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来源: 作者:戴永楷

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英才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地位正在慢慢的凸显出来,并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英才教育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们的重视,在世界上受到各国的关注。

培养英才不仅是大学的使命,往往在国家的战略层面上也是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后,英才教育因各种原因曾一度沉寂。基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资优人才的极度需求和早出人才的迫切需要,从 1978 年 3 月起,中国科技大学率先创办了少年班这种特殊的英才教育形式,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英才教育培养上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英才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可是也碰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我们国家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型转变,中国的英才教育必须在制度上进行改革与发展,逐步为我国的人才储备提供帮助。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人才”。哪一个国家拥有更多的人才,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钱学森先生说:“中国还没有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受封建思想影响,永远是这个样子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是不是真正的创新,或者敢不敢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说过的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在大众化阶段也要有很好的英才教育,这是为我国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1.1.2 选题意义

英才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英才教育。日本、北欧诸国以及韩国等国家通过实施由政府全面保障的英才教育,在高精尖人才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很明显,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不但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更有利于实现“中国梦”这一崇高理想,使我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1.1.2.1  社会对英才的需求是英才高等教育存在的前提     

发展是硬道理,而英才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英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它具备一种能制约社会发展的能力。英才的力量如果减弱下来,它就可能处于一种散漫的方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都需要发展,人才支撑的压力非常大,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资优人才来支撑。在我国经济由模仿型到创造型的战略转型中,以技术为主导的自我创新意识必将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如果我们一直停步不前,没有一批高尖端人才的话,那么实现中国梦必将是一纸空话。我国在高精尖人才上的缺失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力推行英才教育是我国发展高技术,高科技的内在要求。另外,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也就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和信息相互融合的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而知识经济必须依靠优秀的平台来一一实现。而大众化背景下的英才教育拥有一切的有利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培养资优人才必要而充足的条件。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对科学的研究,而英才所研究的正是处于最精端最艰深最复杂的科学研究。因此,服务与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就是英才教育的功能。这些都是社会对英才需要的前提,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英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1.1.2.2  发展英才教育是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培养,如果不以人为基础的话,那么教育也就不存在了。教育体现的恰恰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方式。因此,教育的发展必将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我们只有在满足这个情况下,教育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为整个社会谋取福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英才教育就是要满足高层次学生受教育的需求。这正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教育。由于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与人的素质和学习能力是有不同的。  如果不能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就可视为否认了教育的公平性,其后果必将导致社会产生混乱。尽管我们实行共同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权利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的。一个人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拿到一个凭证,进入学校后也要根据一定的成绩才能得到认可。      

我国英才教育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在建国以来的发展中,我国英才教育属于培养高精尖型人才而实行的一种模式。但是伴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我国适龄学生众多、教育资源不足、且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英才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从高等教育的属性看,英才教育是一个为优秀学生创造的产品,它可以提供社会的平等性,对于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着力培养,这样的人才必然对我们社会的精英人才培养有特殊的作用。但是英才教育的受众体并非是所有大众,而是那些具有较高潜力的年轻人的教育,这种体制如何能带给精英的同时,又不影响其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英才是什么样的人,另一个是实施和发展英才教育。

英才是什么样的人呢?192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Lewis Terman 首次对“英才是什么样的人”进行研究。Terman 及其追随者把超常儿童的认知能力、身心健康、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变量进行终身的追踪研究,纠正了人们对于英才的一些偏见。同时,研究者发现一些英才儿童没有在成年之后得到成功。并未实现他的潜能,这些研究成果,使研究者不在被动的研究英才,而是主动的参与到这些英才的后天教育中,来探索发挥其潜能的方式。哈佛大学 Amabile 通过访谈 120 位优秀的学者。发现了五项阻碍问题解决的个人特质:缺乏动机、不具弹性、缺乏专业的能力或经验、具有强烈的外在动机、以及缺乏社交技巧。新加坡教育部认为,任何在以下某个方面超出常人的儿童都可被界定为“英才儿童”:(1)综合智能;(2)  特定的学术能力;(3)创造性思维能力;(4)领导能力;(5)  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方面的能力(6)心理活动能力。   

在如何培养方面,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于英才教育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马丁·特罗在其著作《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就曾经提出: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机构不仅存在而且更加繁荣。为了保证对英才教育法律政策的有效实施,各国都设置了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推动培养政策的有效执行。在选拔上,如何平衡普通学生与英才之间的需要,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认为如果给才华平常的人去提供超出他本身能力许多的机会,而给资优人士提供的机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两种后果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在人才的选拔上就格外重要。在英才的选择上库夫(Kough,T.)与德汉(Dehann,E.)合著的《教师指导手册》一书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特征发现英才。方芳和方涛在《关于英才教育法律政策的国际比较》中指出 21 世纪,许多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支持英才教育的发展。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在英才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是逐步加深的。我国关于英才教育理论的研究大多从翻译外国的文献开始的。在 1992 年,杨庭郊最早翻译了教育家戴维斯和里姆所著的《英才教育》一书,把发达国家先进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了国人。本书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介绍了英才教育领域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情况,包括了英才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基本原理、历史和现状、英才的特征与识别、特殊教学计划和实施战略与评估等诸多内容。1996 年,全国中学超常少儿教育协作研究组就智力、智力超常与超常少儿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英才儿童的特征及鉴别与选拔、教学形式、教学策略等事项进行了系统阐释。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专论超常少儿教育专著。作为首部专著,其例子主要来自于 1978 年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实践情况。因此,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本记录英才教育的书。武杰在《发现天才———怎样帮助孩子学习》一书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对 129 个生动案例和实例进行回答,阐述了用科学的方式去孕育英才的。武杰提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独特才能,而发现孩子的这些潜在的能力就是发现天才。对于这样的人才我们是需要去培养的。

对于英才的定义,我国许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罗晓琴给精英人才的总结了五个特征: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领导能力、杰出的文化创造能力、突破性的工作能力、创新的变革能力。王世慧认为所谓英才“就是高层次的顶尖人才,他们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进取精神和求实严谨的学风”。 

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英才教育的意义,不能正确的评价英才教育的成就。沈尚美、刘海薇在著作《试论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协调发展》中,给英才教育(Elitist Education)的定义就是“指针对资质优异、具有相当的发展潜能而具有 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包括有各种障碍和处境不良的儿童) 采取专门的课程和施教的创造教育。”高莉、杨家福在《从结构扩张到结构优化: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文中表示“英才教育是指在智力、创造性、艺术、领导力以及特定学科领域具有杰出才能的儿童和青年。”提供不同于学校日常教育的区别性的服务和组织活动。英才教育在我国又称为超常教育、优才教育或资优教育。根据毛入学率的理论,从 02 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正式进入了英才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平行发展的状态。正如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首倡者马丁·特罗所说:“从精英向大众转变时,精英型和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褚宏启认为英才教育是针对英才儿童实施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与普通儿童不同的差别化教育。英才教育具有一般教育或者说普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和特殊价值,通过挖掘英才儿童的巨大潜能,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关于英才教育的概念,赵厚勰对“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等四个概念进行了辨析,该文对英才教育的界定有其独到之处,建议使用统一的概念。陆莎、肖非认为我国英才教育应该注意四个问题。第一,科学合理的倡导英才教育。第二,对英才学生的选拔不宜采用考试的办法,应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第三,英才教育应具有连贯性。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多种方式培养英才。程红兵在《误读美国教育:中国英才教育批判》中指出英才教育培养英才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表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文字、用他们亲手创造的物品表达出来。

许多学者把英才教育需要改进的点放在了制度与政策上。易泓提出我国英才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招生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缺少法律与政策支撑、缺少经费投入、培养目标不全面、培养体系不连贯、课程模式单一化的问题与困难。贾继娥、曹原在《美国英才教育中的选拔机制:能力要求与方法选择》一文中表示我国在学校教育当中,人才的选拔仍较多的关注量化的指标,这可能并不利于英才教育的选拔。莫坷、王珍《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中表示: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创新型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创新教育水平,切实改革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创新型教育有效开展。许多学者都是从英才教育的成长因素来进行解读的,阎光才先生在其论文《我国学术英才成长过程中的赞助性流动机制分析》中写到:“大学以及大学后的环境因素对学术人的成长越来越重要,其中研究生教育,最初入职机构的环境条件和个人在学术界的网络关系,都将构成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因素

通过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于英才教育的相关研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的研究更侧重于高校对于英才教育培养应注意的问题,或是结构性优化和战略性调整。而国外由于许多国家已经经过了相关法律的律法,则更注重在现行条件下如何发展和改进英才教育。国内在英才教育的文章上虽然很多,但是在实际问题上依然没有完全的叙述清楚。可是英才教育的研究却越来越多的人予以关注。纵观我国对英才教育的研究,从最初仅仅聚焦在少年班到现如今的英才教育在教育结构上的优化。从微观演变到宏观,研究的方向由点到面慢慢的放宽,研究的点也越来越深入。从以前提出的超常教育,演变到如今的英才教育、资优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英才教育的研究了受到广泛的关注。

但是我国的英才教育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许多学者研究的角度是从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的层面上,但是很少有学者在结合我国现行的体制下进行对英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地域及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有许多不同,在结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制度下,英才教育在中国如何发展,将是摆在众多学者的一个难题。其次,我国英才教育的培养模式较为模糊。现今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将某些具有杰出才能的学生一起编入同一个班级进行培养。这种做法就违背了英才教育的初衷。很多具有不同特点的优秀人才共同分配到一个班里,学同一样课程,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个人认为,英才教育应该出现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自己的课程。可是在现今的学校里,许多学校不能按这种方式处理问题。一是现在学校选课平台软件没有完善,二是我国在英才教育的培养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模式。第三,英才教育研究的一个难题是老师与学生前后之间的问题。在很多常规的教育,都是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备课顺序来进行传授知识。但是英才教育的方式与传统教学应该持相反的态度。学生的方向是依靠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确定的,老师应该是提供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制度下并没有出现这样一种形式。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参考文献法、数据分析法等调查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查阅中国有关英才教育和超常教育的研究资料以及国家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从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上得到相应的材料。

2、数据分析法,通过从过去的数据中进行数据分类,运用数据中的相关内容,对未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通过分析来看出其中的问题,使论文增加说服力。

3、案例分析法,选择特定的一些案例,来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除导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英才教育的概念。主要从英才教育的解释入手,通过产生之背景,得出自己对英才教育的解释。

第三章,我国的英才教育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其运行机制。通过对英才教育的培养政策的演变剖析,了解现阶段英才教育的形式,从制度上进行解读。在现行制度下,我国英才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我国一些大学在英才教育发展上所进行的尝试。

第五章,综上所述,给在大众化背景下中国的大学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对于英才教育的建构上。通过对国外英才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成功经验,从几个方面为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1.4.2 研究的难点      

我国英才教育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些现状需要各方努力,协调各方面资源,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进行综合的有效管理,这些都是研究的难点。许多学者大多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解读,在制度上并没有太多的涉及,故可能造成研究的文献参考较少。

1.4.3 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运用学科交叉研究思路,从国外英才教育的发展发展历程及其运行机制入手,对我国的英才教育进行反思。主要的创新点放在第三章,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独立架构。从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上进行分析,并解决怎么存在和如何处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关系上来。从制度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章 英才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英才教育的基本概念

对于什么是英才,目前国内外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定义。说法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随着英才教育的培养问题开始在教育界重新提出,英才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英才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仍然不断更新。然而当这些研究进行整合,发现对“英才教育”这一词语的内涵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我国对英才教育的表述有很多,例如:“超常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等……但是这并不妨碍学者们对英才教育的研究。事实上,长期以来“英才教育”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使用,不同的个体其意义也不一样。

如果要理解英才教育,我们必须要将英才和教育分开来进行解释。英才教育其组成部分“英才”“教育”的不同修饰关系,影响着英才教育的解释。加之学术背景,个体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对怎么样是英才,如何培养,如何选拔等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英才教育一词存在着诸多解释。

在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游历附录》一书中写到:“并遣英才子弟,诣彼读书,久之,必有驾西国而上之势。”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也提到了英才这个词:“越三三年七月,因病归国休养,方期再造,展其英才。”这两个出处都是我国近现代对英才的注释的意义。用现在的话来形容是才智杰出的人。英才和精英人才的定义相类似。在中国的学术界,英才的定义有很多种,例如拔尖人才,资优人才等。

无论是从英才概念应有之义讲,还是从评价标准讲,这些都是在较宽泛的社会学意义上讲“精英”的。精英的培养和形成固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但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关注的不仅仅是“产生精英”这种结果,更重要的是教育在精英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精英”,实际上是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质,有效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在某些领域如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人。英才教育的概念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伴随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当教育还是一种特权时,它只能为所谓的“精英阶层”专有,这其实就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英才教育”(elitist education,也译为精英教育)随着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英才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英才的选择也逐渐摆脱了“政治经济的阶层”标准,而偏重于心理测验等精确而公平的选择方式。不论精英的评价标准有何变化,精英教育一般都是指一种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和培训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以使他们适应需要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 

“英才教育”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笼统地讲,二战前各国的高等教育均属精英教育。而二战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普通教育的迅速普及,要求高等教育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大众高等教育应运而生。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即按照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占全部适龄人口的比例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发展阶段。此后,“英才教育”阶段这个概念被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同,并用来衡量某一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于是,英才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按照量的规定来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称谓。至此,精英教育的概念就具备了双重涵义:或指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英才教育阶段,或指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伴随高等教育发展始终。

笔者认为,精英高等教育的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的概念。大众化背景下的英才教育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第一,大众化背景下的英才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称谓,是一种培养人才的高层次高标准教育,它己不具有划分高等教育阶段的意义。第二,它培养的并不是专指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性人才,而是指各类高校为社会培育出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方面英才。第三,它并不简单等同于如研究生教育这样一个层次的教育,而是各个层次根据院校使命和社会需要对部分学有余力且有较佳天赋或潜力的学生进行的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各阶层、多类型的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进行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人才的选择和趋势。它既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能体现出以人为本、教育公平的需要。

2.2  英才教育的理论

本文叙述英才教育的理论主要从两个主要理论入手,个性化教育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2.1 个性化教育理论

2.2.1.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造性、达到自我实现等教育思想,呼唤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人本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与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该思想的提出也为个性化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2.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人,能够在智力、体力包括才能上获得尽可能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即具备了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基本特征。而其核心是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以自由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就是基于个体差异基础上的自由发展,它形成的是丰富的个性,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归根结底就是个性的发展。这就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2.2.1.3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人类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在多元智能框架中相对独立存在九种能力,即言语与语言智能、逻辑与数理智能、视觉与空间智能、音乐与节奏智能、身体与动觉智能、交往与交流智能、自知与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在加德纳看来,九种智能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景中才能充分地发展起来。这一全新的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

2.2.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论的理论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论”又称“三段论”,是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特罗教授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为准绳,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 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而且,在各个阶段中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本质、高等教育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等量与质的十一个规定性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我国从1978 年开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低于 5%,直到 1993 年,才真正达到 5%的位置。在扩招前的 1998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只有 9.8%。1999 年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升。2002 年到达 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论”的思想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三阶段十一纬度变化”(下图)。“阶段论”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有三个方面。第一,“阶段论”创造性的引入了了毛入学率的概念。毛入学率的引入,增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可量化性和可比较性。用毛入学率表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共识。第二,“阶段论”揭示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这种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帮助人们从多维角度进行比较。第三,“阶段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关联性,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把这些问题放在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表 2-1)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2-1.png

3章 我国大学英才教育制度发展演变

3.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949 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就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见表 3-1)。开始的高等教育是为培养政治精英而服务的。从 1949 年到 1966 年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都是来仿效苏联的,目的是突出培养方面的人才。1950 年,教育部规定,为了更好的贯彻阶级斗争路线,保证新生的政治质量,对于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工人、农民、工农干部和革命工作时间较久的老干部,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可采取保送入学的办法。这种规定基本上脱离了英才教育的本质,此时的教育只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为了培养真正的英才。1966 年到 1976 年的文化革命逆向发展致使英才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更大的局限。1966 年政府提出更加激进的招生政策,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取消考试。从此,全国高校停止按计划招生长达十年之久。总体来看我国前期的高等教育呈现了些许“英才教育”的特点:重点投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呈现“重理轻文”的特征;实行重点学校制度、选拔尖子、培养少数英才等。但由于选拔机制的混乱,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对不上号。建国后的头三十年,中国的原则大体一致,就是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从 1977 年开始,我国进行整顿,抛弃政治对教育的影响,开始恢复高考,开始逐渐取消录取中的阶级标准。1977 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重点抓科学与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进行的就是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学位制度,由此建立了初步的英才教育培养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跨越。笔者整理出 1978-2013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见表 3-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毛入学率在不断增长。2002 年毛入学率到达 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2013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 35%。比较 2005 年-2009 年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增幅比较的比对(见表 3-2),在大众化阶段下一些拥有优质资源的大学的学生人数增长速度比不上那些资源较为一般的地方大学。在大众化阶段下,我国培养的人才正在逐步由精英人才的培养逐步向培养大众化人才而过渡。我国在优秀人才的培养上正在逐步的放缓。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3-1+3-2.png

我国的英才教育培养在官方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架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层面上进行简单的划分。从模式上我们可以分为特殊化模式和大众化模式两种。特殊化模式主要体现在少年班这种形式上。而大众化模式主要表现是以英才学院为主的培养模式上。从培养英才的角度上来进行划分我们一般是以学校层次分成三类:一流大学、普通大学、职业类的大学。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以培养具有优秀学术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这一类的大学基本上可以算是我国大学的精英级。培养的规格相对较高。普通大学培养的是少数在学术和领导能力上具有突出才能的人,他们服务于社会的中层阶级。普通类大学是将优秀人才分流分类。而职业类的大学普遍提供的是职业人才,技术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3.2 我国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的早期探索

如果要将英才的运行机制进行分类的话,我国英才教育目前存在可以分为特殊化和大众化两种形式。特殊化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开办的所谓“少年班”的组织。而大众化的表现形式则为英才学院的形式。两者在运行机制上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文章将分别从英才教育的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总结出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情况。

3.2.1 我国大学英才教育的特殊模式——少年班

3.2.1.1 少年班的发展历程      

1974——1978,少年班的建立

197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参观了复旦大学后,题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参观上海复旦大学后的一些感想》的建议文章,通过周总理上报给毛主席。尽管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致赞同,但是当时正值“文革”,李政道先生的建议没有被采纳。1977 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重点抓科学与教育工作,对培养人才高度重视,首先进行的就是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同年 10 月,江西冶金学院老师倪霖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向其推荐 13 岁天才宁铂。在此期间,中国科技大学陆续收到不少推荐的英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了创办少年班的设想,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批准。1978 年 3 月 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正式创立。至此我国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一个质的突破。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批少年班招收了 21 名少年。此时的人们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这批“天之骄子”充满了期待。

1978——1984,少年班的发展      

1984 年,邓小平在会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时指出,在人才培养上,前三届少年班学生表现优异,70%读了研究生,其中有 16 岁就获得博士学位的。可见当时的少年班建设的卓有成效。中国英才教育已经出现规模,少年班的创办已经不仅仅是受到我国人民的关注,而且还在国际上引起高度注意。许多科学巨匠都来少年班参观和指导。

1984——20 世纪 90 年代,少年班的顶峰

邓小平讲话之后,国家教委作出决定,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 12 所重点大学举办少年班。1985 年,科大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又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这时候,我国少年班的模式正式确定下来,开始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起来。      

20 世纪 90 年代——2008 年,少年班的没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冷静下来的人民开始发现,“少年班”和“实验班”大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传统的教育体制,拔苗助长的培养方式,促使这些“少年天才”失去了自身的创造性,进入大学后往往没有显著地提高。总体发展受到了局限,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尤其到了 2005 年夏,几位著名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再度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少年班的办学成败之争。蔡自兴教授在 1999 年、2000 年、2002 年、2006 年一口气提交了四篇关于超前教育的提案和大会发言,认为停止少年班,将少年班推上了风口浪尖。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各校的少年班纷纷停办。20 世纪 90 年代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仍在坚持,东南大学少年班也与 2003 年改革成吴健雄学院。其余的十几所重点大学都取消了“少年班”的建制,“少年班”热也逐渐冷却下来。

2008——至今  少年班的改革与发展

2008 年,中国科大进行了举行少年班创办 30 周年庆典大会。在 2008 年少年班创办 30 周年之际,中国科大将原少年班管委会(系级建制)升格为少年班学院。这是少年班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的事件,由此也正式拉开了少年班改革的步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逐步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方式,选材方式更加细致化和科学化,从以前的社会推荐和学校考察,发展到成为本校有针对性地复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录取方式。少年班实施自主招生、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科学选拔和鉴别、尊重个性的招生模式, 30 年来不断探索和改进完善的结果,为以后的英才教育招生提供了一个参考。(见表 3-3)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3-3.png

3.2.1.2 少年班的现行培养模式      

少年班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培养人才的方式,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变化,少年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招生是少年班人才培养的起点,科学的选拔有超常智力和培养潜力的学生是少年班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考试内容既有本学科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外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对负责情况的思考判断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多么进行综合考核,确保智力超常,品格优秀的少年入选。这明显与高等学校招生的相关制度有明显的差别。少年班的招生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笔试加面试的环节进行选拔人才的。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选拔与其他两个学校稍有不同。招收的人员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自主命题,独立招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和东南大学少年班则是以参加高考为前提条件,非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但是这些学校招收的优秀人才都是以德智体综合考核,来择优录取。

在培养上,各个学校做饭也不尽相同。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通过招生考试选拔出来的少年班学生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里要经过相应的预科学习。少年班大学生第一年主要是在西安交大附中进行相关科目的学习。完成高中课程的学习,同时渗透部分的大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为正式开始的高等教育做好学业上的准备。在预科环节中,少年班都配备了两名班主任,一名生活班主任和一名学习班主任。少年班实行跟班制。由这两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还实行导师制管理,每一名导师负责三名学生的就业指导。学生在这一年中接受通识教育,不分专业。从正式进入本科环节,少年班的课程难度不断提高、进度加快。从入学第三年开始,少年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自行选择相应的专业,即到各相应的院系进行专业学习。中国科大引入 MIT 的经验,让本科生进到研究院,跟研究员们一起生活和工作,在经历几个月的工作与生活中,让学生能领悟创造的快乐,增加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少部分专业意愿十分明确的学生,从入学起直接进入主修专业,按照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学习;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2+2),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少年班的宽口径通才教育培养模式是我国的一项创举。它探索出一个因此施教、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     

3.2.1.3 少年班制度的反思

少年班是国家为了通过公开选拔发现智力超常少年提早进入大学,为其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而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少年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少年班招生的不全面性。依统计学测算,人口中大约有 2%左右的儿童是英才儿童,因此我国至少有 600 万的超常儿童。但是每年只有三四千人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最后录取 40 多人。如果再加上西安交通大学的话,每年报考少年班的学生不超过一万人,录取不超过 100 人。从 600 万中选取 100 个,真正做到了“万里挑一”。可是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个样子。每年只有一万人的报名人数并不能真正体现英才的价值。那么少年班公开选拔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代表我国英才儿童的能力。学校的限制和社会对少年班信息的忽视,是少年班招生不能完全面向大众的主要原因。其次,学校的资源短缺是制约少年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 12 所大学举办少年班,到现如今只有两所大学办少年班,财力和物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例,每年有三四千人报名科大少年班,科大要派人对这些考生进行考察,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支撑,这也是许多学校无法继续下去的原因。第三,少年班的教育模式仍然相对落后。少年班的投入与产出比低是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教育体制,灌输式的传授模式,直接压低了英才们的创新能力,而进入大学后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创新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各类高校培养的人才不同程度上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动力。顶尖创新人才固然与办学资源紧张,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的薄弱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少年班长期以来相对落后的教学观念、方式和技术。

3.2.2 我国大学英才教育的大众化模式——英才学院      

很多学者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三种,精英型的大学或研究型的大学、大众型大学、精英—大众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后两种高等教育机构来承担。作为研究型大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传承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型高素质人才。

我国的英才教育在这种大环境里慢慢成长。首先,一些全国高水平的大学已经开始在英才教育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北京大学 2001 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 2005 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等。当然,我国也需要更多的学校和学院系统的开展“英才教育”实验研究,探索出英才教育的各种可行的途径。      

英才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始终伴随着大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出现的。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体现了独特的组织优势。      

首先,我们有必要交代一下英才学院的组织类型,它关系到这类特殊组织的定位。英才学院属于探索性组织,从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来看,英才学院作为一类新型的探索性组织,目的在于通过强有力的行政驾驭可以跨部门、跨院系组织学术优势资源来探索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可行途径,其使命始终指向未来。

探索性组织肩负着一定历史时期的使命,它具有过渡性,随着英才教育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该组织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为新的组织所取代。尤其是当高校大规模扩招,大众化背景下如何办精英教育是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而当优势学术资源显得日趋稀缺的情况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精英主义培养,造就一批国家、社会、大学自身急需的精英人才,更加显得力不从心。如此,选择一部分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实施英才教育,成为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一种过度选择。当高等教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甚至普及阶段,无论通过市场调节还是计划干预,又或是双管齐下,系统内部真正形成精英型大学和非精英型大学的有机体系,两个系统各负其责,这种过渡性的英才学院模式的探索作为转型时期的选择将会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融合到精英型大学内部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或者成其为如同哈佛、耶鲁的本科生院,或成其为如同斯坦福大学的 Bing 荣誉学院。

其次,组织的创立与发展不能没有目的,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为组织提供存在的理由。组织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是在目标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系统。组织目标则构成了组织最为重要的合法性来源。英才学院的目标为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是这类组织基本的目标定位,也是其获取组织合法性的最大来源。培养优秀人才是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对于精英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钱学森之问”说明我国大学培养的人才还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培养一批精英人才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978 年中国科技大学以及随后各大学成立的少年班即是这种回应。尤其是当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在各种资源日趋稀缺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基础知识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一流大学生理应是高校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它们社会责任的体现,而创建一种特殊组织,选择一部分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实施英才教育,必将成为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种选择。这样的组织能保证英才教育机构正常发挥功能,这符合克拉克·科尔归纳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功能分化的四种类型之一。中国高度选择型的官方部门不同之处在于,其内部又设置了一个特殊部门,既有较高选择型的,也有非选择型的。即精英主义改革者,他们反对传统的扩张主义者在不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原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的任意扩张,而是要求精英高等教育也必须现代化。顺应现代化的潮流,这正是英才学院发展的根本。      

第三,精英学院的组织结构。英才学院的组织形式区别于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传统院系,具有明显的跨部门、跨院系的组织形式。从结构而言,英才学院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有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和相应的常设机构,但其人才培养的实质工作都是依托各个专业院系来实施。传统的以专业为本的学术管理机制,使得精英人才培养的资源来自于固有的单一专业院系,包括教师资源和各种学习资源,直接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跨学科专业的宽阔视野。英才学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打破了原有的大学组织结构和传统的学术管理机制,这有助于克服原有专业院系培养人才的不足,形成一个跨越不同学科、不同院系和不同部门的特别组织,其组织优势体现在它能在院系之上的学校调配各种优势资源,宏观调控不同院系为培养精英人才,突破学科限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换言之,为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将精英人才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特区,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把试点积累的经验从点向面上推广,从而让更多学生受益,最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我国现在较为大型的英才学院有五个。这五所分别是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和华中科大的启明学院。从中(表 3-4)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家对培养精英人才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其在培养模式和理念上却是不尽相同。每个学校在模式和理念上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和所属学校的精神密切相关。换个方式来说,英才学院的模式和理念是根据所属学校的自身特点来实现的。这样极大的发挥所属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促使英才学院按照自身的轨道进行发展。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3-4.png

3.3  大众化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面临的问题      

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短短的 30 年时间里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现实的办学情况上,还是对于英才教育各方面的理论研究上,我国英才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英才教育多样性方面我们依然没有做好。

3.3.1 高等学校英才教育管理体制的混乱      

表面上,英才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和大众化教育是相互矛盾的。基于此,很多人都认为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英才教育的培养方式是不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其实在高等教育中,英才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两条腿,他们之间并不冲突。在管理上他们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管理体制上,不能形成“一刀切”。大学在英才教育的管理上有许多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的反思。      

第一,管理僵化,学校缺乏高度的自主权。首先,英才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在人才问题上的出发点不一样。英才教育培养的是拔尖型的人才,而大众化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般的大学生。所以在管理上肯定有分别对待。在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上仍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省属高校管理集权在省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在管理上的僵化使得学校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在课程设置方面表现的特别明显。教育部依旧像改革前那样编制统一的专业目录,高校要上新专业,必须通过教育部审批同意。这种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英才教育的需要,不符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英才教育的培养不能仅仅限于单纯的学科范畴,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立体式发展。现如今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共性,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由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协作完成。这就需要政府打破学科之间的坚冰,将学科融合纳入管理体制来。管理的僵化必然带来的是更加难以处理的学科融合制度的进行,墨守成规使学校不能加快自己的创新步伐,损失的必然是学校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      

第二,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重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国家的竞争归根究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与高校科研队伍密切相关。英才教育输送的人才是科研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据统计,2006 年我国高校中从事科研的人数占全国科研力量的 22%,约 67 万人,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占全国的 70%以上。虽然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 6000-8000 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十分之一。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科研开发经费不足。二、科研管理队伍良莠不齐。三、科研平台共享不足。这些都是高校面临的困境。但是由于英才教育的特殊性,学校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加大了英才教育的培养难度。

第三,投资渠道单一,英才教育发展缺乏可靠的经费保障。教育是一项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事业,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赖以发展的必要物质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总量也在持续增长。但高校经费严重短缺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按《教育法》规定,1993 年《纲要》提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4%的目标,是有严格法律约束力的。2011 年统计情况公告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93%,仍没有超过 4%的红线。直到 2012 年才真正的到达 4%。但这个目标即使实现了,也低于制订之时的世界平均水平。许多地方大学的预算内教育费用仅仅够发教师的工资,日常运行靠学费,发展则要贷款。高等教育是非营利性的事业,贷款如何填补?英才教育的发展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必然举步维艰。

第四,办学规模的盲目扩大。办学规模是指要对那些实行英才教育的大学要控制规模,而无需给他们下达指令性的计划,高水平大学并不是越大越好。2002年哈佛大学有 20000 人申请入学,他们只招收了 1600 人左右,现今的哈佛在校的研究生多于本科生,研究生人数在 16000—18000 人左右。哈佛大学之所以限制学生人数,不是因为哈佛大学没有能力去招收更多的人才。而是为了保障教学水平的需要。引发办学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政府财政的有限性与大学需求的无限性的冲突。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追求最大的人才产出比,提高高校办学的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这才是保证哈佛大学人才质量的前提。而我国许多大学为了盲目的扩大自己所谓的“影响力”,一直不断的在扩招。在资源没有提高的同时,加大了学生的数量,自然会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学历,低才能”的学生,进而直接影响了英才教育培养的质量,致使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政府在教育结构调整中的不作为。政府作为办学方,很大程度上沿用着行政化的模式来管理学校。从近年来可以看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亟需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但是在政府管理下,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和英才教育体系等许多方面尚未完善。有的涉及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有的涉及市场,牵涉面广,利益方众多,需要政府从办学体制和培养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改革及其优化。

3.3.2 培养模式的老旧

我国基础教育的成绩在国际上是达成共识的。但我国高等教育优秀人才的产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在基础教育质量优秀的前提下,高等教育低产的现状使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被大众所质疑。究其原因,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首先,英才教育的选拔机制不合理。高校人才的选拔依然是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模式。考试往往具有偶然性,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成绩,而且以总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也可能埋没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此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目前我国高校“保送生”、“特长生”的录取标准不统一、透明度低,甚至存在着送良不送优的现象。这些都是英才教育在招生方面的弊端。

第二,社会参与培养的缺失。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统一学习方法将逐渐被个体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所代替。以应试为目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被动性的学习将转变为研究创新的主动性学习。现在培养的许多学术方面优秀的人才并没有将自己的才能与社会相联系。高等学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的合作,将有助于把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相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是我们也可以同时看到,这种搭配在现今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培养模式。这就说明我国学校与企业等组织联系不够紧密,国家在相应的政策上也不够完善,致使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的培养,造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模式,与社会相脱节。

第三,灌输式培养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人才培养。英才教育的重点是如何将人才培养起来。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人才培养体系,但这种体系依然沿用着上世纪 70 年代大学的制度,在基础课上都统一安排课表,然后根据学生的自己需求来学习不同的科目,老师授课是在一个固定的情况下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种模式已经完全将英才的创造能力压低,在一个固定模式下,一个思想的灌输下,使学生没有足够的创新意识。另外,我国的人才构成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占人才总数比例仅为 5.5%,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 15%至 20%。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日本的 8%,韩国和美国(不包括工程师)的 15%。这种情况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英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但也能从侧面证明我国教育模式的不足。

最后,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尚未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大学承担的根本任务。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始终不会改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有待加强,教学工作基础地位、教学改革核心地位、教学建设优先地位尚未全面落实,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统筹学校各项工作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

3.3.3 国家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的缺失

英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期望成果,国家对于英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国对英才的需求缺口已经逼迫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扶持英才教育。但现行的政策并没有涉及或极少涉及到英才教育,这种法规的缺失使得我国英才教育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除开政策以外,创新体系的缺失也是英才教育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创新体系在高等教育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和知识创新,加快知识的传播和运用。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人才总量虽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每年创造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额仅占世界的 2%-3%,这与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不无关系,而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上述问题充分体现了我国英才教育的水平不高和培养出的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并没有在高等教育阶段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有密切相关。创新体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归责于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对创新体系的重视程度。因此,我国大学发展英才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培养优秀大学生在立足本身理论功课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创新意识。

首先,英才教育与科研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教学与科研脱节的问题亟需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全面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第二,政策法规并没有完全运用在人才选拔上。我国高等教育在招收优秀人才上有特别的选拔机制,保送制度就是一项国家为了培养英才而单独实行的政策法规。只有符合以下规则之一者,招生学校审核同意后,可保送进高等学校学习。(1)省级优秀学生;(2)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省赛区中获得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3)高中阶段获得下列竞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科技创新、中小学电脑制作);(4)高中阶段在下列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从这个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保送制度以理工科为主,这样片面的政策使得许多有很好潜质的文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造成了许多人才的变相浪费,这样有许多的优秀人才可能因为高考的特殊性而得不到就读优秀的高等院校的机会。

3.3.4  如何处理精英与大众的关系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英才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从理论层面看,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渊源;在社会实践中,经济社会发展对两者的需求也不同。

首先,英才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理念分别源自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前者的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认识论,后者哲学基础可大致归结为政治论。英才教育的主旨是高深学问,以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主张用高竞争性选拔方式来培养一个爱因斯坦。英才教育追求的是世界一流的学科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众高等教育的主旨是面向劳动力市场,控制人力资本,主张学生的自我发展,以保障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目的,促进社会民主平等。大众高等教育的追求是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任何内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遵循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纯粹的精英主义,又反对绝对的大众主义,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既要有英才教育,又要有大众高等教育,只有两者共同发展,才能在理论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在大众化阶段,英才教育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      

其次,经济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人才的多样化,也就要求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教育模式、教育结构、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有整个人才队伍的领头人,需要大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国家高新精尖科技研究的拔尖人才。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重新分工需要大量大众化人才的支撑。我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区域和重要制造业基地,需要大批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大众化人才。从客观上讲,社会对两种人才的素质要求是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其培养模式及层次的不同。我们必须实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既有精英高等教育,又有大众高等教育。这种职能划分和目标定位使两种教育机构有了并存的合理性,偏废任何一方都将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即实现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校职能多样化→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见表 3-5)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3-5.png

要保持高等教育系统持续高效运转,只有英才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这两个子系统协同发挥功能。发展英才教育是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作用。大众化背景下发展英才教育有保护英才教育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展示其在英才教育阶段未能展示的一面。英才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未能真正实现,只有进入大众化阶段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才真正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英才教育,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这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影响了彼此的发展,应该积极寻找有效解决途径,使两者各自发挥所长,彼此协调发展,共同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也要有很好的英才教育,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4章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的改革实践      

我国英才教育发展制度的演变历程,体现的是一条不断面临挑战的改革之路。从“少年班”的诞生,到创建“理科基地”;从“珠峰计划”的出现,到组建英才学院,我们在英才教育的培养上和理念上在不断的前进、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也在进行许多新的尝试。

4.1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的英才教育制度——以四川大学为例

四川大学为促进观念转变,营造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浓厚氛围曾采取如下举措。一是结合全校文、理、工、医各学院广泛开展的学科发展规划大讨论,推动学科建设观念的大转变。通过大讨论,各学院认清了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存在的差距、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和主攻方向,提出了今后 5 -10 年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只有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共识。二是从 2003 年 10 月开始,由校长牵头,每两周周末举行一次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茶会,约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拔尖人才参加。学术茶会成为学校引领学术探讨交流、学科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火花的思维碰撞会。三是举办三大论坛和一大讲座,即“文、理、工、医系列论坛’、“前沿科技大师论坛”、“多学科博士论坛”和“四川大学大讲堂”系列讲座,为学科交叉融合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这些系列论坛和讲座发挥了引领学科交叉融合逐步深入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涂铭旌院士 2003 年 12 月26 日在医学论坛是做了题为“从学科交叉谈四川大学如何推动文理工科与医学之间的交叉”的报告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激起了相关学科交叉并利用交叉学科培养优秀人才的创新火花。

4.2  基于科学实验室联合培养的英才教育制度——以兰州大学分离科学实验室为例

兰州大学分离科学实验室利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来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优秀才能的研究生。经过这些年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经验,该研究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培养模式,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室的 98%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都在 SCI 刊物上发表。这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选拔机制上实行跨学科招生、培养优秀学生。为了方便学科之间的融合,采用招收跨学科的学生来对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行互补。来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科学方法、提高其科研素养。来引发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培养模式上以发展英才学生的创新性为主。在师资培养上,派遣优秀教师出国进行短期交流,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并及时转移到英才学生的培养中,促进了英才学生创造性的提高。该实验室为了培养英才教育的先进性和前沿性,特意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共同合作指导英才的发展。共同发表研究和创新成果。并且鼓励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学生参加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某种程度上用不同理论技能和方法进行相互交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其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叉学科的互补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教材和学科建设融为一体,来改善研究生的知识与结构。指导研究生选修不同学科的学位课,为他们日后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由于各自从事的领域和课题不同,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术各异。该室每学期至少开展 10 次左右的报告,来促进研究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来达到相互借鉴形成互补效应,在思想发生碰撞时触发创新型思维。

4.3  基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英才教育制度——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

南方科技大学又是我国在英才教育培养上的一个崭新的尝试。该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目标定位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办成具有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师资队伍培养是实行以年青人才为主的新型人才引进模式。从全球遴选一批具备优秀科学素质的、对所在学科发展趋势有正确方向的“伯乐”型人才担任院长和系主任;招聘富于潜力的年青人才加以培养,建立有效的淘汰晋升机制,从中成长出一批骨干教授。

与普通的高等学校不同的是,南方科技大学实行的是理事会治理、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的管理体制。明确管、办、评三方分离的学术权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路径,致力于建立现代大学的英才培养制度,提高英才教育的办学质量。该校的管理岗位不设行政级别,管理岗位都是由学校的教学人员组成。学校的每一个人要得到社会尊重,在没有行政级别的前提下,必须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或做好教学科研服务工作。行政岗位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对一些市场经济下优秀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市场经济下的体制虽然不一定能对英才教育的培养提供帮助,但是这种方式是很可以值得我们来借鉴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校还原成具有活力的教育科研机构。南方科技大学探索“去行政化”、以追求学术卓越为主的管理模式,使其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把学校真正建成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5章  我国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学校英才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国英才教育本身的特性,英才教育的改进方向将会从微观向宏观过渡。局部性的英才教育的发展必然引起了整个英才教育系统的变化。本文将从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5.1  办学体制方面的建议

5.1.1  高等院校应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

独立自主办学已经成为国际高校的一种共识。尤其在美国高校,高度自主的办学权已经是一种常态。高等学校只有有了办学自主权,才能从宏观上改变自己学校的办学体制。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自主权可以加强与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人,。同时也使高等学校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发展机遇,对英才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管理的直接性和决策的针对性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英才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办学模式的确立,都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予以选择。可以自主的建立目标机制、激励机制等,从而更有利于调动优秀人才发展的主观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满足社会的需要。

学术自由对学术成就具有辅助性。哈佛前校长曾说过:“专业领域已证实的真理或根据科学方法和实事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不受外界支配。”这句话表明学术研究只能服从学术活动本身,对学术的任何干预都可能给学术成就造成不利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校能够取得现今的成就,除了好的硬件之外,更大的是源于从很久以来学校自主形成的一种学术自由。这种自由使得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往往显的更加不拘一格。

可是我国高校自主办学的脚步进展依然缓慢。由于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者和办学者都是由政府所主导的。政府即是投资者又是举办者,又是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和掌控者。学校与政府直接存在的其实是一个隶属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使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提出了很多要求。高校必须转变整个的办学思路,由过去的面向政府办学,转变为成面向市场和社会需要办学。转变办学观念、拥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英才教育的培养上,具有办学自主权的高等学校可以为英才提供相对应的培养计划。由于英才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的课程和学习方案不尽相同。一个好的培养计划对于英才的培养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政府除宏观上进行必要的管理外,高等学校应发展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办学方面的设置。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的措施,是英才教育发展的一个合理的尝试。南方科技大学“去行政化”办学,不仅仅提高了办学自主权,而且在师资方面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一些优秀的教授不会因为行政级别而耗费过多的时间在评级上,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科研时间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方式是否正确尚未得到验证,但是这种方式或许可以从制度上给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一些借鉴。

5.1.2  国家应建立科研共享平台,提供英才培养机会      

社会之间的协同性的增加,可以满足双方的迫切利益。积极探索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2006 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我国科研技术转化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在科研方面的资源共享方面做的还稍显不足。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发展需要高校与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我国的大学也需要与市场经济向接轨,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共同建立合作中心,创新技术实验室,联合攻关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学校一直提倡大学生能够与社会活动进行衔接,正好与企业之间的发展具有共通性。大量在学科理论上有充足能力的英才学生们,完全有能力为企业解决许多现实的问题,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的困难,也可以间接的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最终达到锻炼自己才干的目的。

5.1.3  国家要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来发展英才教育

教育经费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我国政府在 1993 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 2000 年前应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4%。但是实际到 2012 年才真正的达到了 4%这个红线,与许多国家相比,这个数字仍非常低:世界平均水平是 4.9%,发达国家是 5.1%,欠发达国家是 4.1%。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个很低的数字上。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差异大,使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更加紧张,造成了巨大的经费漏洞,直接给英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许多学校连大众化的教育任务都无法完成,势必不会在英才教育的发展上投入精力。上世纪90 年代,我国“少年班”的陆续关闭,也从侧面体现了经费对于英才教育的严重影响。

我国必须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拥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并合理运用。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必须提出一系列的措施保障教育经费的支出。首先,从法律层面进行保障。政府应在国家财政能力范围内,充实、保障并致力推动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成立教育经费基准委员会,计算教育经费基本需求,编列教育经费;规范各级学校、教育机构教育经费的收支运作,重新建立一套教育财政运作系统,增进教育绩效,达到教育经费保障合理化,编列制度化,分配公开化,运用透明化的目标。第二,保障教育经费的分配公开化和透明化。规范教育经费补助方式,制定相关中长期教育发展方式。中央及地方进行财政监督,定期公告学校经费收支情况,以便社会层面的监督。第三,积极拓展其他筹资渠道。在国家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要想大幅度增加对教育投入,必须积极开拓其它筹资渠道,包括个人、集体、企事业单位对各类教育机构的支持。

5.1.4  控制办学规模,保证人才质量

现阶段大学英才教育制度研究_戴永楷——表5-1.png

我国办学规模的盲目扩大,已经危及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在资金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武汉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重点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中(见表 5-1),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均指标。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学生人数越多,生均所拥有的就越少。生均拥有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无论是大众教育或者英才教育,盲目的扩大办学规模所带来的是学生水平和质量的严重下滑,直接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 

5.1.5  优化教育结构,开放英才教育发展平台 

政府应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优化教育结构。政府作为管理方和办学方,在管理学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政府管理的办法。因此,优化教育结构是未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必须进行的尝试。政府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握,尤其在英才教育发展上,应该努力建设英才教育发展平台,积极探索在优化英才教育结构,在英才教育发展方面给与更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方面的交流。在管理体制,办学方式,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宏观层面都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整。将所有英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革。 

5.2  培养模式方面的建议 

5.2.1  英才教育的选拔应具有公正透明性 

英才教育的选拔应该充分体现人才自身的特点。高等学校人才的选拔很大程度上是依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这样很难准确的体现一个学生的能力。依靠总分进行人才的选拔,并不利于一些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发展自身的优势。尤其对于英才学生而言,只依靠总分很可能直接抹杀掉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特殊才能。无论是“保送生”还是“特长生”这些特招机制,都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真正能力。并且这些特殊机制的录取标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定,在选拔方面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透明。对于英才教育的选拔,应该秉持择优录取的标准。打破现阶段的“以总分定成败”的圈子,积极完善对于优秀人才的特招权利,这样才能保持英才教育选拔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5.2.2  引入市场机制来培养英才 

英才教育不能单纯的依靠学校培养,需要社会更多的参与。在进入现代市场化时代以来,学生已经不能单单接受书本上的教育,社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已经成为学生发展自身能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以考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已经慢慢转变为研究型和创新型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而现在培养的许多精英式人才并没有将自己的才能与社会相联系。高等学校与各行业校外机构合作,必然有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提高英才的培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招生计划安排、专业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有很多教授都是从事或者长期从事公司工作的人,经过工作转型,到大学任教。在这方面,我国的许多一线教师基本上没有社会工作经历,无法看到学校学科研究方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在研究方面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和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上制定相关政策来满足的。 

5.2.3  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5.2.3.1  交叉学科融合培养英才 

在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方面,交叉学科融合对培养英才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现今的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单纯的以一个学科进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复合学科共同解决。如果英才的培养上依然延续着灌输式的培养,必将造成英才质量的下滑。“解构”、“松绑”是未来英才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是未来交叉学科的重点,而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和发展交叉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前高校“标准化”“结构化”的培养模式,使很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解构”就是将所谓的结构化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的解构,从而达到英才教育培养的自由化。在未来英才教育的培养上,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单一的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优秀人才所提出的培养要求,自主式的学习模式将取代“灌输式”培养模式,这些都和交叉学科融合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新的环境下,英才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2.3.2  从单一培养模式到多元培养模式的转变 

多年来,我国高校始终存在着人才培养标准单一的问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当高校注重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评价意见时,教育培养的方向必然会有一些改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必须根据单位用人的具体细则制定不同的要求,实现教育质量由点到面的跨越,这样必然推动了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不能仅以书本上的固定知识来向外界进行扩展,应该多结合实际,结合社会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培养措施,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这样更加有利于创造各个高校自己的特色,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目的,也将有利于调动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3  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议 

5.3.1  国家应在政策上加强对英才培养的重视 

健全的法制体系是英才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要在立法层面上加大对英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为给英才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我们应进一步加大以法治教力度,在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特点、适合英才教育实践的系列法制法规,建立公正平等的英才教育市场竞争体系,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良性循环。 

5.3.2  国家应建立连贯的英才教育培养体系 

虽然我国在英才教育的发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这并不代表我国英才教育培训体系制度的完善。我国高等院校英才体系建设中,人才选拔是重中之重。但是我国中等院校英才教育培养制度与高等院校英才培养制度的不对接,直接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浪费。建立连贯的英才教育培养体系可以为高等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在学习方法上的适应将能让他们尽快的投入到高等院校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将为我国高等学校英才教育的选拔带来积极的因素。      

在我国英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引进和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英才教育体系,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

结 语 

大众化背景下英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英才教育作了理论上的梳理和分析;对发达国家发展英才教育的制度进行总结,考查了我国英才教育制度现状,并对存在问的题作了细致的分析;结合我国英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英才教育制度入手,对当前发展英才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本研究能为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所界定的英才教育培养目标仅限于大学层面上的,并未对应用型精英人才的培养加以研究。第二,英才教育模式研究理应包括受教育对象的选择,鉴于自己手头的资料不够全面,对此问题没有太深思考,本研究仅选取我国普通大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此问题予没有深究。第三,我国部分省属高校在满足所在地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英才教育模式。英才教育模式研究对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由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英才教育模式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给人们带来更多更深入的思考,为我国的英才教育发展提出更切实有效的建议。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很多问题,英才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英才教育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契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英才教育一定会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美)戴维斯,(美)里姆著.杨庭郊等译.英才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全国中学超常少儿教育协作研究组.中国超常少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英才教育与潜能开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 

[3]武杰主编.发现天才———怎样帮助孩子学习[M].华夏出版社,2005,1. 

[4]原青林.揭示英才教育的秘诀———英国公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 

[5]徐光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215. 

[6]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7. 

[7]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63. 

(二)期刊论文 

[1]罗晓琴.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6,(3);54. 

[2]黎明.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J].中国特色教育,2009,(1). 

[3]王世慧.关于英才教育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7. 

[4]董俊峰.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计划”[J].外国教育研究,2000,(4);51-53. 

[5]吴向明、陈煜.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格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2);21. 

[6]贺淑曼.中国超常人才教育的发展、困惑及改革[J].中国人才,2003,(3);23-26. 

[7]高莉、杨家福从结构扩张到结构优化: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教育发展研究,2012,(5). 

[8]阎光才.我国学术英才成长过程中的赞助性流动机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3). 

[9]褚宏启.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J].教育研究,2012,(11);30-37. 

[10]赵厚勰.“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J].中国特殊教育,2003,(03);89- 91. 

[11]陆莎、肖非.日本“有实无名”的英才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3,(5). 

[12]刘玲、张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英才与英才教育的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2014,(1). 

[13]李建辉.英才教育的发展历程[J].教育评论,2007,(03);113- 116. 

[14]王晓辉.大众化背景的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15]易泓.英才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08,(6):18. 

[16]桂勤,黄建伟.美国英才教育研究评析—以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2,(07);26- 29. 

[17]曹原,朱庆环.美国英才教育政策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49. 

[18]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19]王佳.新加坡英才教育的举措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3,(5). 

[20]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11. 

[21]陈初升,蒋家平,刘斌.个性化长周期三结合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17-19. 

[22]王殿军.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人民教育,2011, (3-4): 4-7. 

[23]王元,杨劲晗.论精英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4,(4). 

[24]李昌新.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5]李建辉.传统精英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26]赵立香.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模式的构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9). 

[27]季行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6,(9). 

[28]侯文华.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平台上的精英教育理念[J].教育探索,2002,(3). 

[29]王红玲,石建敏,李晓.浅议精英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6,(9). 

[30]方学礼,吴向明.精英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4). 

[31]郭石明,盛颂恩,施建青,汤智.精英教育:量与质的解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32]浙江工业大老教授协会课题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初探[J].高教与经济,2007,(6). 

[33]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34]史秋衡.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35]艾宁,陈启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6,(9). 

[36]王国华,姜赛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6,(9). 

[37]吴向明,陈煜.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规格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38]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21 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两个发展方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2,(2). 

[39]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40]王晓辉.大众化背景的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8). 

[41]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3-4. 

[42]徐世浩.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6,(9). 

[43]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44]廖飞梅.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8,(9);108. 

[45]刘少雪.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0. 

[46]顾伟俊,胡旭阳,新加坡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 

(三)学位论文 

[1]张丽.我国大众化阶段的经营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2]赵晶.我国大众化背景下精英高等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3]王斌.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 

(四)英文资料 

[1] George M. Dennison, Honors Education and the Prospects for Academic Reform [J]. Innovation High Education,(2008),33;159–168. 

[2]Friedman, H.S. (2000) . Long-term  relations  of  personality  and  health,  dynamisms,  mechanismstropisms.  J Pers. 68,(6);1089-1107. 

[3]Robinson A & Clinkenbeard,P. R. (1998) . Giftedness;an exceptionality examined. Annu Rev Psychol, 49, 117-139. doi: 10.1146/ annurev. psych.49.1.117. 

[4]Harold W. Stevenson,Shin-Ying  Lee&Chuansheng  Chen.Edu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Japan[J].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ed,1994,(17):104~130. 

[5]Paul Westmerer.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Charle C.Tomas,Publisher,1985. 

[6]G.K.Smith.Twenty five years:1945-1970.Jossey-Bass Inc.Publisher,New York,1970. 

[7]R.Hofstadter&W.Smith.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id London.1967. 

[8]A breham Flexner.University:Ameriean English Germa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9]Burton R Clark.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Paris:IAU Press,1998. 

[10]Clark B.R.The Academic Profession 一 National, DisciPlinary,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Berkele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11]Gernard Delanty.Challenging knowledge:the university in knowledge society.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Imprint,2001. 

[12]Hastings Rashdall.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13]Henry Etzkowitz, Andrew Webste,Peter Healey.CaPitalizing Knowledge.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14]Kerr,C.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eationl960 一 1980.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15]Willis Rudy.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1100 一 1914:a history,Cranbury.N.J:Assoe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4. 

(五)网络资源及其他 

[1]人民网教育频道,求解“钱学森之问”.http://edu.people.com.cn/GB/8216/174706/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国全北大学附属科学英才教育院院长李国行教授访问少年班.

http://scgy.ustc.edu.cn/thirdpage.do?wzgl=WZ2009010400002&mkdm=LM2007122600002 

[3]搜狐教育,揭秘中国大学少年班“天才之路”还是“揠苗助长”。“http://learning.sohu.com/s2013/genius/#hg 

[4]Gifted Education in 21 European Countries:Inventory and Perspective,M nks; P fliiger fir BMBF R 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http://www.bmbf.de,pub,gifted_education_21_eu_countries.pdf. 

[5]Should Japan Introduce Gifted and Talented Educationto its Educational System  [EB/OL]. 

http://www.flang.keio.ac.jp/webfile/AWC/AWC2009/09_UF_TY.pdf. 

[6]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4,(9);21.