西方心理学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特质由3个维度组成,即人格维度(进取和奉献的抱负、包容和合作的品格、反思和坚毅的情操等),心理维度(争辩和探究的个性、动手和实践的习惯、求新和超越的心态等),能力维度(发现和质疑的思维、厚实和宽广的学识、演绎和概括的能力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能力是科学素养和人格培养的有机融合。

吉尔福特(J.P.Guilford)是最早提出创造型人格概念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8条创造性人格特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制有深究的动机;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斯滕伯格(J.Sternberg)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第3个维度是人格特质,它包含7个因素:对含糊的容忍;愿意克服障碍;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有适度的冒险精神;期望被人认可;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

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具有高创造力的人才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二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格特质。创造性思维属于智力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它包含5个基本特征。一是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二是思维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重要部分。三是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带有突然性,常常称为灵感。这里需要指出,中小学生还没有灵感,更多是灵感的萌芽。灵感属于“顿悟”,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有意注意的产物。四是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和知觉思维的统一。五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它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统一。

而创造性人格则属于影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我国有学者通过本土化研究将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称创造性人格概括为5个方面:一是具有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二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三是具有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四是具有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五是具有良好的习惯。[6]

英国教育部提出,人才特别是英才的形成是个人潜能、外界支持和个人动机的总和,即英才=潜能+支持+个人动机。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英才的上位概念,而英才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点在于为具备英才潜质的儿童提供机会和支持。[7]有学者对2409名英才学生进行了长达25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才在儿童时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预示着中年时期的创造力水平。[8]根据美国研究中心对英才儿童的调查,基础教育阶段的英才学生在学期开始前已经掌握了40%~50%的知识。[9]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开放的教育环境,很难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创新能力,因此很多英才儿童的发展远远低于其潜力允许的水平。

如果说人的先赋条件是我们无法改变和必须接受的现实,那么在基础教育中为所有学生特别是英才学生提供开放性教学和更加合理的培养方式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所以,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则是发展学生优秀创造性人格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如前文所说,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对创造性行为的重视和鼓励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有研究显示,如果教师对于课堂创造力持有负面或不积极的看法,可能会使教师错失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机会,甚至会长期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表达。[10]同时,教师营造出的轻松、充满安全感的课堂氛围同样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当学生对自己的发言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后,他们会感受到教师是在鼓励他们创新。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用担心自己异想天开的答案会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嘲笑,他们会变得更加接纳自己,更愿意承担不同于常规答案(即创新)带来的风险。

创造力是对全新且适宜、有衍生力或影响力的行为的彰显。适宜是指该创意解决了某个问题;有衍生力是指这种创造行为诱发了其他新事物的产生;影响力是指它拓展了某一领域内容或范畴。青少年儿童就像其他新手一样,都具有适宜水平的创造力。而衍生力和影响力的产生则需要更高强的专业能力。课堂中的创造力通常具有新颖性和适宜性两个特点。新颖性取决于变化性,适宜性则依托于专业知识。[11]

教师应成为学生探究真理的导师和教练,而不是“真理”的宣讲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学习。课堂更应该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和向往的地方,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为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自豪。

(二)改革单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人们曾经认为,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和责任,而基础教育的目的则是把那些已经确立的真理悉数教授给学生。随着国际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愈来愈认识到高创造力人才不是通过4年大学教育就能够培养和造就的。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基奠期和发展高峰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则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的任务。依据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时长来看,基础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率会更大。

但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就像是给教师和学生上了一道紧箍咒。要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变革当下的学生评价体制,给学生和教师在精神上松绑。“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式论断成为无数教师的心头刺,标准化测试的结果成为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好坏的试金石。为了获得理想的成绩,很多教师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层,“消灭尾巴”成为许多教师周而复始的工作方向,却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特殊培养。

在学生和学校教育评价中我们常常忽视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即教育具有延时性特征。在多地的调研中均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反映:我们也想通过各种活动和变革教学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们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升学率。更有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表示:“我必须死抓升学率,学校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我常在学校大会上对教师讲,一旦学校今年的升学率下滑,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招生质量立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咱们学校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像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一粒种子,何时能够发芽,是否能够长成参天大树都是无法预测的。由于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和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以“如何能在考试中见效快”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标准,成绩更成为学生评价的单一标准。学生等着听表扬、家长着急看成绩、校长只抓升学率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丰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适当地给在某些学科和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予以额外的培养,同时可以准许在所有学科发展均具有明显优势且比较均衡的学生跳级学习。虽然我国正在推行素质评价体系,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素质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科教育是通过标准化测验方式进行的之外,其他方面如德育、创造力、社会责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无法量化、评价操作性不强的情况。有些地方和学校为了凸显评价体系是科学的、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就强制规定各种等级的名额和比例。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挫伤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阻碍和困难。

(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

让中小学生尽早地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进而自主地向着科研努力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益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地参与到相对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中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在高中阶段推行了“翱翔计划”,为对科研感兴趣且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创造了条件。经过7年的努力,最早几批学员中的许多人已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继续深造。在对他们的走访中,很多学生谈到自己曾经对科研存在偏见,一方面觉得科学研究高深莫测,另一方面认为搞科研的人都是一些木讷、不苟言笑的书呆子。但通过“翱翔计划”搭建的平台,他们走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近距离地接触到了那些曾经神秘的实验器材,并且居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小型科学研究。他们的科学热情和探究精神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深造后都选择了自己曾经的研究领域。虽然我们无法预言他们中一定会出现为后世所瞩目的科学巨匠,但我们可以肯定在他们心中一定已经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在人才培养中,我们要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中小学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义务参与到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来,使学生乐于走入课堂,充分享受课堂,更要使他们的教育可以走出课堂。

(四)建立健全英才教育政策和法规

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般认为,世界上可以开发并利用的资源有四类:物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唯独人力资源是可以连续、深层次和无止境开发的战略资源。[12]而制约我国杰出人才人力资源——即英才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健全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对于英才儿童的发展往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导致英才儿童在走入社会后极少作出他们个人潜能可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和贡献。

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级学校对于英才的培养没有专门的资金设置和课程设置;同时,师范类及其他综合院校中也没有针对英才教育而设置的特殊师资培养,导致英才教育师资不足。

考察各国英才教育实践后发现,国际上一般把同龄人的前10%左右确定为英才儿童,并给予区分性教育。根据我国2010年的官方统计数据,我国有中小学生共计2.02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0%来估计英才儿童的规模,那么我国有英才儿童约2000万。面对这一庞大的潜在优质人力资源,我们既欣喜又担忧。他们在目前的教育培养方式下能够接受到适当的培养吗?他们的潜能可以得到深入的挖掘吗?他们未来能成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吗?这一切追问都提醒着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英才教育的法律法规,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5-1025].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838/ 201008/93704.html.

[2]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2015(3):25-27.

[3]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J].教育研究,2012(11):28-35.

[4]SPIELHAGEN R F,BROWN F E. Excellence versus equity:political forces in the education of gifted students [G]//COOPER S B, CIBULKA G J, FUSARELLI DL(Eds.).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tics and policy.new york routledge,2008:377.

[5]王通讯.世界人才战[G]//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

[6]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7]李孝诚,綦春霞,王中磊.英国数学英才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英国三所中学数学英才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学报,2012(1):54-61.

[8]PARK G,LUBINSKI D,BENBOW C P.Contrasting intellectual patterns predict creativity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tracking intellectually precocious youth over 25 Year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 (18):948-995.

[9]DENNIS M Sr CHILDERS.The academic community's perceptions of gifted education[D].Phoenix:University of Phoenix,2009.

[10]BEGHETTOAR.Isearch of the unexpected:finding creativity in the micro moments of the classroom[J].Psychology of Aesthetics,Creativity,and the Arts,2009(3):2-5.

[11]BEGHETTOAR,KAUFMANCJ.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陈菲,周晔晗,李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3.

[12]孙金鑫.中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耿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褚宏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 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