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常教育发展40年:基于政策及实践的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7-26 来源: 作者:程黎 马晓晨 张凯 王寅枚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是永不枯竭的动力之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起步于1978年的超常教育事业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点,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持续不断地强调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2017年10月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依然提出要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1]。超常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点,应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在我国超常教育发展40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高点来回顾和分析我国超常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厘清我国超常教育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征与不足,对新时期构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切实推进全纳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1.基于政策和实践的演变,分析我国超常教育的曲线发展历程

超常儿童是指智慧和能力超过同龄儿童发展水平的儿童2]。中国人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从神童教育到天才教育,再到超常教育的历程。

我国对超常儿童科学、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3]1978年起,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开始把这些资赋优异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4]。研究者经过对常态儿童和超常儿童的智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的对比研究后提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不只限于较高发展的智力,而是智力(才能)、创造力及良好的非智力个性特征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5]。将他们称为“超常儿童”,不仅更切实际,而且使人见词明义6]。在系统及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我国正式开启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实践之路。40年来,在国内政策、国际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超常教育发展稳步提升相比,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态势。

1.1基于特殊国情的教育人才培养政策开启了我国超常教育的辉煌发展期(1978年-20世纪末)

文革结束以后,面对经济落后、百废待兴、人才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教育思想。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7]1978年,中国制定打开门户、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及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早出、多出各类优秀人才的需要,中国成立了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并开始了超常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同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个少年班成立,21名智力超常少年被录取,代表着中国超常教育的正式开始8]10天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继续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9]

此后,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发布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1978年)、《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1980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1983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1993年)10]。在国际上,我国于1989年和1994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萨拉曼卡宣言》,并参加了1990年的全民教育运动以及2000年的联合国的千年全球发展计划。在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超常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1998年,全国范围内已有几十所学校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超常儿童实验班,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11](见表1)。

2.png 

截止到1998年,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的超常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我国超常教育的先驱查子秀老师曾主编《儿童超常发展之探秘——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20周年论文集》一书12],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我国现代对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家迫切的需要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开展起来,进入了辉煌发展期。

1.2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改革政策为偏态发展的超常教育敲响警钟,我国超常教育发展进入反思期(20世纪末-2010年左右)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改变基础教育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应试教育”等局面,“素质教育”这一概念逐渐得到学者、政府、大众等各方面的广泛认可。1993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3]。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在国家和政府的不断推动和重视下,素质教育改革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及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在超常教育这二十年的发展中,受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政策影响,更多地从国家的实际需要来设立人才培养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对超常儿童自身的全面及个性化发展重视不足,导致了超常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和偏态化。在实践上,受社会大众期望的影响,以升学率的高低、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数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杆14],使得中小学超常实验班开始偏重于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标15],超常教育逐渐被带入了误区。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大家逐渐倾向于将素质教育与超常教育对立起来16]。此外,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17],当时我国缺少对超常教育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超常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并不高,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成果必然难以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而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有重视和追求平等主义,排斥精英主义的传统18],所以,这个时期用“平等(公平)教育思想”来否定超常教育的观点层出不穷。

1999年春,全国政协委员蔡自兴教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上作了关于《及早废止“少年班”》的发言,蔡教授从超常教育目标单一不利于超常学生的全面发展、优质资源过于集中会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方面对超常教育实践提出了质疑,提出及早废止少年班,将少年班及超常教育问题置于舆论和媒体的风口浪尖,在短时间内就引发了公众对少年班前所未有的公开质疑与挑战。从20世纪末到2010年的十多年间,超常教育发展陷入窘境。2001年,10余所大学纷纷停办少年班,大学少年班从高峰时的13所下降到中国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2所。中学少儿班坚持下来的也仅剩10所左右。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政策为偏态发展的超常教育敲响了警钟,我国超常教育发展进入反思低谷期。

但是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我国对人才依然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人才将如何培养?超常教育又将如何发展?这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超常教育必将以新的形式和姿态,迎来崭新的历史。

1.3新世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新政策带领我国超常教育进入新发展时期(2010年左右至今)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了新世纪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2005年,我国大科学家钱学森发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再次引起教育界以及社会对创新杰出人才培养的思考和热切探讨。于是,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切实需要开始促使政府重新关注超常教育问题。2009年,教育部在11所著名大学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又称“珠峰计划”)19],首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以期提高中国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2010年,我国政府和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1],在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培养拔尖与创新人才”。在这两个纲要的基础上,“十三五”教育规划继续强调,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22]。这标示出在人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对以往教训有了深刻反思和修正的基础上,我国超常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近年来,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开始以不同的形态开展超常教育实践。2010年,教育部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60余所高校参与此计划实施。与此同时,部分大学也建立起多种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纷纷推出新设的实验班或学院,不仅仅局限于招收少年大学生,而是为大学生中的精英提供能使他们充分发展的教育和教学,直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2007年),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人才培样计划(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专业实验班等。中小学则开始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特色课程,寻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翱翔计划”和“雏鹰计划”项目。在国际上,中国也于2015年签署了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研究者们也关注到了流动超常儿童23]和双重特殊需求儿童(Twice-Gifted Children)24]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需求,在教育实践中相应地建立了流动超常儿童实验班,并尝试探讨了双重特殊需求超常儿童的鉴别、安置和干预问题。

由此可见,近十年来,在吸取上一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层面到学校实践层面,我国的超常教育都努力克服应试教育及唯“智”教育的倾向,正确地把握超常教育的目标,在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超常儿童承担历史和命运赋予他们的重任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尊重和重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以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统一。同时,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也并不仅局限于智力超常学生,还同样接受学业成绩或才能突出的学生,扩大了超常教育培养对象的外延。在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新政策带领我国超常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超常教育逐步走向更为成熟、更加健全的发展阶段。

2.我国超常教育发展的反思及展望———基于政策、实践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分析

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密切遵循着社会变迁、教育改革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社会大众、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等力量的支持下,经过40年的研究,教育者与研究者逐渐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为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浪潮来临之际,面对国家的创新型需求,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仍然是我们人才培养的短板,超常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在政策方面,突出表现在对人才培养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在实践方面,突出表现在需要进一步扩展超常儿童概念的外延、提升超常儿童鉴别与教育安置模式的质量、提高超常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突出表现在需要继续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不同的视角对超常教育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2.1树立科学的超常教育观,明确、完善、细化和落实超常教育政策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教育公平,树立科学的超常教育观。在不同的时期,我国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政策。从“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思想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呼吁,都体现出国家对人才持续的、高度的重视。但是,不同的时期,中国面临着不同的国情和国际环境,社会大众以及学校层面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突出表现在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上。中国四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表明,超常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超常教育是教育的不公”这一人为的陷阱25]。曾有学者直接指出,我们对超常人才和超常教育一直缺乏系统的科学发展观。超常教育自身的理念落后,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片面理解“教育公平”而导致的“削峰填谷”,狭隘理解超常人才而导致超常教育的畸形发展,严重滞后了我国在世界人才竞争中的实力26]。事实上,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不同于教育平等(Educational equality),平等的本质是均等性(一样),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27],真正的教育公平从不排斥卓越人才的培养,如果不能满足超常儿童的学习需要,就是另一种不公平。在“办好特殊教育”(十九大)和“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发展超常教育,必须走出观念和理解上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正确的超常教育观。超常教育的实施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教育公平体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是国家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的教育基础。

其次,超常教育政策需进一步明确,细化,完善和落实。在教育资源由政府高度控制与集中配置的环境下,特殊教育政策作为国家意志与政治价值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与强劲动力28]。目前,超常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均颁布了明确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组织进行管理。比如,美国于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要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又于1972年发布了被视为美国超常教育分水岭的《马兰德报告》,促成了英才处(Office of Gifted and Tal-ented,OGT)的设立29]2008年,英国启动了“全面卓越计划”(Excellence for All,EfA),该计划致力于改善整个英国处境不利超常儿童的学习状况,范围覆盖全英国所有的中学30],将超常教育纳入了全纳教育体系之中。而在中国,尽管历时40年之久,由于种种原因,政府依然没有出台明确的关于超常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在国际上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也没有很好地得到执行,超常教育未形成单独的体系,政府、地方和学校三级系统衔接不畅,超常教育发展困难重重。从中西方超常教育发展的现实及困境来看,自上而下地推行超常教育是十分现实有效的手段。《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10年)》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若能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的法律,并切实落实、执行,将有力推动我国超常教育继续深入前进。

2.2拓展超常教育对象,在融合教育中实现超常儿童的鉴别、安置与教育模式等的完善和改革

我国超常教育实践与研究紧密结合,从超常教育对象的内涵、超常儿童的筛选、安置与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从实践中看到不足,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首先,超常教育对象的外延需进一步扩大。我国超常教育大多只关注到普通超常儿童,而忽视了超常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和成长需求。随着研究者们的推动,超常教育对象的外延逐渐有所扩大。近年来我国超常教育研究者对流动、留守超常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以人格、自我概念为主)及创造力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1-32],也对双重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和安置提出了一些思考。但是这些研究依然远远不够,而且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超常儿童的教育同样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孟万金等学者曾强调“人人都有超常潜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的“双超常教育”观,更是进一步将超常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有超常潜能的全体儿童33]。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超常教育对象的外延,是超常教育的应有之义。

其次,超常儿童鉴别体系要更加易于理解和操作。超常儿童的选拔与鉴别是超常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早期的超常教育注重儿童的智力,主要使用智力测试,采取个别鉴别的手段来选拔超常儿童。随着研究者对超常儿童研究的深入以及超常教育实践和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不仅鉴别项目和选拔标准开始多样化,鉴别对象范围有所扩大,超常儿童的鉴别和教育也从个别的形式发展到大范围的鉴别选拔和班级集体教育的形式。近年来,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初选-复选-动态观察三级选拔体系34]。但是,总的来说,各地区、各学校的鉴别项目依然比较单一,且相互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够规范和统一。制定更加易于理解和操作的鉴别方法,牢牢贯彻鉴定的全面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是进一步落实超常教育的必须环节。

再次,安置和教育方式要向融合教育模式迈进。我国早期对超常儿童的安置形式主要为单独编班、编校,采取加速制的课程模式,但这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此外,中国超常儿童数量众多,且分布不均。单独编班、编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众多超常儿童的教育需求,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集中,引发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再激化。关于人才培养方式,十三五教育规划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有效合作,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因此,采取融合的教育安置方式和充实制的课程模式,在普通学校和普通班级中开展超常教育,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配以弹性和灵活的课程、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和多样的资源班将是可行的超常儿童培养之路。

最后,教师专业水平需要大力提升。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从事天才教育的教师不一定要智力或能力出众,但是应该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35]2008年,美国布什总统签署了《高等教育机会法》,对从事超常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在英国,超常教育教师要接受系统的职前和职后培养,各校超常教育管理者、教师的培训工作由地方教育局负责。而在中国,特殊教育教师的选择及培养还比较薄弱,甚至没有专门针对超常教育教师的课程,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不能适应提升质量与促进公平的新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积极拓宽专业师资队伍人员的培养渠道,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其他学科发展经验来看,争取地方政府的配合,密切一线学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建立依托于大学和研究所的超常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将是一条重要的师资培养之路。

2.3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形成社会支持行为和主观性支持评价,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超常教育处在一个统一运行的社会系统之中,需要众多社会支持。然而,在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过程中,支持系统非常零散,不成体系。早期的超常教育发展得到国家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并没有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对超常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现在,超常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其社会支持系统也必须进一步完善。事实上,社会支持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它包含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行为和主观性的支持评价三个体系36]。构建完善的超常教育社会支持系统,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需要对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社会大众以及相关的科研单位进行必要的超常教育知识和概念的普及,以形成社会支持主体的网络;其二,需要从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权利支持、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建设,以促进形成超常教育实现的社会支持行为;其三,通过支持主体与超常儿童之间、支持主体之间关系的形成,建立对支持行为的评价系统,以形成立体化社会支持网。构建超常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超常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推动每个超常儿童接受适合的、优质的、公平的教育梦想的重要力量。

3.结语

我国超常教育随着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而诞生,在政策引导和国情影响下呈曲线发展态势,历经波折和考验,但依然在超常教育体系建设、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国家政府、社会大众、乃至于学校和家庭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超常教育也面临着政策、实践、社会支持等方面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人才成就未来,教育成就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理念引领,完善教育体系,力补教育短板,加强人才培养。我国超常教育研究及实践也必须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的可行之道,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10,7:104-107

2.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第三版),2014.485

3.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7-38

4.6 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十年研究.心理学报,1990,2:113-126

5. 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追踪研究五年.心理学报,1986,2:123-132

7.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7

8.查子秀.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30年大事纪实/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中国超常教育30年历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

9.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87.3.18.95-96

10.27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教育研究,2012,11:28-35

11.朱奕.超常教育:20年桃李初成林.中国人才,1999,2:14-16

12.查子秀.儿童超常发展之探秘——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20周年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中发〔1993〕3号

14.刘彭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超常儿童教育实验发展30年/施建农主编.超常儿童成长之路——中国超常教育30年历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7

15.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99

16.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96

17.李云霞.中小学教师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6:127-129

18.Tian Fu.Wandering in the shadow of egalitarianism and equity: a social and cultural explanation to the   underdeveloped gifted education in China.Global Education eview.2017,4:34-44

19.组织人事报.2009-12-10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发布.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 _1621777.htm.2010-6-6/2018-3-26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 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7-19/2018-3-26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范的通知.国发(2017)4号.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2017-1-19/2018-3-26

23.程黎,王菲.家庭教养方式对10岁城市与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0,12:36-42

24.程黎,褚华丽.国外双重特殊儿童的鉴别模式、遮蔽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6,2:3-9

25.孙丹,杨道宇.试论超常教育的公平性.教育探索,2015,1:11-15

26.33孟万金,官群.人人都有超常潜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再论双超常教育: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难题.中国特殊教育,2010,7:49-53

28.冯元,俞海宝.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演进与路径依赖——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教育学报,2017,3:92

29 Jennifer L.Jolly,Jennifer H.Robins. After the marland report:four decades of progress?Journal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ed.2016,2:132-150

30.姚红玉.英国的英才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13,5:38-42

31.程黎,王菲,冯超.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76-79

32.程黎,王寅枚,李泊.10-12岁流动超常儿童人格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12,8:16-21

34.张鹏飞,杨义英,张纪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三十年招生工作综述/施建农主编.超常儿童成长之路——中国超常教育30年历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4

35.苏雪云,张旭主编.超常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4

36.Alan Vaux,Joanna Wood.Social support resources,behavior,and appraisals:a path analysi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87,15(15):105-109

注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流动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追踪研究与教育模式探析编号: EBA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