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来源: 作者:孟伟

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繁荣,国家需要补充人才保持经济的不断增长势头,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端人才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加。人才已经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短缺,这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共识:人才是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的伟大事业需要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谁拥有众多的高素质拔尖人才,谁就在发展的道路上快人一步,拔尖人才竞争已成为各国重视的问题。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首先要发展具有高技术的人才,这就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21世纪,国家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人才,培养人才,拥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古至今,纵览国内外,总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能力突出,明显高于常人,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唐代的骆宾王、王勃、李白,北宋的晏殊、苏轼,明代的于谦;德国的高斯、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尔;以及当代的张亚勤、李佳乐等许多资优的例子。他们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在不同领域充当着引领者,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类人现在常被称为资优生。迄今为止,人类对于这类特殊人才的天形成的原因,仍没有探明清楚,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怎样有效地培养他们呢?仍未有确定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具有特殊人才的需求,使得资优生的培养成为社会、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作为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获得合适的培养后,他们能够比一般学生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就,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需要展示的,一是尊重每个人(包括资优生)的个体特点并给予发展空间;二是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包括高科技精英人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种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定位,进而决定了所应采取的培养模式,而采用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人才的质量。自古以来如何培养这些资优生促其发展成了一个个谜团。因此有必要对资优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发现和成就人才,以应对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同时为资优生的培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1.1.2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早出人才。有人说,如果人才是座矿山,那么资优生就是其中的富矿,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有待我们去开发。日本教育家麻生诚曾指出:“天才无论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绝对必要的。着缺少这部分人才,就必然导致社会的某种衰弱表现1,资优生具有较高的天和能力,对他们进行培养,除了可以早日实现自我,获得成就感,同时与一般教育相比,具有时间短、成效高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培养,资优生的培养,可为各领域提供必备的领军人物,推进社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培养拔尖人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这就需要学校要把教育重点放在一些有特殊潜能的资优生培养上。他们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创造力、智力、艺术等方面有着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能力,忽视他们则是对人才的浪费,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损失。因此针对资优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进行培养,更快地出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有利于推进资优教育的发展,这也是兼顾教育公平的体现、许多学者认为资优教育是给资优生另开小灶,是对他们特殊的照顾,使得他们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这迁反了教育公平的宗旨.但是教育公平并不是仅仅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而是指每个人能够获得适合其自身能力发展的教有机会,“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井不是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2。资优生虽然与众不同,但他们也会有困境,他们的一些想法往往不被主流文化所接纳,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与一般学生不同,因此对资优生培养模式的研究表明了对资优生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切身的教育,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1.2概念界定

1.2.1资优生的定义

资优生即资优学生(儿童地),英文称作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关于资优生的译法有许多种,如超常学生(儿童)、天才学生(儿童)、英才学生(儿童)、神童、早慧儿、奇才等。虽然对他们的称呼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所指的对象都是一致的,他们的特点是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或者是在某个特殊领域具有非凡才能及发展潜力。在本论文中统一使用资优生一词。

关于资优生的界定,学界尚没有统一的说法。早期主要根据智商的高低来定义资优,关于同龄人智力的正态分布情况,从统计学来看,在同龄群体中资优生数量约为1%~3%,这一结论被国内外的心理学家普遍认可,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一查子秀认为,根据量表,儿童的年龄不同,其智力也不同,从测量后的分数可以看出,同一年龄的儿童智商以常态曲线呈现:智商在90到100为正常,115以上为中上,130以上是资优,资优的比例只占1%~3%。

资优的定义演变与智力理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特曼(L.M.Terman)时代到当今多元化的时代,从一刀切的定义到多元智能的学说,对资优的科学研究也越发丰富,英国的斯皮尔曼学者(C.E.Spearman)1904年提出了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说: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人类智力内涵包括着这两种因素。人的一般因素决定着人的所有智力活动,这些智力活动包括掌握知识、制定计划以及完成作业等,即普通因素存在于我们的每一项智力活动中,谁拥有的一般因素数量多,谁就聪明。如果一个人具有的一般因素极少,那么他肯定比较愚笨,由此得出,一个人的智力高低主要看他的一般因素数量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其聪明与否,关于特殊因素,他发现有五类,即口头能力、算数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以及想象力。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普通能力来自先天遗传,主要体现在一般性活动上:而只有少数生活活动与特殊因素相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于他人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在1916年首次引入智商的概念,将比奈-西蒙智力量(Binet-Simon Scale)表进行了现代化和美国化,将资优儿童的临界线定为智商达到或超过140。他的这种唯智商来定义资优的方式忽略了逻辑分析等能力水平,从而在鉴别时漏掉了语言、体育和音乐等方面的资优儿童。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组能力,该观念打破了以往以智商作为智力唯一评价尺度的局限。后来斯腾伯格(Stemberg)提出三元智力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并于2005年整合了智力、创造力和智慧的研究成果,提出WICS领导模型。这些丰富的智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资优的界定、鉴别的条件,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美国联邦教育部(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认为,资优儿童是那些通过专家鉴定具有优异能力而有杰出表现的儿童,这些儿童需要接受比一般儿童更多的教育机会。此定义中,资优儿童的一般能力、特殊学习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领导能力、视觉及表演能力都属于资优儿童的优异能力,这个定义对资优的能力领域进行了扩充,同时考虑了高成就儿童和低成就但有潜能的儿童,而任朱利(J.S.Renzulli)认为资优是由三个因素相互作用而成,他们是中等以上的智力(包括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非凡的任务承诺(包括强烈的动机、责任心)以及杰出的创造力,他认为这三个因素的结合就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就。

通过以上的文献分析,资优生没有一个固定的界定,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1)智力上高于同龄学生,(2)在某方面或其他多个方面有发展潜力。

1.2.2培养模式的界定

对于培养模式的定义,各学者说法不一,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界定。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1_1.png

综上,本文认为培养模式是基于一定的培养门标,具有一些构成要素(招生选拔、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师资),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形成一定的风格特征的教学式样。

1.3资优生培养的理论基础

在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大创举,该理论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20世纪80年代提出。加德纳认为衡量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指标关键是看智能,人具有多重智能,各种能力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他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而每个人的智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智能强调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是创造生产出社会所需要产品的能力,环境和教育会制约或影响个体智能的发展程度和方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资优生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一认识到人具有多元智能,具有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尊重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的培养,促进人的发展。

大鱼小池效应(the big-fish-little-pond effeet,BFLPE)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什(Marsh)研究学业自我概念时提出的。大鱼小池效应以社会比较印象为基础,并假设学生将自己的学业能力与同伴的学业能力进行比较,以此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业自我概念。能力相的学生,当他们和比自己能力更高的同学相比时,他们会有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而当他们与能力低于自己的同学进行比较时,学业自我概念就会较高,这时就出现了BFLPE效应

在普通班里学习,资优生更能凸显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概念较高,容易促进更好的成绩。但是普通班的学习内容满足不了资优生的需求,从而会降低资优生的学习热情。在超常班中学习,能够缩短资优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多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早日成才,但是由于在超常班中,大家都很优秀,学生的压力很大,容易降低成就动机,根据BFLPE效应,学业自我概念与个人能力和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给予他们宽松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促进早出人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4文献综述

国内关丁资优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类型资优生的培养展开的研究;二是对资优生培养模式的阐述,并针对资优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国外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从培养方法、课程模式方面探讨资优生的培养。

1.4.1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资优生培养方面的文献主要有:彭柳婷(2014)在《高中化学资优生的培养研究》一文中,根据资优生培养的实践经验,从培养目标、内容载体和实施策略方面建构出化学资优生培养的策略,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说明实施策略的运用,最后对资优生培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林同春(2012)在《浅议物理探究性实验在资优生培养中的定位》一文中,根据资优生培养的理论,探究实验性教学活动对资优生的思考、创新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未来从事科研和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卢伟玲(2011)从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关于资优教育的相关报告入手,剖析数学资优教育的新动态,针对我国数学资优生的培养从课程、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姚士军(2009)在《谈数学资优生培养与竞赛辅导》一文中从数学竞赛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教师钻研业务的角度,探讨数学资优生的培养,沈小祥(2011)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资优生培养研究》一文中从同步拓展、引导自学、问题讨论、专题研讨、阅读课外书方面探讨了化学资优生的培养,证明以上培养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胡虹燕(2012)在(秉承地域文化传统探索培养美术资优生》一文中基于书画之乡宁海,介绍了当地学校的美术资优生的培养。

从内容方面来看,一些研究侧重对培养模式的讲述。王俊成,何静(2013)在(拔尖侧新人才培养的北京八中模式》文章中从资优生的选拔、课程的设置、师资和管理方山对北京八中的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并讲述取得的教育成果,肯定了该实验班在资优生培养方面的探索中做出的改革,钞秋玲,王娟,谭风元(2012)在《少年班培养模式探析: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一文中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阐述、分析,探讨资优生的培养方式。

经过调研众多的文献发现,关于资优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学者并没有从纵向的角度,从时间上考察培养模式,因而这正值得笔者去尝试,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1_2.png

1.4.2国外文献综述

从培养方法入手的相关文章有:布莱特·琼斯(BrentM.Jones)的《州立寄宿制理科中学全景》(Profiles of State-Supported Residential Mathand Science Schools)10从州立学校理科高中的办学规模、招生选拔、课程设置和学生生活方面系统地介绍了16所学校的培养,史蒂文·苹佛(Steven Pleiffer)和玛格丽特·斯特里特(Marguerite Overstreet)等人的文章《州立寄宿制理科教育的全国性调查》(The Stute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lucation in State-supported Residential Acudemies:A Nationwide Survey)11着重闲述了州立理科高中培养的独特性,体现了其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表明创办这样的理科高中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此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早慧青少年研究项目(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培养实践的项目。该项目开始于1971年,主要面向数学资优生,为他们提供大量课外学习资源,此类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许多学校都对其进行推广,因而使得资优生的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进展,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从课程模式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有:如美国的凯·吉布森(Kay L.Gibson)琳达·米切尔(Linda M.Michelle)在《资优生学习项目中的重要课程因素》(Critical curricuhun components in programs for young gified learners)认为有效的课程模式应具有七个共同因素:(1)清晰的哲理;(2)良好的环境;(3)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带来的最优学习效果;(4)变化发展的正确的课程计划;(5)充分满足资优生个体学习需要的详细战略;(6)一系列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评价的方法;(7)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3。这些强调了课程模式对资优生培养的重要性。

2004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报告《有什么样的选择呢?综合性学校里天才学生的扩展计划》(What are the options? Extension programs for gifi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comprehensive schools”)12中提到有关课程分化的问题,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资优生的能力,要与他们的能力相对应。因为他们理解能力强,而且能迅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处理抽象思维使自己更容易地融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分化计划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自由,学生可以证明对已知领域的掌握,并以他们自身的节奏在新领域中前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资优生能够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进度,有利于资优生的培养。

1.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围绕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这个主题,选取不同时期的案例,从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培养内容、师资着手,以纵向的角度考察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演变特点,并提出关于现代资优生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资优生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文献分析法:在准备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报刊杂志、有关书籍等渠道,查阅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资优生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

比较分析法:对不伺时期的资优生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比较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资料参考。

案例研究法:选取不同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资优生培养模式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我国各个时期资优生培养模式的特征。

1.6研究的创新点

从研究角度来看,本文选取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资优生培养模式案例进行分析,从纵向的角度考察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演变特点,为今后的资优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从研究内容看,对资优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完整性的研究,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阶段,贯穿大学、中学和小学阶段,反映了我国资优生培养的现状及特点。

2章我国古代以唐宋时期为代表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及特点

资优生在我国吉时候被称作神童,神童是我国古代对特别聪明的天才儿童的称呼。尽管那时候人们无法理解和解释一些儿童智慧出众的原因,把他们夸张化,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已有的资料,我国古代唐宋时期比较注重资优生的培养,重视神童教育,这也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增添了亮丽的光彩,以下对唐宋时期的资优生培养模式进行梳理。

2.1唐朝时期资优生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雄视天下的强盛时期,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朝代,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国家需要大量博学的文人为国家建设出力。童子科的设立说明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一方面促使许多人从小就开始努力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大规模人才,使国家的人才资源源源不断,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发现一些天资聪颖之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唐朝统治者一直以来推崇儒家文化。儿童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只有从小开始读书认字,吸收我国文化内涵,才能使这种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唐朝统治阶级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尊崇使得社会各阶层学习家文化,在这种形式下,人们认为只要是在文学与记忆方面有突出才能,不论这些儿童是善于诗赋文章,还是擅长言辞技巧,儿乎都被称为神童,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曾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4,可见唐朝这种尚文型资优生为当时社会所推崇,童子科的设立为这类神童的产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招生选拔。童子科则是国家按照一定标准在社会中选拔优秀人才,对中举者授予官职,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做贡献。童子科是科举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唐代正式确立。它的出现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人才,如杨炯、刘晏、裴耀卿等。唐朝时期对应考童子科者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刚开始设置童子科时,唐规定入选者的年龄须在十岁以下。根据二冬《登科记考补正》为显庆四年(659),时年十岁,是史书明确记载最早中神童举者5。此外有李景由上元二年(675)或三年中第,当时他的年龄约为十二三岁。由此可知童子科的年龄限制在唐初并不是很严格。唐宜宗大中十年(856),唐政府放宽了童子科应考的年龄,改为实年十一、十二已下13。唐代以儿童对经学的掌握作为评价标准,如唐初规定:“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半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子出身14(4161),由此看出应考人员需要掌握一经和《学经》、《论语》,对选出的神童有两个安排,一给予他们官职,二仅给予他们出身,出身意味着具有做官的资格,如果获得出身的儿童想要官职,他们还需要经过考试,如参加吏部的铨选或参加制举,“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制举也称作制科,是由皇帝依自己的需要,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科,以此选拔非常之才。考试时间、考试科目以及录取人数皆不固定,由皇帝来决定。

唐高宗时期,童子科成为常科,从这以后童子科便被列入岁举之常选的重要科目中,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制,取士各科,多因隋旧.....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料。此岁举之常选也........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16(1159)按照这个规定,童子科举也应该每年按时举行。但实际举行情况并非如此在唐朝时期,童子科举神时停时复,并非按时举行。如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五月,罢岁贡孝悌力日及童子科,童子越众,不在常科,同之岁贞,恐成侥悻,6从这里可以看出童子科不再以岁贡形式进行选拔。到了大历三年(768)恢复童子科举,“四月二十五日,复置童子科举,每年冬本赏申送礼部,”7大历十年(775)“五月二十五日,救童子科宜停17

3.培养内容。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载:“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18(1162)因此除了《孝经》和《论语》外,儿童只需要再掌握九经中的任一经书就有资格参加童子科考试。这种考试成为唐朝时期儿童努力的一种动力,一些神童只是靠勤奋学习造就出来的具有优异成绩的儿童而已.童子科的儿童选拔成了类似于现代的一种应试考试现象,由于只要通过童子科的考试,儿童便有机会获得官职,这种功名诱惑使得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儿童在诗书经籍方面的学习,家长强化他们的记忆训练,使其整日理头苦读。

4.师资力量。经笔者调研,并没有发现对神童配备的师资队伍资料,他们是通过什么得以教育的。根据朱红梅在《唐宋童子科研究》19一文中提到家学是唐代时期对童子科影响最大的启蒙方式。家学有父兄教子弟、母姐教子弟两种形式。由此推断,唐朝时期的神重主要是在家由父兄、母姐实施教育。

2.2宋朝时期资优生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宋朝的统治者和唐朝的统治者一样热衷于儒学。科举考试同样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标准内容,与唐朝时期相比,宋朝的储学学风更为兴盛。经过唐代的童子科的强化,宋代依然是以推崇尚文型神童为主。

2.选拔方式。北宋初年规定应童子科的必须是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对应试者的年龄要求,和唐代相比放低了。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五月,“诏童子十岁以下许试指挥更不施行”8参加考试的儿童年龄要求在10岁以下,主要是由于当时考试人数过多。从理论上讲,人数的增多虽然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但由于官员取位有限,使得当时的选举制度承受着过大的压力,国家疲于应对,因此宋朝时期,以限制年龄的方式来减少应考人数。北宋时期,政府并没有明确规定童子科应录取多少人。南宋至宁宗时期,童子科的录取人数出现了明文规定,要求“自今后童子举每岁以三人为额”,19(4467)从而国家对童子科的录取人数有了严格的限制。宋初规定: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如果能通经作诗赋,就由州申报朝廷,天子亲自考试,临时决定是赐出身、官职还是免举。20到了南宋高宗赵构在位的时候,童子科又增加了讲武、谢箭。如建炎二年(1128)的朱虎成,7岁能背书、排列布阵。21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童子科的应试者除了年龄要小于10岁,还要求童子必须“通诵六经及语孟全文”,9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以此方法来解决考试人数众多的问题。到了1181年,即淳熙八年,童子科被分为上、中、下三等,主要在考试内容、录取标准上作了调整,而且及举后的待遇也有所不同,考试难度比唐代增大,宋朝时期通过童子科考试的人员可以享受出身待遇,个别还可以进入秘阁读书,如宋代词人晏殊就是因为在童子科考试中出色的表现被予五经出身,应式成功的人员还可以被授予郎它、校尉等最基本的爵衔。

3.培养内容。童子科在宋朝得以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当时儿乎所有的阶层对儿童教育非常重视、办学之风在宋朝时期十分盛行,不仪有贵青小学(就傅、初盆),这些学校主要由政府创办,设在京城廷内:庶民小学,主要是设在地方上,而且还有由民间创办的乡校、私熟等学习场所。民间私学在宋徽宗年间是非常流行据政和四年相关资料统计,当时的小学生已经快达干人,家长们尽一切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想办法让孩子们进校学习一,学习的内容仍然是经史,如七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论语》、《孟子》,,三经《孝经》、《扬子》、《老子》。

4.师资力量。根据朱红梅在《唐宋童子科研究》中指出宋代童子科中第者出身于普通家庭,认为宋代的资优生(神童)主要是依靠私学中除家学以外的其他类型。经笔者研究,宋代资优生主要是通过师承私学形式学习。即一些有名的学者到某地讲学,学生自己选择老师到其门下学习,学成后便离开。

2.3唐宋时期资优生培养模式特点

我国自西汉起,便在选举取士制度中设立了童子科,选拔、培养智力优异的儿童。这一制度自唐宋时期更加兴盛,一直持续到明清,这种特有的选拔和神童教育制度的长期存在说明了我国对资优生的培养有着悠久历史.唐宋时期统治者尊崇儒学,使得儒学之风在教育中大为兴盛。唐宋时期资优生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培养目标看,唐宋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在我国古代历史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国家需要大量博学的文人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童子科的设立主要为国家选拔一些年幼、聪慧的儿童,授予其官职,成为国家的管理型人才。因此唐宋时期,主要是培养这些聪慧儿童使其成为管理型人才。

从招生选拔看,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注重对文学知识的掌握,过分强调对经书的诵记,使得神童教育变成了过早背诵经书、写诗作文的教育,加重了聪慧儿童的负担。其次,唐代的招生对象年龄基本上在12岁以下,宋代13岁以下,招生人数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最后,童子科在唐宋时期的停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统治者对童子科选拔人才的重视情况不一,但人才选拔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童子科在唐朝时期可以通过贡举来推荐人才。货举是官吏向君主推荐人才,再山皇上亲自挑选,其次,中央可以差造使职到地方上举荐人才。

从培养内容看,唐朝要求通一经及《孝经》和《论语》,但到了大中十年,在掌握经书的情况下,又规定会书写,考试内容的难度在增加。宋代要求资优生背诵的范围逐步扩大,包括经史子集,御制诗文,童子科分为三等,难度增加。这些要求决定了选出的神童只是在文学语言方面突出,忽视了有其他才能的儿童。

从师资情况看,能力超常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小学或紫学中完成。如宋代的儿童可以自己选择老师,去自己再欢的学者门下就教。面唐朝时期资优生的教育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人资聪颖的儿童如果是出生于富贵人家或书香门第,一般会得到家庭教师的教育或者是家中长来的良好教育和熏陶。而聪慧儿童如果是出生于普通家庭,能香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唐宋时期国家通过童子科选拔聪慧儿童,为国家输送一批智力超群的学生。但是由于缺乏正式的官方管理,选拔对象类型单一,教学质量没有保障,师资力量非常薄弱,针对资优生的培养只是一些零散式的教育,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唐宋时期资优生的培养模式只是处在一个最初的形式,一种雏形,距离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还远远不够,需要深入地改革发展。

3章我国近代育才中学和上海中学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及特点

我国资优教育经历了古代社会神童教育的发展,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变,演变成近代资优教育,近代时局动荡,战争频繁,国力发展水平有限,在这样的情形下,依旧有一些思想先进的教育家尽心教书育人。他们意识到应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进行培养,促其发展,使之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此外,国民政府在1922年进行了资优教育法规的立法,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提出学校教育应重视资优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系统改革案》以法律形式首次确立了资优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它的出现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确立的标志,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年的个性,应采用选科制,以及为了适应他们的特殊智能,应采取灵活的修业年限,这些为建立资优教育体系奠定了最基本的法律基础,也为我国近代资优儿童培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契机。20世纪20―40年代,少数教育家进行了资优生培养的实验,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1891-1946)以及沈亦珍(1900--1993)创办的上海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以下对这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3.1育才学校的培养模式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智慧是天才的核心要素,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23。智慧是一种天赋,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因而生成的智慧也不同。陶行知重视智慧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创造精神,认为试验在教育创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实验精神,然后对于教育问题才有彻底的解决,对于教育原理才有充量的发现24

1.培养目标。1937年,有一天陶行知和任光一起参观汉口保育院,当时任光问谁能用谱把《高梁红了》记下来,这时赖利头孩子举手,并准确地写下了这首歌的乐谱,这引起了陶行知的注意。他认为如果对这些孩子不关心,不从中选拔人才加以培养,那就会埋没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是国家民族的损失。陶行知曾说:“创办育才学校的主要思想在于培养特殊才能之幼苗”25。1939年重庆育才学校由陶行知创办。学校主要选拔有特殊才能之难童,加以适当的培养。

2.招生选拔。育才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刚创办时是从保育院的难童中通过文化测试、智力测验和特殊才能考试三个方面选拔的,最后综合分析,择优录取。以后则由各方面可靠的进步关系介绍入学。26招收学生人数在六十名到一百名之间。根据育才学校一年计划:音乐组五名(限于男性):戏剧组七名:文学组十五名:社会组十名:绘画组二十名:自然组二十名。

3.培养内容。鉴于以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离的情况,育才学校打破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分设普修课(必修基础课)和特修课两部分。普修课的编班依据主要是由学生的文化程度决定,但是这种编制在学期开始和后期都是变化着的,并不是始终一样的。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经过老师的考核和指导部的允许,学生要分别按科目升级或退级27。所以普修课的编班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采取学科弹性编班制的方法。特修课则主要根据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爱好进行编制,包括音乐、戏剧、文学、社会科学、自然和绘画组。特修课允许学生中途换组,学生对别组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白选别组的课程进行学习,必修基础课也是门类多样,如国语、自然、英语、社会常识、图画、体育等课。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学校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如组织自然组参观玻璃厂、造纸厂以及肥皂厂等,不仅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得以丰富,而且还学到了许多从课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识,学校还在暑假期间进行军事训练,学生的身体不仅得到了锻炼,还学到了相关的军事知识,学校还邀请郭沫若、周而复、程今吾发表演说。著名史学家胸伯赞教授曾发表观感说自己发现了陶行知教育的奇迹,十几岁的孩子能够在座谈会上谈时局,能够自编本,能够写出文学创作,能够自己作曲、写歌,能够画出星宿的图谱。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3_1.png

(根据朱泽甫《陶行知年谱》整理)

4.师资力量。要办成优秀的学校,必须要有一个质量优秀,志同道合的教师团队,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28育才学校创办时正值国家政治形势紧张,经济条件异常困难的时候。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充分重视资师力量,仍然邀请了一些优秀的老师前来任教,如舞蹈组的戴爱莲,吴晓邦,美术组的丰子恺、许士祺,戏剧组的舒强、章泯、刘厚生等。

3.2上海中学的培养模式

沈亦珍是我国近代资优教育研究的实践家。早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初等中学资优儿童比较教育计划》中,他详尽地论述了资优儿童教育理论、教育价值、教育方法等,反映他的资优教育思想。他认为天赋能力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决定着聪颗儿童的健全发展,如果这些儿童只有天赋才能而没有适宜的环境促其发展,这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资优生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创造型教师和自主教学。为了教育好资优儿童,教师也应是天才,富有爱心、聪明颖悟、机智应变、适应力强,教学方法应主动和创新,充分作好教学准备和教育实践。

1.培养目标。1947年,培养聪慧儿童的资优教育实验计划在上海中学得以正式启动。该实验班的宗旨是通过速成计划培养资优儿童,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促进发展。

2.招生选拔。招生方法采用考试和保送相结合的方式。招生的参考方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年龄和智商作为参考,另一则是参考他们的学科测验及以前的成绩,进行生源的选拔。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可不经考试保送入学29

3.培养内容。中学学业在5年内完成,强调因材施教,学校实行淘汰制和晋升制。实验班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强语数英语教学,并选编一些名著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取消初中与高中分作为独立的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的方案,调整一些课程如物理、历史、化学和地理。同时缩短学习时间,学生除了选修本学科的课程,还可以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这样更好,地为学生的个别发展服务,学校提倡学生多参加学科竞赛,并帮助资优生使他们脱颖而出,1948届理科学生高伯龙德才兼备,智力超常,学校便鼓励他提前进行高考,结果高伯龙一举考取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名校。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外,对有关的实验和实习也很重视,理科学生常做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的实验,商科学生除从事中英文打字练习外,还从事一些经营业务,工科则进行铸件和各种车床操作。此外,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很重视.学校每学期举行春秋两季全校运动会和音乐会,同时注意培养国语演说人才这些课余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经过两年的资优教育实验,实验班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初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可达到初二、初三的水平,数理化各科也均衡发展。在全市举行的数学等科目竞赛中,实验班学生多人名次排在前面。暨南大学教育系陈科美教授听了实验班的英语课,“对于该班学生领悟英语直接法教学之能力,以及用英语直接回答问题之敏捷,甚表惊讶,学生活泼天真,以及在各科成绩方面表现优异,随处可见。10当时参与资优教育实验的学生有钱绍钩,胡英、陈胜勇等院士和朱开轩、杨振怀等社会政治精英,沈亦珍实施的资优生培养实践为资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师资力量。教学任务由学校选派的优秀教师担任,连续五年不变。学校重视教师水平,强调教师要有责任心,要全面关注了解学生,注意到学生个别的才能,便其充分发展,培养儿童创造的能力。如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将学生文法方面的错误,分别记录在卡片上,如果发现再次错误,就进行循循善诱的面授,采用累进式的短篇英语背诵文选,使学生积少成多,熟能生巧,这样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3我国近代资优生培养模式特点

近代资优生的培养模式以试办实验班为主,将资优生集中起来组建成一个特殊斑级,通过大胆实验、摸索,在实践中逐步改进教学,这是一种有魄力的尝试,为资优生的培养之路开启了探的大门。近代资优生培养模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的进步: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统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方法: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另一方面是生活: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器,所以陶行知认为书本理论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以生活实践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在上海中学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的意义在谋个人与社会的调和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个人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陶行知和沈亦珍都提倡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招生选拔方式具有灵活性,招生标准侧重于学生的成绩,但缺少具体详实的规定,招生的标准不明确,像智力测试、学科成绩、以及特殊才能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这些测试的标准具体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录取特殊才能的学生,招生标准表述比较泛,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把握,给具体的招生工作带来不便。

培养内容上,课程多样化,教师上课形式灵活。如育才学校的特修课就有文学组、音乐组、绘画组、自然组和社会组,每个组里开设的课程都有六、七门。授课形式的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有比较突出的教学方法“集体探讨法,即行动、观察、看书、谈论、思考”五路探讨,30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观察,教师提出探讨题目,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再请教师或专家主讲,学生参与讨论,事后用心去整理,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方法是一种主要通过语言传递进行教学的的方法,还有一些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

最后,注重教师水平,突出教师的责任,重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陶行知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倡导有教先学思想。教师要要先学后教,以学为中心,互学互教,并且应具有积极乐观的精神。

与唐宋时期的培养模式相比,近代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完整性,培养目标、招生选拔、培养内容和师资各方面协调发展,形成一定的小规模形式。实验性的培养班,展开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效。培养日标明确指向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选拔标准注意到对学生特殊才能的考察,有利于后期使其充分发展。培养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师资力量,邀请优秀教师任教,重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4章我国现代贯穿大、中、小学阶段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及特点

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资优生培养从近代初步研究实验迈向现代资优教育时期。在我国现代资优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创办,开始了系统地进行资优生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三十多年来,我国资优教育的实施学段贯穿大学、中学、小学教育阶段,如大学阶段的少年班、中学阶段的各种资优实验班以及小学阶段的天津小学实验班。以下从时间发展的角度,选取各阶段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资优生培养模式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各阶段的培养模式特征。

4.1科大少年班的培养模式

科大少年班开启了我国高校的资优教育事业,进入了我国现代时期第一个进行集中开班培养资优生的培养模式阶段。因此对它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能够为高等教育层次的资优教育理论提供参考。

1.培养目标。科大少年班以“破格选拔,因材施教”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柠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拔尖人才。

2.招生选拔。科大少年班招生对象的年静在16周岁以下,未完成高中学业而成绩优异者。他们在数学、物理学领域表现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特殊专长。一些在数理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经过考核后,可以免试保送。

科大少年班的招生选拔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探素的过程。首批招生21名学生。学校选派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精明能干的教师,前往包括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辽宁等城市,对被推荐者进行考植、规察、分析。第一批赴各地的招生老师采用的招生标准和程序也不完全统一。学生有的是参加过高考的,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高考、虽然首次招生不够规范,但这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先河,在全国引起报大反响,许多地方都纷纷向中科大推荐智力优异的少年。1979年起中科大对招生方法作了改革,学校将命题统考改为考生参加当地的全国统一高考,由考生所在市(县)招生部门将考生各科试卷当场单科密封,在高考结束后寄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由学校根据高考评分标准组织对考生试卷的评阅,优秀者作为初选对象,然后再由学校选派教师赴各地对他们进行复试(笔试和面试)。11通过复试对考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独立性以及自理能力作进一步的考察。由此形成全国初试和学校复试相结合的招生方式。1986年起,在复试方面进行了改革,过去是派遣老师分赴各地组织复试,现在改为通过高考初选合格的考生集中在科大统一复试,步骤为统一笔试、试上大学课、智商测定和综合考察,至此,科大少年班确定了招生体制,绝大部分考生必须经过推荐,通过高考(初试),初试合格者来校参加复试,复试包括文化课考试和心理测试,最后择优录取。这一招生体制是科大少年班多年探索的一个成果,通过全面考察学生来选拔符合少年班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的人才。

3.培养内容。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先集中强化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科学等基础教育,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同时还有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如必修课中国文学、选修课美学、世界史、伦理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经济学,这些课程有利于学生人文学科知识的补充。学校选拔最优秀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如著名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著名数学家龚异教授等人都曾是少年班学生基础课的老师。

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讲授时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思路清晰,富有启发性,即在充分发挥资优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精减教学内容,通过重点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增加实践训练,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及所受到的智能训练。最后对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以反映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能力。

科大少年班学生除了要修基础性课程,学生还可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1995年,少年班开设了一门科研实践必修课,要求所有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参加校内相关老师的科研小组,进行系统的科研活动,最后以读书报告或论文的形式通过此门课程。这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许多学生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完成任务井发表论文。除了在校内进行科研实践,学校还为少年班学生建立了一些校外科研实践基地。在假期期间组织学生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参观学习,进行论文实践,现在少年班学生在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十多个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此外,少年班学生每年期前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参观学习,进行科研实践。这些研究性课程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勤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资优生的实践技能也是少年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开设计算机制图、无线电技术及力、光、电等技能实验和技术性课程,组织他们在校机械厂实习,学会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车床、刨床和电焊的实际操作,制造小工具、摄影、装收音机、扩音器,修理电视机、微型计算机以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的素质。

此外,为了开拓大学资优生的眼界,发挥其特长,少年班邀请一些著名教授、学者来少年班做专题讲座、报告。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4_1.png

资料来源:科技“神童”的摇篮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与少年大学生

学校对少年班的学生实行相对灵活的学分制,允许少年班学生选修其所感兴趣的学科和有关课程,允许他们选修高年级的课程,允许跳级及提前考研。

4.师资力量。少年班的师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个学校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由他们担任少年班的教学工作,进行基础训练的强化。聘请各院系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组成学生指导小组,对学生的学习和专业选择给予指导。其次,选留一批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的硬士毕业生到少年班担任教学辅导,作为少年班师资的后备力量。由班主任负责少年班的管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单靠班主任管理学生已越发困难,学校成立少年班独立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少年班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工作。到了1984少年班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使少年班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少年班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少年班的教学、科研、行政和学生管理,并任命了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2天津实验小学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由于科大少年班初期的培养收到了显著成效,其办学经验很快地被其他他学校得以推广,不仅纵向方面得以推广,同时横向方面也得到推广,横向方面的拓展表现在,教育部批准一些高等学校如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12所重点高校试办少年班,扩大少年康在高等院校的培养规模。织向的推广表现在大学少年班的办学经验向中小学教育阶段推广,1984年,第一个小学资优教育实验班在天津实验小学得以创办,开启了小学阶段资优生集体培养的模式。

1.培养目标。小学阶段用四年时间完成普通基础教育中的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为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扎实,知识而宽,能力较强,并在智力、创造力和个人才能、爱好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发育能达到同龄儿童均值的小学毕业生。

2.招生选拔。实验班的招生根据多指标、多途径、多种方法的鉴别原则进行。共实行三次测试筛选。第一试主要考察儿童基木常识的掌握、应用情况以及初步的观泰力、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米取个别测试的方式进行。第二试用书氏智商量表测试,录取IQ为118一156分。第三试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使用《鉴别超常儿认知能力测验》中的图形、数字类比推理和创造性思维测验,最后综合研究各因素,录取29名学生(后有3人转学),建立了第一个小学资优生集体教育实验玥。学生年龄都在5岁4个月到6岁9个月之间。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4_2.png

资料来源:《教育与现代化》1989年第三期

3.培养内容。按照有利于打好基础,有利于全面发展,有利于开发智力,有利于良好习惯培养的原则,对传统课程进行了调整:加强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工具课的教学,增设或提前开设了有利于启迪思维和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四年的总课时虽然比六年制普通小学的总课时少,但由于语文课中分设了阅读、自读、语言表达、课外阅读指导和作文讲评等小学科,数学增加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小学科,因此学生的知识范围和能力水平都高于普通班学生。外语课从一年级开始设置,并分设了泛读、精读和表演小学科,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全部开设了自然常识课,三年级开设了电子计算机课,三四年级开设了史地课。此外,增设了艺术学科的课时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一二年级增设儿童歌舞课,一至四年级全部开设音乐课、器乐课、美术课,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在一至三年级开设手工劳动课,一年级开设卫生课、生活自理课,四年级每周都有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

实验班实行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多种教学形式。小级教学中,有的是按学习能力差异分组教学;有的是按学生兴趣、特长分组进行培养,对才能特别突出的孩子,实行个别训练培养。

4.师资力量。实验班的教师队伍强大。他们一般都是教过普通班的优秀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强,富有敬业和探索精神,由于资优儿童的特殊性,教师们与教科院的专家一起进行课题研究,了解资优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科学培养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4.3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北京八中于1985年率先创办了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此后多所中学都相继开设,以下就一些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下表是部分中学实验班的培养目标举例。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4_3.png

根据施建农的《超常儿童成长之路》整理而得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4_4.png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表4_5.png

4.师资力量。培养资优生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原有的师资队伍,学校在选拔教师时,注重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教学成绩是否突出,以及是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造精神。因此,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的优秀教师或者整个地区的骨下力量,例如,2004年天津耀华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的45名教师中,特级教师有2人,十佳青年教师2人,区级以上骨干老师13人,占全校同类骨干教师的65%31(129)

4.4我国现代资优生的培养模式特点

我国现代资优生的培养形式更为丰富,许多学校建立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种资优教育实验班,它们的创办为早日及时地发现和选拔资优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资优生的培养和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丰富了优秀人才培养的途径。对于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资优生的培养模式星现以下特点:

从培养目标看,不论是小学资优实验班还是中学、大学的资优教育实验班,他们都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对所培养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个性发展。其次,培养目标注重智力与非智力的共同发展,优化综合素质。

从招生对象看,小学资优教育实验班的招生对象为5一6岁。中学资优教育实验班的招收对象为小学在读生或初中在读生。各实验班的班级规模也不相间,人数在20到50人之间。

选拔方式上,初试侧重学生既有的学业成就,如有的中学少年班的招生简章要求考生要提供小学4至6年组成成绩报告单,三好学生或品学兼优等证书,市和区级以上各类竞赛扶奖证书,以及有教师批改的语文作业本,数学作业本,复试中测试是各学校普迪的选拔方法。测试类型丰富、有智商测试、学科测试、特长测试、心理测试以及文化常识测试,学科测试则具有难度高、测试门类多样的特点。学校非常看重考生的理科成绩,而文科成绩有时仅作为参考,招生选拔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除了正常的测试选拔程序外,对专家学者的推荐、独立研究发明以及参加国际性的相关科学竞赛都可以作为选拔的可能途径。此外面试也是重要的招生环节。面试旨在观察考生的创造力、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培养内容更加细化,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以及活动课程,基础课程直接取材于小学、中学或大学教材,但针对资优生的特点进行教材内容创新和改革的比较少。而且基础性课程更注重知识的习得,轻知识的实用性因此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并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性课程提侣早期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性课程内容丰富,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开阔眼界,有助于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

从师资情况看,各资优教育实验班的教师总的来说,教学经验丰富,有利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但他们的科研实践经历偏少,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些教师还兼任多个班的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专业方面进行探索、提升,只靠提高课程难度,这样的方法并不是改善教学的有利措施,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针对资优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也不足,尽管学校意识到师资的重要性,但对其培训甚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针对资优教师进行培训。因此,要保障资优教育的良好发展,针对教师的培训不容忽视。

虽然各资优教育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内容有所差别,但是在培养实践中都采用了多样选拔、集中办班、系统培养的方式。培养目标层次高:培养内容注重拓宽知识面,强化基础,提倡早期科研训练,提升学术素养。然而各类实验班大多以加速培养的形式为主,允许资优生超前学习、跳级或者提前进入各级学校,培养方式有待丰富。

5章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的思考

5.1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的总结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目标的变化。唐宋不仅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方面、科技方面而且在文化发展方面都占有显著的重要地位。国家设立童子科,把其列入科举科目,目的是为了选拔神童委以官职,成为国家的管理型人才,童子科选拔的对象是年幼、聪颖的儿童,这也弥补了科学考试其他科目及第者主要是成年人的不足。因此童子科在科举制度中成为一个比较特别的科目,同时也为国家选拔才华出众的儿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由于时局动荡,战争频繁,国力发展水平有限,只出现个别教育家进行了短暂的资优生的培养实践,因而培养目标自然与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相关,陶行知和沈亦珍皆意识到应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进行培养,促其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到了现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科技发展突出猛进,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时代更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出谋划策,在这种急需人才的形式下,培养目标转向要尽早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培养对象的变化。古代的儿童只要能够诵经策论,诗赋文章,具有出类拔萃的文采,就可以成为神童选拔的标准。而近代和现代在这方面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教育家及学者认为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或多方面才能的儿童都应该受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因而近代和现代的资优生培养类型丰富了,如数学资优生、美术资优生、音乐资优生、体育资优生以及语言资优生。

教学形式的变化。金滢坤在《唐五代童子科与儿童教育》一文指出乡学、家学、寺学、私人讲学、书院这几种教学类型对儿童教育和童子科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乡学和寺学是一种主要面向社会中下阶层的子弟的普及教育,尤其以乡村童子为主,面中青年士大夫求学的地方主要为私人讲学与当时的书院,家学主要为士大夫阶层子弟所有,而且授业者文化水平也比较高,金滢坤认为这种家学教育又分为父兄教子弟及母亲与外族教育子弟两种形式,因此从唐代童子科中举者情况来看,他们人都是出身于官室家庭,这一时期家学成为对童子科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形式。宋代童子科及第的一些儿童出身于普通家庭,主要是依靠私学中的师承私学形式。在我国古代私学教育中,师承私学是最常见的一种教育形,根据传授内容可分两类。一类为教蒙童识字和基本知识的蒙学。另一类则是面向年龄稍长,程度较高的这类学生,为他们从事向学或学习时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的一些经馆、精舍等。师承私学以经馆、精舍最为有名,其形式是一些有名的学者居于某地讲学,四方的书生慕名而来,就学于门下,这些学者以讲学为业,他们专攻某一经或某几经,到其门下就教的学生主要为研习这些经学而来,学成后即离开。总的来说,唐代的神童,家学是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宋代的神童,师承私学是其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主要以经学为主。到了近代和现代,针对资优生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了,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辩论会、主题班会、科普讲座,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活动课、研讨课的形式,补充课外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教学形式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形式,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示、研讨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_孟伟——图5-1.png

5.2我国资优生现行培养模式的优势

通识教育和专业口径宽相结合。资优生进校后,他们在一到两年内不分专业,按照学科大类培养,对他们加强通识教育,主要是通选课以及学科大类平台课的一些学习,之后选择主修专业,实行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科大少年班在前期强化像数学、英语、物理和计算机科学这样的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接近于相关专业的要求,同时少年班强调对现代科技前沿的了解,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少年班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际办学效果良好。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在资优生的培养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加强个别指导,既允许超前,也允许个别同学缓学部分课程。实践证明,办学是有成效的,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如科大少年班87级的庄小威,34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她还是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家自然基金成就奖、美国MacArthur天才奖的获得者。90级李巨,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担任副教授,2005年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2006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2006年度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再获世界创新基金会会士称号等大奖。95级的陈一听24岁时开始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助理教授,2003年获由美国成就学院颁发的全美计算机科学杰出人才奖,2004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获得国际人工智能规划竞赛第一名,还获得美国能源部青年学者奖和美国微软青年教授奖。

促进对资优生完整教育体系的探索。由于少年班取得明显的培养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大学一中学一小学资优教育培养体系的形成。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拓宽现代大学的教育视野,而且使得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也促进对优秀人才成长全过程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优生的完整体系的探索。

5.3我国资优生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资优生培养模式在教育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得到充分的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现行培养模式是完美的,不可否认,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选拔机制的不公平性。如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选拔机制是从面试,笔试和心理测试三个方面,比较重大的是面试环节。面试的专家组由工科、人文社科、心理、中学教师、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等5一7名专家和学生组成,从而对面试者做到更为综合的考家,这一环节中还有对百科知识的检测,来判断学生的综合知识。然则,此选拔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资优生更多的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着超常智能而非全才,西安交大的选拔方式更多的在于选拔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选拔方式将更多的选拔出多方面努力的特长生而非具有潜能的资优生。相对于接受多种培训的综合实力很强的特长生而言,只具备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特殊智能的资优生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但是如何鉴别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并且给予他们正确适当的帮助,完善选拔机制真正实现选拔目的,仍值得我们去探索。

像艺术、体育、音乐等特殊资优生的特殊需要得不到满足。资优生的超常智能体现在各种方面,现在的课程设置也是多种多样,德智体美劳都有涉及,但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出现课程可能更多的偏向于传统智能,诸如数理化方面,而在手工、艺术、体育等较为特殊的这类智能课程设置上并不完善,有些学校开设手工、艺术、体育课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文理兼备,全面发展。部分特殊智能的资优生得不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资源,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艺术类的资优生可能处于较为弱势的群体,如何做到兼顺传统智能资优生与艺术类资优生,在少年班内部做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师资力量不足,我国从事资优教育领域的教师一般都来自学校原有的师资队伍,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资优教师大部分都是从普通教师而来,未接受过专门的资优教育培训,缺少丰富的资优教育的专门知识。中学阶段,资优教师中认为,在专业发展上从学校那里得到的帮助很多的只有5%,比较多的是11%,22%的老师认为一般,62%的老师认为主要靠自己,33这说明在专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方面是不能令教师感到满意的,如学校有关资优教育方面的资料储备不是很丰富,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大多是靠阅读报刊杂志或与同事交流来了解一些资优教育知识。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名从事资优教育的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此外,我国资优教育教师大部分未接受过资优教育的专门培训,国内提供这种师资培训的专门机构几乎是没有的,因此,针对资优教育的教师培训就尤为重要。

缺少政策的保障。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童子部政策,唐朝正式设立童子科,对智力优异的儿童进行选拔和培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和沈亦珍对资优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1978年中国科大首创少年班,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资优教育的丰富经验。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系统的资优教育政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便依然没有提出资优教育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港台地区已出台了有关资优教育的政策文件,1984年台湾的《特殊教育法》列有资优教育专章。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1990年发布的《第四号报告书》为香港的资优教育打下了基础。因此,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相关资优教育政策刻不容缓。

5.4建议

5.4.1政策上加强对资优生培养的重视

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拔尖人才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资优教育的重视已经得到教育家、学者及家长的普遍认同,但是在我国资优教育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这三十多年,至今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相关资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的指导有利于推进资优教育的发展,教育政策直接反映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缺少政策的支持,资优教育的经费便没有保障,资优教育的资源也得不到充实,教育的水准也同样得不到保障,政策支持是资优教育的基本。只有资优教育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尤其是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出台相应的政策,才能更好地保障资优教育持续良好地发展下去。因此,颁布资优教育的政策法规变得切实可行,对于我国来说,借鉴一些国外资优教育发展中一些好的经验,同进避免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资优教育的发展。

5.4.2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要想选出真正的资优生,学校应对以往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一些资优生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处于弱势,一些学校主要以学习成绩排名来评价学生,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校应突被主要靠笔试成绩决定能力的局限,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如用平时表现与学生的笔试成绩的比例分配这样的评价方式来评论学生,将会更加地科学合理。不同于以往教师的主观感受,不妨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另外学生课堂的举手次数、课堂互动积极性、学习态度以及完成作业情况都可以作为参考的标准。

5.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勿庸置疑,良好的教师队伍是促进资优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认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各国政府应努力重新确认教师师资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资格。34资优教育教师应富有创造精神,有正确的教育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专业基础深厚,具备因材施教和科研的能力,了解资优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

美国一些州已明确要求资优教育教师每年进行专业培训,对教师证书和教学实践都有明确的要求。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培训资优教育教师的机构。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培训,提高师资力量,为资优教育打下好的基础。建立教师培训体系,注重专业知识拓展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以充实专业技能,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进修学习和出国交流的机会。

针对资优教育教师,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办法。对于老师而言,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更新自己的资优教育知识,因而要设置针对在职资优教育教师的寒暑假培训课程。其次,应邀请国内外资优教育领域的专家为教师开展讲习班,使资优教育教师及时了解到国内外资优教育的发展动向,更新资优教育知识,然后,应定期开展资优教育研讨会,以便资优教育教师互相交流,分享教学经验,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教师要具有发展资优生必要的态度和技巧,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能自我评价,设定井追求与未来成功有关的目标。

5.4.4协同多方力量推进资优教育

努力拓宽资优教育范围,加强对资优教育规律的探索和研究。目前我国的资优教育在存量上相当有限,不能满足资优教育的需要,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努力拓展资优教育的范围,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此外,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儿童很难接受优质教育。因此在开发资优儿童资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确保农村和边远地区资优生得到特殊教育的权利。自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有十三所高校办过少年班,但由于存在对资优教育的规律认识不足、教学管理跟不上以及社会对一些资优教育实验班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等因素制约,导致一些高校的少年班开设的并不成功。目前,我国高校仍然在办少年班的高校仅剩中国科大、西安交大和东南大学三所,其中中国科大的少年班影响最大。虽然社会上存在一些质疑少年班的声音,但少年班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不容抹杀的。以中国科大为例,有超过80%的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继续深造,产生了张亚勤、庄小威、郭元林、秦禄昌等一批科技和学术领军人才。我们希望对资优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应该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特别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让资优教育的“星星之火”形成我国人才培养的“燎原之势”

调动多方力量开展资优教育,资优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总体上来说,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培育适合资优生成长的合适土壤。首先,政府要为资优教育提供相对宽裕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如设立慈善机构或通过企业赞助的形式来尽可能保障资金的充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资优生的培养,扩大资优培养规模。其次,社会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来看特资优生培养的探索,不能急功近利地指望资优教育能很快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再次,家庭是天才儿童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居所,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意义重大,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对于有资优倾向的儿童,父母的观察和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以外,更应该关心他们在兴趣、情绪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最后,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发展情况,提供适合资优生的特殊教育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总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要发展成为人才强国,加强资优教育不容忽视。对于我国而言,借鉴国外资优教育发展的一些好的经验,结合我国资优教育的实际情况,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资优教育发展之路是我们亟待完成的重要使命。

6章总结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教育发展阶段,一种培养模式从萌芽到发育成熟,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提炼过程,而当它一旦形成,其影响一般来说都会稳定地持续一段时间,不会大起大落或突然消亡,培养模式的演变在时间上具有渐进性5.资优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形成一定的风格特征的教学式样,本文围绕资优生培养模式变迁这个主题,选取不同时期的案例,从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培养内容、师资着手,以纵向的角度考察我国资优生培养模式演变特点,并针对现代资优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以后的优秀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具有特殊潜能的儿童在学校能够获得较好的培养,潜能得到发挥。当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他们的潜能如何得以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引人深思的问题。全社会的教育者、家长、都应增强教育服务意识,参与到教育服务中,为教育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我们应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促进他们的后期发展。可以从设立资优培训组织机构专门针对职业领域的资优生给予一定的培训,尊重个性差异和个人的独特性,引导个人专业发展,这些都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韶峰.1994.陶行知育才学校的办学特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20,21

2.方明主编.2005.陶行知全集(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634

3.龚怡祖.1999.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6.

4.顾明远主编,1999.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5

5.贺淑曼,陈锡章,1996.试论超常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13

6.胡晓风,金成林.199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400

7.江获.2014.回忆育才学校[J],重庆陶研文史,70.

8.金滢坤,2002.唐五代童子科与儿童教育.西北师大学报[J](4):4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教育一财富藏其中[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9.

10.梁克家,2000.《三山志》卷30,福州市地方志编第委员会整理,海风出版社,126

11.马国军,2001.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4):19

12.孟二冬,2003.登科记考补正[M].北京:燕山出版社,55.

13.(日)麻生诚著,王桂,王振洲译.1987.英才的形成与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8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05

15.雷玲.2011.教师要学行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6

16.刘明浚.1993.大学教育环境论要[M],航空工业出版社,24

17.欧阳修,1975.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635,4161,1162

18.齐立洁,李欣等译注.2012.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M],北京:中华书局,228

19.沈亦珍,1987.我的一生[M],台湾:三民书局,78

20.施建农主编.2008.超常儿童成长之路一中国超常教育30年历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61,118,129

21.史秋衡.2006.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6):17-19.

22.宋红,杨鹏,唐飞.2010.少年班大学生招生改革与精英培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103

23.陶婷,2012.杰出人才的早期培养与教育:来自国际社会的实证研究[J].中小学管理,(9):27

24.陶行知.1997.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09,271.

25.陶行知.2011.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314

26.脱脱.1977,宋[M].北京:中华书局,3645

27.[宋]王钦若等.1960.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7677-7678

28.吴汉民主编.1999.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62.161.

29.辛厚文主编,2008.少年班三十年[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1.129

30.熊映平.1996.博士生培“本上化模式”及实现途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1):53-56

31.徐平.2008,我国研究墅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8

32.薛天样,2001.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97.

33.[清]徐松.1984.登科记考[MJ.北京:中华书局,370.

34.徐松辑.1957.宋会要辑[M],北京:中华书局,25-26,4467,4409

35.杨海春.2007.中学超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37.

36.叶国华,孔燕.1997.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的超常教育[A],中美21世纪基袖科技教育研讨会[C].121-131.

37.张振国等,2004,我国农业高专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教育,(3)42

38.赵厚勰.2003.“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J],中国特殊教育,(3):89-91

39.周燕.2014.米代贡举中神童举对儿童的培养及入仕影响[J].兰台世界,(24)41.

40.朱红梅.2005.唐宋童子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

41.Belle Wallace,Gillian Erikxson.2006.Diversity in Gifled Education[C1,Oxen:Routledge,79.

42.Brent  M.Jones(2009),  Profiles  of  State-Supported  Residential  Math and  Science  Schools[J]. Joumal  of  Advanced  Academies, Spring.20(3):472-501.

43.Kay L. Gibson,Linda M.Michelle,2005.Crtical curriculum components in prograins for young gifled leamer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mal6(2):165.

44.Kong. Y. and  Zhu H. 2005. A decade comparison: Self-concept  of  gifted  and  nongifted  adolescents, Intemational  Educaion  Journal,6(2):224-231.

45.Renzulli,J.S.1976, Ins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A Model for Organizing  and  Developing in  Serve  Training  Workshops[J].Gited Child Quarterly.

46.Steven l.PfeifTer,J.Marguerite Overstreet.And Andrew Park.(2010). The  State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in  State-Supported  Residential  Academies: A  Nationwide  Survey. Report Review,II(3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