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及对广州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7-24 来源: 作者:马学军 刘丽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客观形势对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育工作者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不把英才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展了系统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例如,北京市开展了旨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翱翔计划”;上海市进行了“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的探索,鼓励大学与高中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上海和广州均是国家中心城市,比较分析北京、上海两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行政规划、运行机制、培养模式、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对广州开展相关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概述

1.创新管理体制,建立“ 政府推动、学校实施、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北京市教委于2008年研究制定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项目工作方案(试行)》,开始在普通高中阶段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2010年北京市实施以“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研究”“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和“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对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进行了整体的设计1〕。该项目由北京市教委总体规划并行政牵头,成立市级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宏观决策与整体规划;北京市教科院统筹指导,区县教委组织协调。北京市教委专门为此项工作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作为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全面管理、研究引领和组织实施。

在政策支持方面,北京市教委于2008年7月印发了相关文件,颁布了翱翔计划项目工作方案和选修课程方案。4年后,为加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在前期实施探索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颁发了《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分级管理的性质,确定了项目内容和立项、实施、验收的管理和经费管理的原则和办法,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切实的政策保障。

2.创新学制和课程体系,建立超常儿童鉴别及培养机制

在自然人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具有特殊智力、创造力或天赋的超常儿童。这些超常儿童,往往具备创新人才的潜质,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北京市选择了部分有超常儿童培养实践基础的学校如北京八中、人大附中等作为实验学校,开展超常儿童鉴别和早期教育实验课程设置研究,对小学4-5年级超常儿童的鉴别与选拔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早期创新人才鉴别与选拔多元标准2〕并通过开设专门针对超常儿童的“少年班”“素质班”“早培班”等课程班,为超常儿童提供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方式。

3.组建人才培养协作体,形成抽离式协同培养机制

“ 翱翔计划”“ 雏鹰计划”为依托的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建立在科教合作基础上,多主体参与、长链条衔接的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学院突破体制性壁垒,组建了由科技专家、大学学者、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元化协作体,强化制度环境和资源建设,开发、整合、运用各类教育资源。协作体的建立,一方面使大学教授、科研院 (所)研究员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另一方面使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走进大学和科研院 (所)的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这种“抽离式”培养机制,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籍所在学校教育为主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具有一定特质或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实施一些特殊的协同培养计划。

(二)北京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中,北京市形成了多种培养模式。根据实施主体和目标定位的不同,大体上可归纳为“ 点”“面”两类:一是由部分具备教学资源优势的学校根据学校价值取向和自身特质建立的培养模式其目标定位于对超常儿童进行个别化培养;二是由政府主导的以“翱翔计划”“雏鹰计划”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定位于从面上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1.超常儿童早期培养模式

北京市探索超常儿童培养的尝试最早可追溯至1985年。行为学和脑认知成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超常儿童在认知能力、神经结构与功能等方面,都显著区别于普通儿童,具有比常人更快速、更高效的学习能力。少儿班恰恰是尊重了这种差异性,对这些超常儿童因材施教,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基于这种认识,北京八中于1985年开展了超常儿童早期培养的探索,创办了超常教育实验班(即少儿班)和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即素质班)。其中,少儿班实施“加速式”课程模式4年时间完成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8年的课程然后参加高考成为少年大学生;素质班实施“适当加速式”课程模式4年时间完成五年级至九年级的学业任务,参加市统一的升学考试进入高中进行学习。人大附中则在少儿班的探索之外,进行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即早培班)的探索,设计七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全面打通小初高三个年段,实施拓展加深的充实式课程模式,加深拓宽必修课程,丰富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正常的学制时间内完成学业任务,实现“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 高尚品德”的培养目标。

2.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开始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并实施“翱翔计划”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脱离、熏陶、开放、依托、衔接”的特征3〕,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一名教师指导学员结合学科领域特点及个人兴趣,在实验室和基地学校进行学习,完成具有一定探索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立了以示范性高中为生源基地、以基地申报校为课程开发实施和学员培养基地、以高校实验室为实验基地、以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为协调枢纽的四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和培养链条;建立了高中新课程体系内的、以实验室熏陶式的研究性课程和基地申报校的选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建立了以校内正规教育为主体、以课程实施为手段、以学员修习时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为主要方式、以参与的表现和业绩水平为评估内容的灵活有效的培养体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包括系统管理、资源配置、信息共享等“翱翔计划”工作运行机制。

3.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将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从高中阶段拓展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北京市实施了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等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雏鹰计划”,引导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内,为学生提供经历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精神的机会4〕。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普基地等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机制,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等相衔接,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

此外,北京市还有部分学校也在探索其他的培养模式。如北京地区8所示范性高中作为实验校组成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协作组”联合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先修课程模式的探索;北京八一学校等科技高中开展“STEM课程”的探索等。

二、上海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 上海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概述

1.实行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

上海市教委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实验项目进行管理和指导,设立“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领导小组和设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项目管理办公室,通过政策、经费和专家资源等手段支持参与实验的单位积极改革。对创新课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经专家论证、教育局审核后,投入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项目采取普通高中自愿申请、专家评审、市教委批准的方式,在全市设立若干个“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学校或校际联合体,要求实验项目要有完整的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方案与实验项目设计,设置专项网页,公开项目进展、实验研究成果和学生发展情况,以争取社会的支持、理解和监督。项目管理办公室则对实验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常规管理和定期年检。

2.构建创新课程领导力提升机制

为了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各实验区域成立课程研发管理中心,整体规划区域创新课程体系,发挥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功能,探索区域课程评估、审核、推广、管理、激励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多年来,上海市构建创新素养培育课程框架,形成了一批区域共享的优质校本课程。例如:上海中学聚焦志趣培养,建设了由德育、学习领域和优势潜能开发三大板块组成的学校课程图谱;向明中学启动了创造教育课程群建设;七宝中学构建了与“金字塔”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三层递进阶梯式校本课程体系。

3.构筑多平台支持的校外培育机制

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培育上,校内外课程共建和资源共享,构筑“扩大基础面、培育中间层、提升拔尖群”的“三并进”多平台支持校外培育机制实现从普及到提高的校外科技教育功能;按照“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规划的要求, 建设以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沪东分院为主体,以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为支撑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校外教育机构;建立高校、企业共建机制,为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课程与项目资源保障;完善少年宫艺术教育资源开发机制,建设人文素养培育基地,用制度促进少年宫服务能级提升,用机制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积极性;联手社会主题场馆,开发普及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基地。

4.建立资优教师教育服务机制

开展教师教育服务机制的探索,是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的重点工作之一。上海市教委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签署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合作协议,分层设计教师培育目标,共享课程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能力。

5.形成学生创新素养综合评价机制

根据基础教育创新驱动的需要,上海市以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核心要素作为评价改革的原点,建立和完善了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目标的实验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激活创新教育潜力。借鉴PISA测试模式,对接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上海市研制了学生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探索学段衔接评价改革试点,尝试打通部分高中和大学自主招生通道,为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二) 上海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专设实验班模式

建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最重要的支撑点是课程。对于在某个或多个领域已经显现出一定潜能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潜能开发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专门课程的开发。如上海中学实施“创新素质培养实验项目”开设“科技实验班”和“工程实验班”,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提高探究课程与专门课程比例。他们将专门课程分为三类:以识别潜能方向、培养和发展兴趣为目的的专门课程;以识别优势潜能方向和培养潜能为目的的课程;以及以识别优势潜能发展水平的课程5〕

2.金字塔模式

金字塔模式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逐步聚焦部分学生的一种培养模式。如七宝中学改变以往创新素养培育多关注少数而难以兼顾全体的不足,构建了大文大理双系列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从以通识教育、激发兴趣为主的积淀期,步入按需培养、聚焦志趣的拓展期,最后进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期,落实“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质创新素养培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6〕

3.多元协同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海市充分开门办学,吸纳高校、科研院(所)、校外基地等人力和物力资源,多方联合,整合资源,形成了多种协同培养模式。例如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和向明中学的联合培养模式,校际联动,优质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学习选择,逐步形成校际走班课程运作和管理机制;又如徐汇区青少年光启创新基地的校外创新基地与学校的协同共建模式,利用学生业余时间指导其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创造智能培养为核心的科学课题研究;再如杨浦区的大中小学协同培育模式,依托上海理工大学,五所对口中小学与大学组成联盟,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从起始阶段抓起,形成小学、中学、大学衔接的培育链。

三、北京、上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对广州教育的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它既是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过程公平的生动体现,也是培育英才、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市目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仍不够,在全市层面缺乏统筹和管理,未能形成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政策氛围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理应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鉴北京、上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为中小学校提供恰当的策略指引。同时,勇于解放思想,创新教育理念,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及早在市级层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创新人才卓越发展。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政府、学校、社会联动的创新教育长效机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完整的项目框架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 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及良好的政策及资源保障,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这需要市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强化责任意识,由政府决策并制定配套政策,设立专项经费,牵头建立中小学校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的制度,破除体制性壁垒,建立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协作体,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二)建立专门机构,协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和研究工作

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需要建立组织和管理机制,以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可成立广州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设立项目执行机构。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由项目执行机构承担项目的组织、管理、研究和指导工作。

(三) 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方面,可从拔尖创新人才特征入手,结合广州市的教学实际,从学制、课程、师资和社会资源供给、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探索学习能力超常学生的系统性培养策略。早期培养的关键是因材施教,依照学生个性化的天赋差异和发展需求加以培养。加快开展对超常学生的甄别研究,依托有条件的中学或小学建立基础性培养基地,与本市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辅助性培养基地,形成紧密的联合培养协作体,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形成培育链,在实践中培养超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其迅速成长。

二是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开发资优教育校本课程。发挥特色课程在对具有创新潜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方面的作用,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点,形成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教育课程构架与实施体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校本培养机制的形成。

三是探索学科活动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发挥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及其他高水平学科竞赛)、学科专项活动在满足超常儿童发展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

四是尝试进行先修课程实验。在部分具备资源优势的学校开展大学先修课程的教学实验,满足部分在某些学科领域有突出能力和学习兴趣的资优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的衔接。

(四)建立师资管理制度,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

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中小学从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主要为学科任课教师,大都未接受过专业化的训练。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际上属于特殊教育中的资优教育,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应让专业化的教师来承担这项工作。应建立资优教育师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专业化标准;组建资优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促进资优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妥善解决资优教育教师编制、工作量认定等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2〕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报告2013〔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0-100.

3〕张景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4(6):43-48.

4〕张毅李海英.“十二五”时期首都创新教育的回顾与展望.首都教育“十二五”回顾与展望2015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250.

5〕唐盛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4(1):45-50.

〔6〕徐倩.积淀 拓展 研究———上海七宝中学的课程体系建设〔J.红蕾·教育文摘(旬刊),2015(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