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来源: 作者:程黎 王寅枚 何聪 段达娜 庞亚男

1.问题提出

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首个少年班以来,我国超常教育发展迅速,超常教育研究亦始于此,同年成立了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此后,我国先后有6所大学增设有少年班、14所中小学和4所幼儿园设有超常教育实验班,各学校均采取超常儿童单独编班、加速制为主、充实制为辅的形式,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和社会性进行培养与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者合作总结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初、高中与大学一体化”的超常教育模式[1]。同时,众多国内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发现,超常儿童在信息加工[2]、问题解决[3]、创造力[4]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普通儿童。近40年来,中国的超常教育实践与研究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学者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到本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智力因素到强调非智力因素的渐进发展过程[5],不断开辟和拓展我国超常教育的可行之路。为与国外地区“天才”、“英才”或“资优儿童”的概念区别开来,国内学者将智力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super-normal)[6],它是相对常态的智力发展连续体中的高端表现,即处于智力水平正态分布两个标准差以上的区域。除此,超常的智能不单纯指先天遗传的禀赋优异,亦包括在教育环境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各种才能。因此,我国对超常儿童心理结构的研究包括高智力或才能、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我国采用多标准、多途径、跨文化的动态化研究方法,开发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超常筛选标准和工具[7],完善了鉴别体系,进而保证了超常教育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国内研究者在超常教育领域持续不断地前行,试图在发现和鉴别超常儿童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与其发展特征相符的教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约2.2亿的流动人口带来了大量的流动儿童[8],其中不乏智力或其它才能突出的儿童,即流动超常儿童[9]。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为流动儿童开设的超常实验班应运而生[10]。然而,具有高智商和低社会支持的流动超常儿童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适应问题,如行为习惯不良、自我概念水平较低、自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等[11-12],而创造力的发展能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3],因此,培养创造力有利于其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国外研究表明,多元文化经历有利于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具有跨文化学习背景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创造性[14],国内学者亦发现城乡二元文化背景的流动儿童具有更好的创造力发展水平[15],因此,智力水平较高的流动超常儿童可能具有更大的创造潜能。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16]、创造力得到空前关注之际,重视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流动超常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其成为国家拔尖创新型人才库的重要储备资源。

然而,众多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流动超常儿童就读于教育环境较差的流动学校,他们的才能难以被鉴别,所处的教育环境也并不理想[17-18],这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有学者指出,超常儿童不能被及早鉴别出来是目前阻碍超常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19]。学校教育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20],良好的课堂环境、创造性组织氛围有利于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提高[21]。因此,在了解其创造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若能够有效鉴别散落于流动学校中的超常儿童,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能否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同样,处于相似超常教育模式中的流动与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水平与趋势是否有差异?流动超常儿童的流动经历能否对创造性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拟选择不同学校环境下的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210名为研究对象,在分别了解其创造力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群体创造力发展差异及其原因,为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挖掘和培养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择

共选取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210名,包括:

(1)城市超常儿童:北京市某学校的超常实验班学生共80名,其中10岁29人、11岁26人、12岁25人。他们均在6岁时被鉴定为超常儿童,并进入超常班学习。

(2)流动超常儿童(流动学校):在北京市几所流动学校的选取超常儿童61名,其中10岁14人,11岁26人,12岁21人。他们一直就读于各项资源较匮乏的流动儿童学校。

(3)流动超常儿童(超常实验学校):北京市某学校流动超常实验班学生69人,其中10岁22人、11岁24人、12岁23人。他们在10岁时被鉴定为超常儿童,并进入超常实验班学习。

除此,本研究中的流动超常儿童的父母均为进京务工人员,不具备北京市户口,且他们均出生在农村,后随父母迁入北京上学。

2.2研究工具

2.2.1智力筛选

筛选标准如下:首先对被试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采取中科院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编制的以推理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测试,时间40分钟,取前10%;其次,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主要考察信息加工速度和学业能力,时间3小时,取前2%;再次,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采用教师观察学习和专业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发展评估,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一周时间,取前1%。

2.2.2创造力测试

自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以后,发散性思维一般被认为是创造力的主要表现[22]。创造力分为三个维度[23]:流畅性,即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方案;变通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取向的能力;独特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24]。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测查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水平。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合作开发、编制的实用发散性思维测验,经查子秀、施建农等人反复施测和修订,已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测查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工具[25]。该测验要求被试尽量多地写出日常用品不常见的用途,其创造性水平通过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指标体现。

2.3 研究程序

采用统一的智力筛查标准对就读于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进行鉴定,在智力匹配的基础上,确定普通教育环境下的流动超常儿童样本;采用实用发散性思维测试对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的创造力进行考察,并进行比较分析。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采用描述性分析考察流动教育环境与超常教育环境下的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并采用one-way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的发散性思维三个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其中,自变量为组别(普通教育环境和超常教育环境下流动超常儿童),因变量为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指标(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以此考察不同教育环境对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其次,分别对超常教育环境下流动与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分别以年龄(10岁,11岁和12岁)为自变量,发散性思维三个指标为因变量,进行one-way方差分析,以考察两类儿童创造力发展趋势的差异。

最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超常教育环境下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在三个年龄段上的创造力水平差异,以揭示两组儿童创造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校环境下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比较

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儿童群体——流动儿童,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原因他们面临很多弱势,例如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可能对他们创造力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这其中,智力超常儿童首当其冲。2010年,北京第一所流动超常儿童实验学校成立,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超常鉴定程序对北京市70多所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进行筛选、鉴别,以为其提供良好的超常教育环境。那么,这些被选拔进入良好的学校环境学习的流动超常儿童,其创造力发展水平如何?和仍在流动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相比,创造力发展是否有差异?

 1.png

首先,对于就读于流动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而言,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主效应只在创造力的流畅性维度上达到边缘显著(F261)=2.81,P=.068)。为了进一步分析在流畅性维度上的年龄间差异,采用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0岁组和12岁组之间差异显著(P<.05)。这表明,12岁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流畅性显著高于10岁,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读于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增长的趋势比较平缓。

其次,对于就读于超常实验班的流动超常儿童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其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的年龄主效应均显著(F269)=29.51,P<.01;F269)=47.41,P<.01;F269)=11.07,P<.01),结合平均数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常实验校的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年龄间的差异,采用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首先,在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上,10岁组与其它两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1)。这一结果表明,10岁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水平最低,且显著低于11岁和12岁,即10岁至11岁期间,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在独特性维度上,三个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1),这表明独特性维度的发展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连续性飞越。

最后,比较流动学校和超常学校环境中的流动超常儿童之间创造力发展的差异是否显著。描述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年龄段上,超常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流动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进一步对两类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各指标的差异进行检验,以学校环境(流动学校、超常实验校)为自变量,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为因变量,在每个年龄组上进行平均数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结果表明,在流畅性和变通性维度上,就读于不同学校的11岁组(流畅性:t(48/2)=-6.9,p<.01;变通性:t(48/2)=-6.65,p<.01)和12岁组儿童(流畅性:t(42/2)=-6.04,p<.01;变通性:t(42/2)=-6.78,p<.01)差异显著;在独特性维度上,就读于不同学校的10岁组(独特性:t(34/2)=-3.67,p<.01)和11(独特性:t(48/2)=-2.85,p<.01)岁组儿童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显示,尽管都是流动超常儿童,具有相同的生活背景和智力水平,但是在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下他们创造力各维度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学校教育环境对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尤其是流动超常儿童,尤为重要。

3.2 超常教育环境下流动与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比较

当然,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成长因素的影响[26]。那么,在相似的超常教育环境下,不同的成长经历是否会对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产生影响?首先,就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其创造力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的年龄主效应均显著F277)=3.55,P<.05;F277)=4.30,P<.05;F277)=4.43,P<.05),结合平均数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三个指标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见图2,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分析年龄间的差异,采用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流畅性(P<.05)和独特性(P<.01)上,10岁组和12岁组之间差异显著;在变通性上,10岁组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1,P<.05)。这表明,12岁城市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显著高于11岁和10岁,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和处于超常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趋势相似。

其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对就读于良好学校环境下,但具有不同成长经历的两类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分年龄段进行比较,以探讨流动与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水平和速率是否有差异?城乡二元文化流动经历对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作用?结果见下图。

2.png 

1、图2和图3结果显示,虽然两类儿童创造力三个维度上的总体发展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年龄段上的表现有所差异。10岁时,超常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发散性(t(49/2)=8.44;p<.01)和变通性(t(49/2)=15.08;p<.01)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超常儿童;随后一年的发展中,其创造力的水平表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发展速率高于城市超常儿童,到11岁时,流畅性、独特性得分均高于城市超常儿童;到了12岁时,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已稳定高于城市超常儿童。这表明,尽管流动超常儿童刚进入超常学校时创造力水平显著低于城市超常儿童,但是随着接受良好教育时间的增长,其创造力发展速率显著高于城市超常儿童,并且3年后在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维度上都表现出略高于城市超常儿童的现象。

4.讨论

4.1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有利于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发现超常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且差异极其显著。这表明良好的学校教育对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有研究指出,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学校教育对创造力起着更重要的作用[27]。显然,流动超常学校为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普通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相比,流动超常实验校的儿童拥有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更容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因而促进了其创造力水平的显著增长,表现出高于流动学校的超常儿童的发展趋势。

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我国大部分流动儿童当前均就读于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学校设备等均落后的私立流动学校,教育资源配置远远不如城市普通学校[28],身处其中的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极容易受到忽视甚至压制,远不能满足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和发展的需求。因此,改善流动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是促进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4.2多元化的生活经历辅以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超常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比较良好教育环境下的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结果显示,10岁组的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的城市超常儿童。这与部分研究结果“流动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具有一定的一致性[29]。研究表明,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创造力发展的必备条件[30],具有较高动机水平的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也会更高[31]。本研究中的城市超常儿童从6岁就被鉴别开始接受超常教育,3年的良好教育环境,为他们创造力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经验基础,并能较好地激发创造性动机,而本研究中的流动超常儿童10岁时才被鉴别进入超常实验学校学习,开始接受与城市超常儿童相似的超常教育,之前相对不利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无法享有和城市超常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导致他们的知识量累积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而且在不稳定的流动学校中学习,无法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动机,这可能是10岁时两组创造力水平差异显著的原因。

但当研究进一步分年龄段逐一比较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以分析两类儿童创造力发展速率是否有差异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与城市超常儿童创造力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到12岁时,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已呈现出高于城市超常儿童的趋势。这一发展变化结果不仅揭示了良好学校教育对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引发了跨文化流动经历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拥有越来越多的体验到不同文化的机会,并由此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32]。国内外已有关于多元文化环境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发现相似的结果。如国内有研究比较了农村、城市和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三类被试在创造性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拥有城市生活经历的流动儿童在流畅性、灵活性等创造性指标上得分显著高于其农村同伴;并且随着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他们在创造力各方面的得分也都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33]另一项研究对在巴黎生活的法国学生和在香港生活的法国学生、在香港生活的中国学生和在巴黎生活的中国学生两组被试的创造力各项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二元文化经历的被试即在香港生活的法国学生在图形方面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特性都显著高于在巴黎本土生活的法国学生,同样地,在巴黎生活的中国学生比在香港生活的巴黎学生在图形的聚合及发散性维度得分更高。[34]

这与本研究中的流动和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特点相似。在刚进入超常学校时,流动超常儿童需要经历逐渐适应和融入新环境的过程,其特有的城乡二元文化流动经历对其创造力的积极影响不能即刻展现,而随着接受超常教育时间的推移,流动超常儿童将自己原有环境下的文化、观念带入到新的环境当中,激发不同思想和观点在多元文化中碰撞,不断产生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来解决新生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种稳定而良好的超常教育环境,让他们的创造力水平快速增长,最终在创造力各指标的得分均高于长期处于优质教育环境中的城市超常儿童,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在相似的流动经历下,不同教育环境中的10-12为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超常实验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变通性及独特性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学校的流动超常儿童;

(2)在相似的超常教育下,10-12岁流动与城市成长经历的超常儿童创造力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显著提升,但流动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发展速率显著高于城市超常儿童。具体而言,10岁组流动超常儿童创造力水平显著低于同组城市超常儿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两者差异逐渐缩小,12岁时出现高于城市超常儿童的发展趋势。

5.2建议

(1)早期鉴别流动超常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注其创造力发展,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后备力量。

国家政府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应该加强和完善对于流动超常儿童群体的早期筛查和鉴别,避免这一宝贵资源的遗漏和流失。其次,应该不断改善流动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如加大流动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教学设备、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丰富和革新教学内容等,使流动超常儿童能够享受与他们的天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在教育中创设多元文化环境,能有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二元文化流动经历在良好教育环境的浸润下能有效激发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水平。这不仅对流动超常儿童的教育有所启发,对普通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首先,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跨文化交流活动及多元文化课程,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元素和环境,感受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和新奇感,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和认知定势,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潜能。其次,教师应具备跨文化的基本素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元素,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情境的思考,培养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胜利,崔贞姬,李明霞,.超常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中国特殊教育.2010,(10):21-2

2.程黎,周丹,施建农.不同教育方式对高智力儿童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08-410

3.张博,黎坚,徐楚,.11~14岁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比较.心理学报,2014,(12):1823-1834

4.施建农,查子秀,周林.中——德超常与常态儿童实用创造性思维的比较.见查子秀.儿童超常发展之探秘——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20周年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77-88

5.刘美艳,单志艳.中国超常教育30年——兼论官群博士“双超常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特殊教育.2009,(1):14-19

6.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

7.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15年.心理学报.1994,26(4):337-34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http://www.gov.cn/gzdt/2011-04/28  /content_1854048.htm,2011-04-28

9.程黎,王菲.家庭教养方式对10岁城市与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0,(12):36-42

10.燕子.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流动超常儿童教育实验项目”正式启动.百姓,2009,10

11.程黎,庞亚男,李泊,.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中国特殊教育,2010,(11):51-54

12.李晓燕,张兴利,施建农.流动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1):114-119

13.L Cheng,M Tan,Z Liu. Adverse environments and children's creativity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the notion of“success in adversity”in China.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15,(147):93-100

14.Leung Angela Ka-yee,Maddux WW,Galinsky AD,et al.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e creativity:The when and   how.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8,63(3):169-181

15.Maddux WW,Adam H,Galinsky AD.When in Rome…learn why the romans do what They do: How multicultural learning experiences facilitate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0,36:731-741

16.30申继亮著.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70-176

17.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6/ 06 /content_1621777.htm,2010-06-06

18.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青年研究,2001,(9):10-18

19.Piske F,Stoltz T,Vestena C,et al.Barriers to creativity,identification and inclusion of gifted    student.Creative  Education,2016,7:1899-1905

20.程福蒙,柯洪霞.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教育探索.2006,(8):42-43.

21.Molly AJ.Managing the classroom for creativity.Creative Education,2015,(6):1032-1043

22.Yi X,Hu W,Pluckcr J A,et al.Is there a developmental slump in creativity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creativit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adolescents.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13,47(1):22-40

23.宋晓辉,施建农.创造力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简介.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739-744

24.Torrance E P.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four grade sharp in creativ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1968,12:195-199

25.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9,32(3):535-539

26.Csikszentmihalyi M.Society,culture,and person: 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 In R.J.Sternberg(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325-339

27.National Lounc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Creativity-an investment: An interview with Robert J.Sternberg,Language Arts,2015,92(5):377-380

28.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79-280,179-180

29.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6):732-737

31.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2010,33(4):910-913

32.师保国,罗劲,邓小晴,.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性的促进效应及其教育意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2):123-127

33.Shi B G,Lu Y L,Dai D Y,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gration to Urban Settings and Children’s Creative Inclination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3,(3):300-311

34.Lau S,Cheung P C,Lubart T,et al.Bicultural effects on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Chinese and french childre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3,25(1):1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